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綠色經濟發展下城市綜合污水防治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城市建設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城市綜合污水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如不進行有效防治,還會愈演愈烈。文章以發展城市綠色經濟為背景,探討城市綜合污水防治措施。
關鍵詞:綜合污水;防治;綠色發展
一、加快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
城市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是綜合污水防治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重要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持續穩定推進,我國未來的城市化率還將進一步提高,由此帶來的城市綜合污水問題也會更加突出,為了實現城市經濟的綠色循環發展,必須協調處理城市綜合污水防治工作與城市經濟發展的關系,實現二者相輔相承、協調發展。一方面,基礎設施建設要因地制宜,將污水治理的近期規劃與遠期規劃相結合,將污水治理與水資源保護相結合,將城市人居環境與水資源環境相結合,在此原則下,大力推進污水治理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保證基礎設施建設的科學合理性。另一方面,在污水治理基礎設施建設中還須協調好城市污水處理管網、采集系統及管網銜接工程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之間的關系,污水防治基礎設施的建設要具有前瞻性,施工前要對治污工程進行全面、科學的評估和研判,切忌“拍腦門決定”,要保證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綠色發展目標的一致性。
二、自動化污水處理系統建設
從綠色循環發展的角度來看,城市綜合污水防治的目標不應只局限于保護好城市的生態自然環境、人文居住環境、工業生產環境,還應在污水防治過程中體現節約用水和循環用水的宗旨。由于水源的日漸緊缺,在城市發展進程中如何做好節約用水、循環用水工作,已經列入了城市發展的議事日程。建立在計算機應用技術基礎上的自動化技術的興起,為綜合污水防治中的節約用水、循環用水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將計算機自動化技術與綜合污水防治技術相結合,一方面,可以借助計算機自動化技術的高效性、精準性、快捷性對原有的污水防治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和貫通,打破因地域格局和技術滯后對治污能力的限制和影響,提高治污信息交流和反饋頻率,提高治污過程中對水資源的節約力度和使用效率,從而充分發揮基礎設施的治污效果。另一方面,還可以借助計算機自動化技術的高效性、精準性、快捷性,防止在污水防治過程中因人為因素而導致的錯誤和偏差,減少治污工作的交叉性和重疊性,提高污水處理工藝中凈化水、循環水的含量,降低治污成本,提高治污效率,為城市節約用水、二次用水提供發展空間。
三、管控污染源排放廢水量
如果把治理工作的重心放在污染城市環境的后期治理中,顯然是舍本逐末的做法。當城市綜合污水對城市環境造成污染時,再采取諸如凈化、提純、疏通、二次利用等措施,不但治標不治本,也難以實現真正的治理目標。因此,做好城市綜合污水防治工作,還必須從源頭抓起,對污染源排放廢水量加以管控,城市綜合污水防治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防治工作才能取得根本性勝利。一方面,對于城市生產企業來講,要及時改革原有的管理辦法,逐步構建一個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為一體的現代化企業管理體系,改革生產工藝,控制廢水污染物濃度,推行清潔生產,減少廢水排放量,采用循環用水系統,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另一方面,對于城市管理部門來說,要明確建立水資源產權制度,建立合理的水資源價格體系,對排污企業的污水排放量進行限量控制,規定排放標準,從污染源頭杜絕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的任意排放。
四、加強水資源的規劃管理
我國城市水資源供應緊張、供水量不足,部分地區存在著觀念落后、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許多企業的產品耗水量和排放量都比發達國家高出很多,這不僅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還加大了企業污水的排放量,繼而加重了城市環境的污染程度。因此,在城市綜合污水防治工作中,還需加強水資源的規劃管理工作。一方面,應將城市總體發展規劃與城市總體水資源使用規劃納入城市統一發展軌道中來,通過合理布局、統籌安排,加強對水資源利用和保護的綜合性治理。同時,在規劃中,要針對水體污染源可能出現的污染問題制定預防措施,對城市工業生產廢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量加以嚴格限制,將同類廢水、同類污水進行集中處理整治,盡可能地減少污染源數目和污染源污水、廢水的排放量。另一方面,還要根據城市工業生產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供需情況,對水資源進行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的開發,建立定額用水制度,在規劃中要做好對地表水資源、地下水資源和城市污水資源的統一開發部署工作,防止地表水資源的枯竭、地下水位的下降和城市綜合污水污染的加重。要對已被污染的水體進行有計劃地治理,做到開發、利用、保護、管理的協調一致。
五、健全監督管理機制
為了建立城市綜合污水防治長效管理機制,還必須從制度設計層面入手,健全城市綜合污水監督管理機制。城市綜合污水治理覆蓋面積大、涉及范圍廣,與城市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聯系緊密,只有在防治工作中將監督管理機制落實到位,城市綜合污水防治工作才能走上綠色循環的發展軌道。一方面,城市綜合污水處理單位要對自身管理機制進行改革,結合城市污水污染源排放情況和城市污水處理能力,構建一套系統、動態的監督管理體系,加大污水處理單位對污水處理各個環節的檢視、巡視,對處理后水量、水質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將處理后的水體指標納入績效考核范圍,提高處理后水質的標準,提高工作人員責任心。另一方面,城市環保部門也要針對綜合污水污染治理情況建立實時監督管理機制,監督城市綜合污水的去向、治理后的水質情況以及對污泥廢物的處理方式等,從而保證城市污染防控體系作用的正常發揮,防止污水的二次污染。此外,城市地方政府還應建立部門責任制,保證城市綜合污水防治工作的全覆蓋、無死角,確保城市防污治污工作機制的貫徹落實。
六、構建綠色工業發展格局
城市綜合污水防治工作的有效開展,僅僅依靠對排污工作的制度性監管和對排出污水的投資性治理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根治城市綜合污水污染問題,就要防患于未然,必須從城市綠色循環發展理念出發,構建城市綠色工業發展新格局。“痛則通,通則久”。像當年的大禹治水一樣,對于水患的侵擾肆虐,單靠“堵”是不行的,還必須要“通”。綠色工業發展格局的構建,要建立在充分尊重自然發展規律和生態環境可承載能力的基礎之上,要將過去過于追求經濟發展成效而造成的惡性循環轉化為良性循環,要毫不留情地淘汰一大批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價高的企業,優化城市產業布局,以促進城市經濟循環發展。一方面,各地要加快推動現有企業生產技術的升級、換代和改造工作,以“技術創新”“加強監管”“疏通引導”三駕馬車協同推動企業污水排放管理工作,鼓勵企業研發綠色技術裝備,減少、降低、控制工業企業生產廢水的排放量。另一方面,各地政府也要加快推動現有工業企業的轉型發展,鼓勵企業走多元化的發展道路,逐步向清潔型、低排放、低污染的發展方向邁進;從城市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上解決城市綜合污水污染的防治問題,一勞永逸地解決城市污水防治問題。
參考文獻:
[1]溫玉房.我國城市污水處理面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J].云南化工,2017(12).
[2]張亮喜.我國城市污水處理面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11).
作者:余曉蕾 單位:平頂山市城市污水處理費征收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