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高校會計教學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新會計準則與傳統會計準則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自其應用以來各行各業都遭遇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于會計專業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相關人才培養搖籃的高校必須要與時俱進,切實加強會計教學改革創新,確保人才專業素養能夠與會計崗位需求真正契合,進而為我國會計事業的發展增添助力。本文將對新會計準則給我國高校會計教學帶來的重大影響加以探討和分析,并提出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夠全面提高高校會計教學水平,為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高校;會計教學;改革策略
以往的高校會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都過于陳舊,實踐教學更是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高校會計教學成效不佳,學生的成才之路波折重重,很難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他們的就業成為了一項難題。在新會計準則背景下,高校會計教學的改革已經勢在必行,只有扭轉傳統教育理念,大膽實施創新,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為我國各個領域的發展提供人才方面的有力保障,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能真正得以實現。
1新會計準則給我國高校會計教學帶來的影響
1.1師資隊伍的改變
在高校會計教學中教師扮演著傳道授業解惑等多重角色,他們往往是在師范院校畢業后直接到高校任職的,理論知識儲備非常豐富,卻缺乏從事財務工作的經驗,難以對學生的實踐操作予以專業化的指導和點評,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很難得到有效提高。在新會計準則實施以后這一現象逐漸加劇,因為新會計準則中涉及到的實踐性內容較多,對于高校會計專業教師隊伍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的要求也愈發嚴格,而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卻較為低下,所以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融合不佳,對其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1.2教學內容發生變化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意味著學生日后從事會計崗位時需要應用全新的會計制度,他們學習的內容理所應當地要發生變化,教師需要將教學內容加以整合和優化,結合行業發展情況將教學內容予以拓展和延伸,這大大提高了會計教學難度。教師應該在教學內容設計上下足功夫,確保學生能夠對會計行業發展狀況做到心中有數,產生對行業發展前景的無限期望,他們在學習會計專業知識時也能夠保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學習效率有了明顯提高,高校會計教學也會取得理想效果。
1.3教學方式發生變化
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是相適應的,在新會計準則落實以及高校會計教學內容發生變化以后,教學方式的變更就成為了一種必然,否則二者會出現不匹配的現象,給教學工作帶來負面影響。與此同時,以往高校會計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病也要加以改善,高校應該盡可能地創新教學模式,致力于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積極探索和研究會計專業理論,學會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之中,學生的成長將會十分快速,他們終將成為會計專業領域的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2新會計準則下我國高校會計教學改革策略
2.1創新會計教學理念
要想保證高校會計教學改革的順利開展并取得良好成效,首要任務就是積極更新會計教學理念,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根本目標,從根本上減輕高校學生的就業壓力。高校應該注重加強會計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將教師輸送到企業中進行學習,或者與企業共同組建項目,要求師生共同參與,以此來鍛煉教師和學生的實踐能力。高校還可以組織研討會,新老教師共同參與討論解決實踐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對那些參加會計技能大賽的學生進行指導,都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會計專業教師還要掌握《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與新會計準則相融合,以便更好地向學生呈現會計專業知識在企業會計核算中的應用要點。
2.2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
高校會計教學中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應放在同等地位,實踐課的比例需要不斷加大,還可以讓學生邊學邊做,深化理論知識,使之掌握會計專業知識在實踐工作中的應用技巧,學生的專業素質就會穩步提高。高校會計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根據學生個體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制定分層次的教學計劃,確保全班學生都能夠在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中有所收獲,學生的理論基礎真正被夯實,那么學生在進行會計實踐時就會更加游刃有余,有助于促進知識的內化。此外,教師應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增強會計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會計實踐中,高校會計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都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2.3建立會計實踐基地
校企合作是高校會計教學改革的一個出路,雙方可以拿出各自的優勢資源用于進行會計實踐基地的建設,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鍛煉的機會,促進學生理論和實踐的有效銜接。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有些企業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并不愿意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財務信息和資料,導致學生接受的知識不能夠真實還原實際工作遇到的會計問題。為了打破這一局面,高校應該與企業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系。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渠道,學校將優秀的專業人才輸送到企業中去。一方面,企業的專業會計人員可以用自己的經驗知識,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借助學術力量,對企業會計人員進行培訓,增加企業會計人才數量,從而達到學校和企業的互利共贏。
3結束語
新會計準則下高校會計教學改革具有著一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當務之急是要創新教學理念,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還要積極建設會計實踐基地,給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搭建平臺,以此來加強學生理論和實踐的融合滲透,提高會計專業教學的實效性,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應用新會計準則為企業創造效益。
參考文獻
[1]馬乾明.新會計準則背景下我國高校會計教學改革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13).
[2]賈薇.新會計準則背景下我國高校會計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04).
[3]翟東進,曲洪艷,潘忠志.高校成本會計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01).
作者:龍美先 單位: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