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業務培訓農業市場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市場信息系統業務能力建設與提升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市場信息體系機構建設還需下大工夫
特別是縣市以下機構需要進一步理順。1994年農業部設立市場與經濟信息司,1996年各省農業廳先后成立農業市場信息機構,1998年后地市級政府開始設置市場信息機構。但到目前為止,全國只有約四分之一的縣市設立農業市場信息機構,而且機構名稱存在不一致的情況,給系統業務開展帶來了困難。
(二)人員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與當前系統任務和形式要求還不完全適應
需要強化業務培訓和能力提升。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市場化和信息化發展進程加快,知識更新和業務范圍不斷加快加深,農業市場信息系統很多基層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卻沒有得到及時更新提高。2013年開展的系統內業務知識競賽有6萬多人參加,但是從圖1看總體競賽成績優秀率只有47%,及格率74%。圖2顯示各地區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也不平衡,在競賽參與人數前10位的地區中,河南、黑龍江、山西的競賽及格率達到90%左右,而北京、遼寧、吉林、湖北及格率不到70%。各地區間政府對相關工作的重視程度和人員的綜合能力存在明顯差異。參加競賽的不少基層工作人員反映,雖然在基層工作時間長,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但由于視野窄,純系統性學習機會又少,急需通過系統培訓等方式手段,為基層工作人員提供系統學習的機會,以普遍提升業務知識和工作技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業務知識“鴻溝”。
(三)系統基層工作機制和橫向交流還存在標準不一和溝通缺乏的情況
從前期調研和競賽反映的情況看,不少基層工作人員希望能直接聽到系統政策制定者和行業指導者的聲音,以強化對政策措施和決定情況的了解和理解,避免出現偏差,特別是對統計標準、口徑不統一、數據不一致等問題,大家可以共同交流研討,逐步形成在工作流程和業務標準上的一致意見。同時,各省市特別是各縣區之間還可以通過橫向交流,達到相互學習、開闊眼界、改變觀念
2.強化體系培訓探索解決阻礙業務能力提升的問題
根據系統工作需求和基層人員的要求,研究提出舉辦全國農業市場信息系統業務培訓,同期探索能力提升解決方案。根據前期調研和競賽反映的情況,我們從課程安排、學員覆蓋、教學方式、師資力量等方面考慮,盡量讓培訓符合提升人員業務能力的要求。一是探索解決人員能力地區間不平衡問題。將培訓學員覆蓋到全國省市縣三級農業部門市場信息業務工作人員,培訓規模達到千人。二是著力解決人員能力不足問題。通過課堂教學、現場教學和研討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安排業務處室、科研院所、高校、知名企業、農業信息工作一線的高管和專家從理論到實踐,從政策到標準,多個維度,多個視角,多個層次對農業市場信息的現狀和發展前景進行剖析和講解。三是探索解決人員專業程度不高問題。培訓內容重點圍繞農業市場化與信息化工作,包括農業市場信息政策法規,農產品流通和市場體系建設規劃,農業信息采集基礎理論及業務要求,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理論和市場分析案例,農業信息化理論和農業信息服務實踐等,專門編寫《市場信息業務教程》,詳細介紹農業市場信息工作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操作技能和相關業務工作及職能。根據培訓方案的整體設計,結合各地實際工作情況,今年4月11日試點開辦了第一期培訓班。在對培訓效果及方式進行評價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培訓方案,于6月開始,每周開展一次集中培訓,到7月12日共完成4期培訓,共有665名市場信息系統業務工作人員參加了培訓。從收回的596份有效評估問卷看,學員對培訓總體是滿意的,培訓班綜合農業市場信息系統業務知識培訓專題平均分值達到了4.82分(滿分5分)。學員們認為通過培訓一是增強了系統歸屬感,更加堅定了做好本職工作的信念。大家有了系統歸屬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為基層農業市場化信息化工作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和新的動力。二是提高了學員的理論知識水平。通過課堂學習,大部分學員認為理論知識得到充實,知識結構得到更新,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能力,有利于統一工作程序和標準,對他們所從事的具體工作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三是增強了學員解決問題的技能。5期培訓一共組織了25次小組研討交流和5次全班交流,研討交流主題達到20個,共形成研討交流成果20篇。學員們通過研討各地推進農業市場化和信息化的經驗和做法,以及目前農業市場化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相互之間交流了經驗,達到了開闊眼界,啟發思路的目的。
3.系統總結提煉推動培訓工作機制化長期化
前5期綜合課程,共聘請25名師資,開展了33次專題講座,進行了8次案例教學,安排了8次現場教學活動,組織了25次小組研討交流和5次全班交流。學員們通過在中國5期培訓一共組織了25次小組研討交流和5次全班交流,研討交流主題達到20個,共形成研討交流成果20篇。學員們通過研討各地推進農業市場化和信息化的經驗和做法,以及目前農業市場化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相互之間交流了經驗,達到了開闊眼界,啟發思路的目的。農科院農業信息研究所觀摩農業信息監測預警演示,到北京市通州區臺湖鎮金福藝農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感受農業物聯網信息技術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了解了當前農業市場化信息化發展中的最新成就,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的發展趨勢,并且吸收了不少創新理念。培訓從整體上解決了市場信息系統業務能力急需解決的問題。一是搭建持續有效的學習和橫向交流平臺。千人培訓作為一個整體,通過課堂、網絡、社交平臺,把政策的制定者與實施者、專家學者與實踐工作者緊密連接在一起。通過培訓,學員們學到了知識,建立了聯系。回到工作崗位后,仍然可以借助專欄、公共郵箱和社交平臺繼續學習,分享每期培訓班的教學資源。前5期80%學員共481人在培訓后撰寫了千字文,學習收獲、體會和工作經驗,以及課堂上的交流成果部分已經通過網站專欄實現了分享。二是搭建政策傳播和縱向溝通渠道。培訓幫助基層信息隊伍人員解讀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農業市場化和信息化政策,宣傳了農業部關于農業市場化和信息化的發展規劃和措施,使學員深刻體會到國家對農業市場化信息化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在研討交流中,學員也向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各處室反映了基層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并依次開展討論,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三是提高地方政府對農業市場信息工作的認知水平。培訓范圍涉及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以及新疆兵團和部事業單位。培訓在農業部網站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子網站開辟專題專欄,下設培訓動態、工作部署、學習交流、培訓掠影等欄目,圖文并茂地全面宣傳此次培訓工作;農民日報社、中國農村雜志社、農業部信息中心等媒體單位對培訓進行實地采訪、報道、宣傳;全國50多家財經媒體、農業網站對培訓進行了報導。基于媒體的宣傳力度,以及產生的社會影響,與去年競賽相比,各地方政府對今年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大大提高,對農業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全面提升信息人員能力的緊迫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北京、遼寧、吉林等13個省份完成或超額完成培訓任務;內蒙古、上海、福建等少數省份因其他重要工作未能按照培訓計劃名額組織人員參加,但表示部分未參加人員將參加后三期的培訓學習。
作者:呂珊雁單位:全國農業展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