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不斷提升,企業對財務實施管理時也逐漸加入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加入不僅使財務管理變得十分簡便,在很大程度上還減小了數據錯誤對企業帶來的不必要損害。會計信息化后,讓數據的收集和核算變得十分簡單,能自動生成報表、分析財務數據等功能也使得企業財務管理有很大的提升。本文就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應用和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企業;財務管理;應用與策略
引言
會計部門是企業單位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它對企業的運行情況要進行嚴格準確的記錄。企業各個部門的財務信息需要被會計部門的員工制成財務報表呈遞到管理層,為管理層在做財務管理時提供有力依據[1]。因此,會計部門進行信息化能有效提高資金的歸集程度,加強對信息的收集和數據的處理,進而增強企業對財務的管理,使資金的成本得到降低。
一、會計信息化的概念和特點
(一)會計信息化的概念。會計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企業運行的數據資料進行處理和對企業員工的工資進行核算,其中,企業的運行數據決定著企業的發展規劃。而會計信息化的概念就是指將信息化技術融入財務工作中,使財務部門的員工在對數據進行處理時變得簡便、快速、高效,為企業提高準確的財務數據,加強企業對財務的管理,減少企業成本,使企業資源得到合理分配,企業從而達到長遠發展的目的。
(二)會計信息化的特點。傳統的會計部門對數據的核算是由人工操作進行計算,不僅效率低下,還容易出現數據核算錯誤的情況,企業進行財務管理時,資源配比不當,企業成本增加,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提升和應用,會計信息化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規避了這類問題。與傳統的會計工作對比,有信息技術加入的會計工作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普遍性。由于在當前社會,信息化技術的使用已經普及,各個企業集團都開始注重信息化技術的使用,信息化技術不斷推向大眾,具有普遍性。而會計信息化普遍則是指信息技術被運用到整個會計工作中,如會計教育、會計管理和會計理論等,使會計信息化體系全面完善,每個會計工作流程都運用到信息技術。2.共享性。會計信息化的共享性是指將會計工作的業務內容和流程與企業其他部門進行分享,加強全體員工對企業數據的了解,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從而增強企業對財務的管理,達到企業資源的分配和使用合理,從而實現企業長遠發展的計劃。3.實時性企業需要開展財務管理工作,則需要對財務數據實時掌握,才能對企業的運行方向進行決策。因此,財務部門需要將財務數據及時反饋到管理層。會計部門加入信息技術后,能通過互聯網將數據核算、整理,并通過會計信息化的基礎功能將數據自動生成財務報表,及時向管理層反饋清晰明了的數據信息,為企業領導提供有力的信息作為財務管理的參考,使財務管理工作能切實展開[2]。
二、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帶來的影響
信息技術的參與,使企業施行財務管理時有一定便利,同時也暗含一定的危害。因此企業使用會計信息化實施財務管理工作時,必須增強保護措施。
(一)正面影響。1.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會計信息化的背景下,企業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財務部門的人員可以利用信息系統將數據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和分類。而且企業內部員工可以及時把工作數據發送至信息系統中,財務部門便可以將數據進行整合匯總,不用進入到每個部門進行親自交流核算數據,公司施行統收統支模式,直接通過系統自動將資金歸集,節約大量時間,使財務管理的工作得到有效開展。利用信息化技術處理數據,不會出現人工計算時的錯算或漏算,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而且信息化技術可以自動生成數據報表,節約了大量時間。而且利用信息化系統收集整理數據,便于管理層進行數據的對比,能有效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2.提高財務管理的準確性。傳統的會計部門進行工作時,都是由人工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和核算,人工計算耗費的時間長,由于數據過度,很可能出現漏掉數據或看錯數據導致出錯的情況,從而呈遞到管理層的數據與實際相差太大,導致領導對財務管理工作制定出錯誤的計劃,對公司的發展做出錯誤決定,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利用信息技術,總公司對分公司的資金查詢只需從系統進行,不用將公司資金進行歸集整理,而且分公司在進行資金數據的計算時只需1秒就能完成,正確率達到100%,不僅降低財務部門的工作內容,還極大程度上減輕了財務人員對數據計算的壓力[3]。
