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注冊會計師和農村財務審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農村財務管理的混亂客觀上要求對農村財務加強審計監督,農業主管部門所主導的農村審計模式存在諸多不足,相比之下,注冊會計師則具有獨特的優勢。為此,應考慮將注冊會計師引入農村財務審計監督領域,真正發揮農村財務審計的監督作用,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村財務審計;注冊會計師;不足;優勢
作為擁有9億農民的大國,農村問題向來是黨和政府關注的重要問題,而農村財務的混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村的發展,如何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尤其是加強對農村財務的審計和監督,是化解農村債務問題的關鍵。通過將注冊會計師的第三方審計引入農村財務審計能有效地提高農村財務審計的效率,從而避免農村債務的進一步擴大,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農村財務管理的混亂客觀上要求對農村財務加強審計監督
由于農村人員素質及機制等因素的制約,農村財務管理與監督仍存在諸多問題。
(一)農村財務管理的制度及機制不健全
財務管理的制度不健全,在財務及資金管理上沒有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缺乏較為嚴密的內控機制,財務工作沒有進行明確的職能分工,會計資料比較分散。制度的不健全導致了財務管理的混亂,具體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會計基礎設置混亂。會計科目不健全,設置不規范。有的村總賬、明細賬不分,現金賬、存款混記,有的只設總賬,未建立相應的明細賬,或只設現金、存款科目,未設固定資產科目和固定資產登記簿,而且記賬不及時,報表不準確。
2.會計資料不規范。票據不規范,有些村的財務工作仍使用傳統的收入減去支出方法,缺乏足夠的原始憑證,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白條、收據和報銷單,白條入賬、白條抵庫、以支代收現象普遍存在。收支單據憑證要素不齊全,收款不出收據,會計出據記賬。
3.會計處理方法不正確。會計處理方法不正確是村級財務工作中最常見的錯誤,也是許多重要問題、熱點問題的癥結所在。具體表現在:一是會計科目使用的不合理;二是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不強,導致村級賬務斷層。
4.財產物資管理混亂。資金管理混亂,借支欠款量大。物資管理手續不全,資產損失嚴重。村社干部對村集體資產數目不清楚,財產物資報廢處理后在賬務上并沒有反映。或是將集體財產物資作為私有財產物資進行處理,占用集體資產長期不還。
5.虛假報銷。其表現手法:一是發票不真實,常以白條作為報銷憑證,甚至隔年的無效單據不經審批照報不誤;二是單據不合法,通過虛開發票或虛假數量、提高單價的做法進行報銷;三是重復報銷費用;四是不該報的費用通過非法手段進行報銷,這在招待費中作假情況最多。
(二)財務人員整體素質差,隊伍不穩定
農村財務管理人員往往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或系統的培訓,通常是從村民中指定的,所以業務及職業道德素質普遍較差,在日常財務管理中出現諸如賬賬不符,賬實不符,總賬不平,年終不結賬或不及時記賬,不合規發票入賬,私設小金庫,集體資金被挪用、擠占等嚴重違反財經法規的現象。財會隊伍不穩定,財務人員常變動,會計跟著村干部走,更換比較頻繁,造成村財務工作專業性和連續性差。
(三)監督弱化,貪污腐敗現象嚴重
由于群眾監督和鄉鎮管理部門對村組財務檢查和審計的缺乏,村組干部貪污腐敗現象比較嚴重。由于村級財務管理混亂,會計行為不規范,在民主理財名存實亡的情況下,挪用公款的情況常有發生。常見的做法是通過掛賬的形式,借款長期不還,名為借支、實為挪用。村干部隨意截留收入作為小金庫,設置兩套報表、兩本賬,少數村干部甚至濫用手中的權力私分財物。
因此,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幫助農村財會人員提高業務素質,以審計促進基層財會人員按照會計制度建賬和報賬,保證會計資料的全面性和真實性,有利于農村集體資金合理、有效使用,有利于及時發現并糾正農村基層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村民了解村組財務的收支狀況,改善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農村社會穩定。
二、農業主管部門所主導的農村財務審計監督存在諸多不足
農村審計是指由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農村審計站對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所屬單位的資產管理、財務收支和提取、使用農民承擔的費用及勞務狀況進行的全面審計,以及會同鄉鎮企業等有關部門對占有、使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情況進行的專項審計。
以農業主管部門所主導的農村審計在很大程度上規范了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使農村財務管理逐漸向正常化和正規化的方向發展。但是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農村審計也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
(一)農村審計制度不利于農村審計工作的開展
農村審計工作由縣級農村經營管理機構承擔,工作缺乏權威性;農村審計工作經費列入當地財政預算,由于地方財政困難,審計經費無法保證。審計人員無編制,均為農村經營管理員兼職。這些制度均不利于農村審計工作的開展。
sp;(二)農村審計人員整體素質偏低
