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齊魯少數民族社區民眾鍛煉時間調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山東省少數民族社區體育參與者在少數民族社區體育鍛煉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針對這一點。通過對社區體育參與者參加社區體育活動時段和頻率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提出合理結論。為的山東省少數民族社區體育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提供依據。
1調查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山東省少數民族社區體育參與者
1.2調查方法
1.2.1通過問卷調查法,分析法。設計問卷《山東省少數民族社區體育參與者的調查》。發放問卷1700份,有效回收1590份,回收率為93%。
2結果與分析
2.1社區體育參與者鍛煉時段分析調查顯示:山東省少數民族社區參加體育鍛煉有兩個高峰,一是早上占40.25%,另一個出現在晚上占24%,這兩者合計占到了64.25%,有一半以上的人選擇了在早上或晚上進行體育鍛煉,其次下午有15.75%人鍛煉,上午有10%的人鍛煉,值得關注的是剩下的13%只能在節假日才進行鍛煉。總體的來講,這種時間分布方式是與社區體育的特點是相關的。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社區體育設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進,但其一般設施比較非專業化,大多呈現休閑化的特點,加上社區體育是在臨近甚至有的就是在社區內進行的,所以居民可以隨時鍛煉。由于居民的正常工作時間一般都在上午、下午,所以,鍛煉的時間集中在早上上班之前和晚上下班或晚上也就不足為奇。具體的講:早上是一天的開始,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似乎早起在中華民族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晨練的觀念已經深入民心。其實,早上參加體育鍛煉有一定的好處,至少空氣新鮮,負氧粒子含量也較高。經常堅持早起可養成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至于晚上參加鍛煉的人,多是參加一些娛樂性,全身心的活動。晚飯后進行散步這也是符合中國人的傳統的,在當今社會,晚上進行一些體育活動,可以緩解一天工作帶來的壓力,使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另外,在晚上進行體育鍛煉,還可以提高睡眠質量。還有一部分人只能在節假日進行鍛煉,一方面他們時間緊張;另一方面,他們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要么經常出差,要么總要陪客戶。但就我個人認為,鍛煉時間應該有一定的規律性,或是晨練,或是晚練,當然最好是下午進行鍛煉,但不管在什么時候進行鍛煉,都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保持一定的規律性,這樣才有利于自身的發展。
2.2社區體育參與者鍛煉的季節性特征從調查中了解到,有40.8%會在夏天鍛煉多一些,因為夏季本來就是一個出汗的季節,而且夏天適合開展的項目也比較多,包括國際上比較重要的一些賽事也會放在夏季進行。尤其是山東地處華東,靠近海邊,所以這個季節氣候更適于運動,少數民族也不例外。由于北方春季空氣干燥,而且經常會有沙塵暴,造成空氣污染,可能更適合開展一些室內運動,但由于我國社區體育資源有限,每個社區的室內場地有限,而且多為收費型場地,所以這一季節選擇鍛煉多一些的人,多為自費型的,而且進行室內活動,還是一些體育設施比較好的社區。因此,選擇在這個季節進行多鍛煉的人比較少,只占了10.2%,排在第四位。選擇秋季和冬季的人群所占的比例差不多,而且都較夏季少,是因為在北方冬秋兩季早上時常會出現大霧天氣,他們主要的參與鍛煉時間會集中在下午,又由于上班族需要上班,再加上冬季的晚上特別冷,所以鍛煉的人群會相對較少,分別占到了20.4%和18.6%,分列二,三位。當然還有一些人群在各個季節的鍛煉一樣多,其原因是這些人有著良好的鍛煉習慣,春夏秋冬都在堅持,其中一部分人從事的運動項目也是室內項目,受天氣影響不大,當然這部分人只占了10%,排在最后。總之,社區體育鍛煉的季節性,跟當地的氣候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
2.3社區體育參與者鍛煉的時間長度分析鍛煉時間長度,往往決定著一次體育運動的效果、質量和影響,因此,體育鍛煉時間自然成為衡量社區體育的重要標桿。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參與者的鍛煉時間長度選擇在30~59分鐘和60~90分鐘,分別占了30.5%和35,20%;30分鐘以下占15.18%;90~119分別占12.90%;120分鐘以上占6%。這組數據所顯示的結果和普通社區調查結果也基本吻合。從數據上獲得的信息表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們對健身時間的長度觀念上還是基本正確的,僅有部分人存在著誤區。例如,鍛煉時間長度在30分鐘以內的,普遍認為只要活動了就是健身;而那些鍛煉時間長度在120分鐘以上的人,則認為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時間越久越好.這兩種認識恰好是兩個極端:前者是達不到本身所需要的強度;而后者則是超負荷運動,使身體造成了過度疲勞。前者達不到健身效果,練了等于沒練;后者則不但不利于身體反而會產生向反作用。這種現象說明一個問題,人們對體育鍛煉的了解還不透徹,雖然人們有了健身意識,但只知道需要鍛煉,卻不知怎樣鍛煉,這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社區體育對體育健身基本常識的宣傳力度不夠。
2.4社區體育活動參與者的周鍛煉頻率分析從數據上看,每周鍛煉兩次以上的參與者共計44.5%,這部分人群可算作經常鍛煉或說有規律進行鍛煉的人群;而每周僅鍛煉1~2次的人,卻占到了35.7%排在第一位,而這一部分人群基本上屬于偶爾進行體育鍛煉的人群,根本起不到健身的作用。另外社區中有19.69%的人是很少參加體育鍛煉的。將這些數據與同行所研究的社區體育數據對比,會發現本研究中很少運動的社區體育參與者比例稍低一些,而1~2/周的參與者所占比例卻明顯較同類研究數據稍高,這說明,隨著奧運會、全運會和少數民族運動會的舉辦及各界人士對體育的宣傳,人們的健身意識較以前有所提高,很少活動的人群逐步轉向了偶爾活動的人群。總之,體育人群的數量是在增加,至少少數民族社區是這樣的。這也說明了體育人群的潛在力量在增加。但是在高興之余,我們也應該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將更多的非體育人群轉化為體育人群,并將偶爾進行體育鍛煉的人轉化為經常或有規律進行鍛煉的人,已達到更好的全民健身效果,這已成了社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特別提醒,專業人士已經提出體育鍛煉每周進行4~7次有效鍛煉最為適宜。
3結語
山東省少數民族地區參加體育鍛煉有兩個高峰。一是早上,另一個出現在晚上;社區體育鍛煉的季節性強夏天鍛煉明顯高于其他季節;每次鍛煉時間基本合理但也有部分人存在誤差,對體育鍛煉的了解還不夠透徹,這說明社區體育對體育健身基本常識的宣傳力度不夠;周鍛煉次數明顯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