(二)負面影響。1.存在信息安全隱患。會計信息化的實現必須通過互聯網,而互聯網對于信息數據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共享性,如果防御墻的安全性不夠高,則很可能被不法人員突破,出現竊取信息數據或將數據信息更改的現象。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會造成巨大威脅,甚至影響企業的發展。因此,做好信息防御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4]。2.財務部門成員的技能欠缺。企業展開財務管理工作,就需要財務部門合理的運用財務信息化系統,財務人員需要擁有較高的信息技術。然而,許多企業的員工對會計信息化技術都有所欠缺,不能很好地利用計算機互聯網進行財務數據處理,造成財務信息化不能很好地展開,影響財務管理工作的進度。傳統會計的工作模式和會計信息化下的工作內容不同,管理模式也有較大的區別,部分財務人員的思想觀念就會存在差別。因此,轉變財務人員的思想,提升財務人員對于計算機互聯網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使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有效實施。
三、會計信息化時代下企業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必要措施
(一)轉變員工思想觀念,積極推進信息化技術的使用。部分企業的財務部門存在年齡偏大、思想老舊、對新事物接受度和認可度不高的員工,認為傳統的人工收集處理數據的方式更使人放心,對傳統的會計方法具有很強的信任感。因此,企業在將新的會計信息化技術引進時,管理人員一定要做好宣傳教育,將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好處與優點全部告知到部門員工,使員工明白會計信息化系統帶來的快捷和方便,改變員工的傳統觀念,形成信息化的思維和意識,更好的接受信息化系統。企業在使用信息化系統時,一定要確保自身的情況是否符合,然后將信息化系統分散到企業的各個部門,使企業的發展能長久。員工對信息化系統的技能也要加強,特別是財務部門的員工,要確保每個員工對計算機能順利進行使用,減少數據收集、整理的時間,為企業實施財務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建立科學化的財務管理體系。信息化時代背景,企業對財務的管理也需要進行改變,財務管理的流程和模式都與傳統模式的管理流程不同。因此,對財務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和改革是信息化時代中企業需要做的一個急切改變。企業的管理者要按照企業的發展方向將財務管理體系進行改變,把財務管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細致劃分,并作出規定和要求,保證財務管理與企業的發展目標全面結合。將公司的資金進行分級,項目部門使用的資金控制在賬戶余額內,會計部門不能對分公司的資金使用、審批權進行更改。部門的每個員工也做好工作職責分配和權限劃分,使員工嚴格按照工作職責進行工作,如會計人員的工作內容和權限與出納人員的工作內容和權限不能混為一談,這樣才能保障財務工作正常有序開展。
(三)明確財務管理工作的目標,提升風險意識。企業進行全面預算管理不僅僅是對資金進行管理,還需要對產品成本、資源等方面進行統籌分劃,對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做出明確的指導,使企業上下全面配合。因此,將財務管理的目標清晰化才能使財務部展開工作,提高效率,為管理層提供決策目標。由于會計部門引入信息化技術,而信息化技術離不開計算機和互聯網,因此,財務人員防范風險的意識也要有所提高,對計算機進行定期殺毒,加強計算機防護墻的防御系統,避免出現信息數據被盜取的現象。不法人員利用虛假數據將原始單據篡改的情況,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要有所防范,定期核實單據的數據,減少風險的發生,減低企業財務的不必要損失。
(四)做好監督工作。企要想成功實施財務管理工作,那就必須做好監督防范,只有監督工作到位,才能將風險消除,使財務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在對各個部門的員工進行職責和權限劃分時,要做到相互兼容,相互監督。成立監督小組也是非常重要的。監督小組的成員對每個部門的工作進行不定時抽查,監管各個部門的成員是否嚴格按照劃分的工作職責進行分工,對于財務部門的成員,則需要隨時抽查數據,對數據進行核對,確保為管理層提供的財務數據是真實、準確的。當然,必須注重對資金的監管,將企業的每一筆使用資金都要進行核實,保證資金有準確的來源和去向,明晰每一筆資金的責任人,避免資金出現混亂。
四、結語
總之,企業想要開展財務管理工作,必須對多方面進行統籌規劃,更不能離開會計信息化技術的使用。雖然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出現的風險較小,但實用性不高,耗時長,無法做到閑散資金的歸集,嚴重影響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及時性和有效性[5]。雖然利用會計信息化技術有一些風險和漏洞,但只要將這些問題進行重視,并進行解決,就能提高財務工作的效率,使財務管理工作開展順利,企業實現長久發展的目標。
作者:卞霞 單位:江蘇省水利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