農村審計工作的特性決定了審計人員必須具備較豐富的審計專業知識和會計、法律等相關知識。但目前,農村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政策水平參差不齊,有相當一部分審計人員對黨在農村的各項經濟政策、相關財經規章制度掌握得還不熟練,離實際業務工作的需要相差甚遠。
(三)農村審計的環境較差
一是農村統計工作不規范,虛假資料過多。某些鄉、鎮干部為了表現自己的工作業績,指使統計人員在統計資料和報表中做假,虛夸業績。二是農村審計機構的橫向聯系過少,如與公檢法等部門的配合較少,使得這些部門常常懷疑農村審計人員出具的審計報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四)農村合作經濟內部審計工作難度大
表現在: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多,審計人員少,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不能及時處理;需要審計的工作范圍廣,包括鄉(鎮)合作經濟組織,村、組合作經濟組織,鄉村辦企業等;無帳可查,多數村存在“包包賬”、“堆堆賬”。
(五)農村財務監督流于形式
民主理財制度形同虛設,沒有定期財務公開的實際內容。按照規定,村社財務收支票據應該由村社民主理財小組審核后才能入賬,但很多村社都以各種借口排斥民主理財小組的監督,或民主理財小組由村社干部的親朋任職,難以起到監督作用。
三、注冊會計師從事農村財務審計具有獨特的優勢
(一)不占用編制,不列入財政支出
農業主管部門主導下所建立的農村審計機構是靠國家財政撥款的行政管理型事業單位,審計人員納入事業編制,其各種開支及費用列入當地財政預算。然而,當前地方政府債務負擔沉重,為了維持政府日常運轉都存在困難。如果將注冊會計師引入農村財務審計監督領域,政府和主管部門只須支付審計工作經費,而不必將注冊會計師納入政府事業編制,相比于農村審計機構的審計模式,注冊會計師進行農村審計的費用就僅僅包括了審計的工作費用,而省去了維持農村審計機構的費用。
(二)具有專業的知識技能,素質比較高
農業主管部門主導的農村審計下的審計人員構成比較復雜,而且缺乏系統的專業學習和培訓,知識儲備和技能水平較低,很難進行有效的審計監督。注冊會計師作為專業的審計人員具備系統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審計經驗、較高的技能水平,面對農村財務管理的混亂局面和農村審計中存在的困難,能利用他們的專業優勢配備專業的審計人員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審計方案,采用規范的審計程序進行審計,得出規范的審計結論,提出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審計意見,真正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
(三)審計地位更加獨立,審計更加客觀公正可信
會計師事務所作為上級政府聘請的審計機構,在對農村財務進行審計時,由于注冊會計師不是政府事業編制,與政府人員特別是基層鄉鎮政府和村組干部沒有直接的利益聯系,進行審計時其審計地位更加獨立。而且作為上級政府聘請的審計機構進行審計,注冊會計師在審計范圍內也被賦予了一定的權力,因此在進行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向各個橫向部門進行溝通取證的阻力和障礙比較小,減少了和相關部門的利益牽扯,審計工作能更加順利地進行,審計的結論也會更加客觀和公正。
(四)更能適應稅費改革后的審計工作
農村稅費改革后,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主要經濟來源的鄉統籌、村提留取消,但是農村審計的主要對象是農村集體資產的經營管理以及農村經濟組織的收支狀況。村提留款只是小部分集體資產,集體資產還包括各種自然資源和固定資產。上級財政給付村級的轉移支付款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并沒有改變,對其使用情況的監督依然是農村審計的重要內容。
地方上的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所具有的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水平,能為農村財務審計提供有力的質量保障;由于地緣優勢,接近農村,了解農村實際,熟悉農村政策,所提出的審計意見能結合農村存在的實際問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較高的可行性,更加能適應稅費改革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審計工作的需要。
盡管注冊會計師進入農村財務審計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是畢竟在農村財務審計監督領域行業主管部門所主導的審計機構模式在現階段是主要的形式,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要在農村審計中有較大的發展還面臨著較大的困難,首先就是政府部門的觀念轉換問題。另外,注冊會計師進行農村審計的風險較大。由于國家沒有出臺相應的關于注冊會計師進入農村審計的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進行農村審計將面臨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和不可預知的風險。注冊會計師如果要在農村審計領域有所作為,國家的各項配套改革就必須同時進行,這樣才能為注冊會計師進入農村審計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敖力布,王月英.農村財務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前沿,2001,(6).
[2]馬根龍.加強農村財務審計監督促進村級財務規范化建設
[J].農村財務會計,2003,(12).
[3]黃濤.農村財務管理的思考[J].農村·農業·農民,2005,(6).
[4]張彥廷,宋錦秀.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幾個問題[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