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會計準則下合并報表問題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許多公司為追求多元化發展及自身資本結構優化等目標,不斷進行交叉持股、并購、重組等,伴隨這些行為的增加股權結構趨于復雜化,使得部分企業還存在合并報表范圍模糊、形式化的問題和不足,不利于會計工作的有效執行與高效開展,進而影響財務數據披露的真實性,誤導各方面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因此在新會計準則的環境背景下,應著重研究和分析合并報表編制,采用針對性的策略和措施應對問題,保證合并報表能夠與新會計準則的具體要求和標準相符,為后續工作的實施和開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合并報表問題;對策
引言
新會計準則下合并報表經常會出現范圍模糊問題、規則矛盾問題、形式化問題等,不能確保合并報表與新會計準則之間相符。因此,在企業的日常工作中應按照新會計準則的要求,分析和研究合并報表的內容和情況,完善合并報表的同時滿足新會計準則的要求和標準,達到改革發展工作目的。
一、新會計準則下合并報表概述
重新會計準則的環境下合并報表情況來講,其主要就是合并財務報表,將子母公司所組合而成的企業集團當作是主體部分,獨立進行會計報表編制處理,從整個集團的角度,將企業的財務狀況、現金流量與經營成果情況反映出來;從合并的范圍來講,是將控制的子公司都列入有關的合并范圍之內,如果權益為負但是可以進行實際控制的子公司,也需要列入具體的合并范圍,綜合考慮到子公司是否可以被控制,需要明確其中的表決權因素,無論子公司是多大的規模,只要可以進行實際控制,都需要列入合并范圍以內。
二、新會計準則下合并報表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明顯的形式化。出現形式化問題的原因就是企業尚未形成對合并方法的準確認知,概念認知存在不足,新會計準則之內也沒有明確提出權益結合法、購買法方面的定義。其中提出了在同一控制的企業環境中使用權益合并的方式,對于非同一控制的企業來講則使用購買法進行合并,但是,在新會計準則之內尚未提出此類方式的明確表述和內容,導致企業在選擇合并方式期間,經常會忽略所使用方法的實質性,出現流于形式的問題。從具體狀況來講,企業在合并的過程中,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股票交換形式、資產轉讓形式等,都能夠實現良好的合并目的,如果一味采用流于形式的方法,將會對企業的未來長遠發展和穩定進步造成不利的影響[1]。
(二)現有合并范圍模糊。新會計準則中的合并報表范圍非常模糊,不利于企業合并報表有關工作的開展。首先,從復雜持股的合并情況來講,新會計準則提出了相關的“母公司持有50%以上有表決權,可進行被投資單位的控制,所以可以將被投資單位列入合并的范圍之內”。但是,準則之內沒有提出間接性擁有股份比例的具體算法,很容易在合并同一持股關系的業務期間出現問題,出現合并報表的偏差或是不足。其次,從暫時性的控制層面而言,新準則之內提出了將控制作為基礎界定性的范圍,但是,沒有提出暫時性控制的具體范圍,這就導致在合并報表方面,企業為了不將子公司列入合并范圍之內尋找漏洞,進行利潤的操縱。最后,沒有明確提出關于實質性控制的具體判斷標準,也沒有提出關于非營利組織方面的合并列入范圍、標準,不同財務人員對判斷標準理解不同導致合并范圍出現偏差[2]。
(三)合并規則存在矛盾。我國在新會計準則之內已經提出了相關的規定,要求合并一方的企業,在合并期間所獲取到的資產還有負債,都必須要結合合并的情況針對被合并一方的賬面價值進行計算和分析,其和權益結合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主要因為在使用權益結合方式期間無須考慮合并日期,只需要計算自身與被合并一方的利潤,但是在新會計準則之內并未將被合并一方利潤體現出來,而且在同一控制的狀況下,企業合并規則方面的第六條和第九條之間存在矛盾,需要對其進行改進處理[3]。
(四)現有合并報表編制方法單一。當前在新會計準則的環境中合并報表的編制方法非常單一,只局限于購買法與權益法,導致在財務管理期間缺少可行性的合并報表方法與對策,難以滿足新會計準則下的相關合并報表工作要求和標準,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也會造成不良危害。
三、新會計準則下合并報表優化策略
