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外育種公司管理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傅衍作者單位: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
目前國際上種豬公司分為大型國際一體化公司、大型多國公司、中小型種豬公司。根據育種公司對政府的依存程度,又可將育種公司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非政府性質的,如美國的獨立組織或協會的育種公司、加拿大的小公司的聯合育種;第二類是政府介入的育種項目,如德國的BHZP、挪威的Norsvin、法國的Nucleus等;第三類是跨國公司,如比利時的Hypor、加拿大的Genetiporc、PIC等。
中國現在的育種公司都屬于第一類。中國的育種模式與美國以前的模式很相似,玉米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增加、豬病嚴重、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動物福利,還處于追求高效的階段,所以北美的一體化、集約化的高效養豬模式為中國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而北美是PIC目前最大的市場,40%的豬源來自PIC,占世界豬總數的10%左右,有一些世界最大的一體化、集約化養殖企業。
2010年7月~2011年6月間,PIC北美的種豬年銷售量:PIC北美國內銷售多于22,500頭祖代、曾祖代母豬,1875頭祖代、曾祖代公豬,201000多頭父母代母豬,6825頭父母代終端公豬;PIC北美出口到17個國家,其中4500多頭母豬,3900頭公豬。
從美國玉米生產分布和美國生豬存欄分布發現,美國的生豬多分布在玉米生長帶,飼料供應方便,有利于降低成本,但是疾病風險大。為了防控疾病,PIC的曾祖代、祖代場在玉米產區的周邊,而遺傳核心場都分布在邊遠地區。
遺傳改良傳遞的管理方面,PIC根據商品豬生長表現測定遺傳增益,保證在PIC核心場的遺傳進展能及時、有效地傳遞到客戶場。PIC每年供應的公豬大約為11475頭,有50%為PIC自己擁有,26%是合同制,14%來自客戶;PIC每年提供的母豬中有76%是客戶提供,只有0.5%是公司自己擁有。通過北美的核心場體系向全球傳遞遺傳改良,公司擁有全球數據庫。而我國育種的最大瓶頸就是測定少,遺傳聯系少、關聯少。
PIC未來育種的趨勢:
(1)研發投入增加(人力、物力)。
(2)育種目標更加關注整個產業鏈。體型外貌只是外表的東西,而育種應該更加考慮豬產業鏈的效益最大化,更加關注豬的生產性能、食品安全、動物福利等,產業鏈是育種公司的目標。
(3)更加重視綜合效益的提高。考慮養豬人的效益,每頭母豬每年的斷奶仔豬數、斷奶仔豬公斤數、出欄數、出欄公斤數、胴體公斤數,飼料報酬、每公斤胴體成本、每頭斷奶豬成本。PIC斷奶豬成本低的原因主要有母豬初情期早;初配早;后備母豬空懷少;懷孕母豬每天4.5~4.8磅料就能維持好體況(1400~1500磅/年);斷奶后再配上快;對商品豬日增重及料比的好影響。考慮屠宰場的利益,培育大豬(控制背膘、維持料比、保證肉質的前提下,如近期提出的350(約159千克)磅的豬)。
(4)另外還有有更多的信息來源,更多的純種測定數據、更多的分子標記信息、更多的雜交豬信息。
(5)更加注重基因組選擇方法的快速應用。
(6)提供更全面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