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審計評價報告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提高審計報告質量的方法
1、實事求是是審計評價報告的生命線。審計評價報告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是實事求是。審計報告應當圍繞審計方案確定的內容,全面反映審計結果,無論是肯定成績或是揭露問題,都應以審計查證的客觀事實為依據;無論是形成審計結論或是提出審計建議都必須以充分的證據為依據,并據此綜合分析判斷經濟責任人的業績或存在的問題。審計報告反映的事實必須反復核實、驗證,成績不能否認,過錯不能遷就,使審計評價報告經受住各方的檢驗,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2、客觀公正是審計報告的核心,“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是出具審計報告所應遵循的原則。對被審人任期的權力行使和任期經濟責任的承擔情況所做的分析和評價,應當基于客觀的立場,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審計人員不能按照上級的授意,更不能揣摩領導的思想、意圖組織材料和進行審計評價,必須做出不受干擾的判斷,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同時,審計評價不應帶有審計人員任何感情色彩,要不因離任者的升遷而曲意褒揚,也不因離任者下臺而有意貶低。
3、按權責對應原則,正確確定審計報告的內容范疇。李金華審計長2002年9月在上??疾鞎r強調,“企業的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應關注企業有無重大的違法犯罪問題,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問題,即有無做假賬問題,以及資產質量問題、內控制度是否健全等深層次的問題,不要拘泥于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糾纏于一些細枝末節”??梢?,經濟責任人任職期間與其經濟責任相關聯的經濟事項、行使權力的行為和結果,是審計報告反映的內容范疇,而與之不相關或不是任期內的,審計報告則不應予以反映和評價,即使有些雖與之相關聯,但不影響對經濟責任人做公允的、客觀的評價的非重要事項,在審計報告中也可以不予反映和評價。
一般來說,審計報告反映和評價的內容應包括內部控制評價、綜合經營評價、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和誠實報告評價四個方面:(1)內部控制評價。一是內部控制環境;二是會計系統;三是控制程序。重點關注是否有科學合理的決策程序,決策控制是否調動了執行層和員工的積極性以保證決策的順利貫徹,以及重大經濟決策失誤造成的危害。(2)綜合經營評價。一是經營管理狀況;二是上級行下達的綜合經營計劃指標的完成情況及在同業、同系統的水平和動態水平。重點關注經營活動及經營成果的合法性、合規性,核實和評價資產、負債和損益的真實性。(3)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資產與負債的總量和增量的結構與質量;財務平衡能力、人均利潤、掛賬及其對后續經營的影響;對以前年度或前任遺留問題的處理情況。重點關注不良資產比率、利息實收率、存款付息率的變化趨勢,科技投入、新產品開發及市場營銷情況,違規經營所形成的潛虧對持續發展能力的影響。(4)誠實報告評價。被審計人及其所在行提供的述職報告、會計賬冊等審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客觀性,會計報表與業務信息的可信度。
4、挖掘深度,力求高屋建瓴。一是注意辯證法的運用,對審計數據和取證材料要進行提煉、分析,透過紛繁復雜的表面現象,由表及里地發現事物的內部聯系,然后準確地抓住事物的本質,全面分析問題的來龍去脈,把微觀事物放到宏觀經濟環境、歷史發展過程中去考慮分析,從中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和癥結所在。既要看到問題,又要看到成績,切忌就事論事,盡量做到宏觀性和歷史性相結合,把握責任的直接利害程度和審計建議的實用性。二是重視審計分析方法的運用,用活數字語言。如用對比分析法可以說明完成計劃指標的程度,也可以動態說明不同時期業務發展的變化;用結構分析法,可以根據比例關系的變化,揭示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等。
5、注意審計評價的文字表述方法。審計評價在文字表達上一般應用寫實的方法,做到文字精煉、表述恰當、論之有據、重點突出,并且要通俗易懂。不要用模棱兩可的語言,不要講過頭話,不要用帶有感情色彩和含有貶義的形容詞,以免詞不達意而造成曲解或失實。
(二)審計評價報告存在的問題
1、思想存在“誤區”,撰寫不夠認真。有人認為經濟責任審計僅僅是為離任領導“畫像”或單純為上級組織提供“數據”,甚至認為離任審計是走過場,因而把撰寫審計報告當做應付差事。
2、報告內容“套話”多,無分量。在肯定成績時照搬單位的工作總結或個人的述
職報告,對被審單位的情況或被審計人的陳述不做去偽存真的甄別;揭示問題時僅列示審計底稿所反映的問題,而對存在的問題挖掘不深、分析不透;審計評價泛泛而談,特別是其中改進工作的建議蒼白無力,缺乏有價值、有力度、可以操作的“硬東西”。
3、報告撰寫水平低。報告反映的內容不能緊扣經濟責任的主題,甚至超出了經濟責任審計所應該反映的內容;報告結構層次混亂或專業性用語太多,導致使用者讀不懂、看不明白或文字表述不當,詞不達意而引起歧義。
上述問題的存在使經濟責任審計的效果大打折扣,損害了內部審計人員的形象,削弱了內部審計機構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