(一)加強整體的重視力度。企業在新會計準則下應該強化對合并報表的重視度,形成準確的觀念意識,著重優化相關的合并報表,不再出現流于形式的問題,真正意義上將新準則落實到自身的工作領域,以免出現報表編制問題或是其他的問題。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應歸納總結經驗,強化對相關合并報表的宣傳教育,引導公司經營層和各個部門對相關合并報表的重視度,在提升重視程度的情況下預防出現問題或是不足,保證財務部門能夠按照新會計準則的要求和標準等操作,提高合并財務報表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4]。
(二)明確全新的合并范圍。為了確保合并范圍的合理性,首先,應該提出關于暫時性控制的具體要求,將其設定成為短時間的投資,時間是一年,以免企業在編制期間尋找漏洞不將子公司列入合并的范圍,預防出現利潤操縱的現象。其次,應該提出關于非營利組織需不需要列入合并范圍的相關規定,以免母公司出現操縱利潤的現象,此期間規定非營利組織,如果沒有法律的限制,參與到相關的營利活動中,就必須要列入有關的合并范圍,這樣才能避免操縱利潤的現象,保證合并報表的合理編制與科學完善。最后,應統一有關的實質性控制標準,主要的原因就是新準則中尚未提出關于實質性控制的定義和要求,經常會出現股權分散的問題,此情況下就必須明確提出關于實質性的控制標準和要求,編制關于開展實務操作的有關工作,形成系統化、規范化與嚴格性的操作模式,保證工作的有效執行[5]。
(三)制定全新的管理制度。新會計準則的環境背景下為了能夠有效應對合并報表的問題,應該制定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計劃,確保有關工作能夠良好落實。首先,應該編制完善的查薄登記制度,要求母公司在合并期間開展子公司的查薄工作,準確將子公司的資產負債情況記錄下來,明確具體的公允價值,將其當作是合并報表具體的編制基礎,保證資料和基礎信息的完善性與全面性。其次,制定公允價值的明確制度,要求在工作中如果存在活躍性的市場報價,就必須要整合其中的數據信息內容,聘用專業性的人員開展評估活動,在缺少能夠參考的價格信息情況下,要利用計價技術方式明確公允價值。再次,從集團層面規范內部交易,規避單邊掛賬或單邊交易情形,避免合并報表虛增收入和成本,影響業務真實毛利率,降低合并財務報表數據可信度。最后在制定制度的過程中,還應完善日常的合并報表編制工作制度,確定新會計準則下的報表編制權利、責任和義務,一旦發現責任區域之內有報表的問題,就要嚴格懲罰有關的負責人,這樣除了可以提升人員參與工作、落實新會計準則的自主性,還能起到良好的規范性作用[6]。
(四)創新相關的方法策略。為了解決目前的合并報表問題,應結合新會計準則的情況,適當進行方法策略的創新改革,主要因為目前新準則之內所提出的方法策略較少,不利于靈活開展有關的合并報表編制工作與處理工作,影響財務管理效果。所以,在新時期的環境中應該著重創新合并報表的方法策略,適當的在日常工作中補充方法,例如:要求財務部門使用完善報表合并方法,明確進行購買方法、權益結合方法的劃分處理,準確了解和認知各個方法的范圍和應用要求,創建公允價值系統,要求財務管理部門結合實際情況綜合性開展評估工作,一旦發現在其中存在不良問題或是不足之處,就要立刻解決和應對,彰顯出系統的應用作用。此期間還應完善有關的會計準則機制和模式,強化對財務人員的指導和管理,財務部門必須要結合相關的新準則要求、規定等執行任務,同時對于準則中沒有提到的合并報表方法,也應該深入研究和分析,探索出最佳的措施應對問題、解決不足。另外充分合理應用財務系統中報表合并系統,規范合并系統在合并財務報表工作中的流程,為自動提取權益投資、內部往來、內部交易等數據打下堅實基礎,實現自動對賬功能,預先設置合并抵消方案、抵消分錄、合并報表編制規則,規避人為不確定性操作,實現合并報表編制系統化操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會計準則的環境背景下,部分企業還存在合并報表方面的問題,主要因為相關的范圍沒有準確、明確的界定,缺少合理的方式策略,沒有形成正確的觀念認知,不利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執行。因此在新時期的環境下,企業應結合新會計準則的要求,形成合并報表的重視度,重點探索如何有效執行工作任務,同時還需明確具體的范圍、規定、標準,創建新的管理制度,創新有關的方法策略,這樣在合理管理、控制的同時也能夠增強合并報表的處理和編制效果。
作者:師珍 單位:江蘇方洋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