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會計信息透明度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現代的市場經濟社會,充滿著信息不對稱和不確定性,而作為信息透明度,是會計監管的焦點所在,是會計工作的生命。會計信息透明度是會計信息質量的全面概念,它透過會計信息,使會計信息使用者能夠及時、明確、清楚地知道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以及這些經營活動的成果,從而得到清晰、完整、可比不失真的影像。會計信息透明度概念是一個更為全面綜合的概念。實現會計信息透明度是世界工體化和資本的跨國流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在加入WTO后會計國際化進程中所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中國論文聯盟
【關鍵詞】會計會計信息透明度
2001年1月,普華永道了一份關于“不透明指數的調查報告。該報告以35個國家(地區)為調查對象,從腐敗、法律、財經政策、會計準則與實務、政府管制等五個方面對不透明指數進行評分和排序。在這份研究報告所調查的35個國家(地區)中,中國被列為透明度最低的國家。中國的“不透明指數”為87,位居35個國家之首,遠遠高于不透明指數最低的新加坡(29)和美國(36)。在普華永道“不透明指數”的分項調查中包括了會計準則與實務(含公司治理與信息披露)的“不透明”研究。根據該報告,中國的“會計不透明指數”為86,僅次于南非(90)。雖然這種調查只能作為參考,但看出我國的會計信息透明度與其他國家相比有明顯的差距。目前一些公司的會計透明度不高,會計信息普遍存在封閉性,朦朧性,失實性的情況。我國會計信息不透明的表現有如下四個特點,表現在:
1.會計信息披露不真實、會計造假嚴重
近年來調查表明,上海證券交易所等聯合舉行了一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問卷調查。個人投資者認為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信息完全可信的僅占8.45%,完全不可信的也占了3.14%.對100家機構投資者的調查也表明,沒有一家機構投資者認為財務數據“完全可信”,認為“基本可信”的機構投資者占41%,認為“完全不可信”的占1%,大部分認為只是“部分可信”。這顯示,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數據信心不足,財務數據失真非常嚴重。
2.會計信息披露不完整
對投資者特別關心的經營業績的回顧和分析,凈利潤組成和變化的原因,以及明年公司預算,大多數公司都忽略或草草敷衍幾句。一些上市公司在具體操作中無所適從,而另一些上市公司則據以逃避披露監管。經營狀況披露不詳細、虧損原因披露不清楚、關聯交易披露不充分等造成了會計信息披露不完整
3.會計信息披露不及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滯后、虛假和遺漏屢屢成為司空見慣,信息公開性一再遭受蹂躪。及時性是第一時間披露所有與投資者的決策相關的重大信息,減少內幕交易和信息不靈。企業應該加強會計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
4.盈利公告隨意更改
有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新發行的公司,大多數不能完成招股說明書上所作的盈利預測,有的甚至在當年就出現虧損。在2000年實行融資的公司中,有123家曾對當年的盈利進行過預測,但只有61家完成了其所作的預測。上市公司盈利預告隨意更改,有的公司預計基本可以實現扭虧為盈,結果卻出人意料地預虧公告。國會計信息披露缺乏透明度的原因,既有內部也有外部原因包括:我國公司內部治理與內部控制不完善,企業執行會計法規、準則、制度時存在著一定問題,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外部會計監督不力等多個方面。
在我國當前信息透明度較低的現階段,營造良好的會計環境,增強我國會計透明度,可以通過一些措施來提高透明度:
1.完善公司治理機構,強化公司內部控制。建立健全企業的內部約束機制,形成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優化公司的資本結構,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保護投資者的權益。對公司領導和對廣大會計人員宣傳誠信和不做假賬的要求。提高董事會的獨立性,同時加強監事會對董事會和經理的監督。實行會計人員委派制與崗位輪換制,改善公司內部激勵機制。加強會計人員工作的客觀性、獨立性。通過實行委派制,可以保證會計人員相對獨立地開展工作,不完全受制于企業負責人,起到了保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作用。
2.加強法制建設和會計準則的制定,完善會計核算制度。應該不遺余力地采取和執行各種措施、法規,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以增強會計信息的透明度,保護利益相關者的權益,應該不斷完善會計準則的制定程序。在會計準則中要充分體現對會計透明度的要求,以利于會計信息的披露和監督。在認真總結現行會計準則實施情況的基礎上,根據市場經濟和證券市場發展要求,適時出臺一批與國際慣例相協調、體現我國經濟發展特點的具體會計準則,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透明度。同時也要努力提高會計核算制度的靈敏性,力圖準則制訂過程公開化,加強透明度的進程。
3.建立外部監管機制,加強信息披露。建立健全政府外部監管機制,充分發揮外部監督機制的作用。通過資產監督委員會和政府對市場和行業經濟環境的控制,對企業財務情況進行審計,建立健全行業監管體系,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鑒證業務等質量的監督檢查,提高企業會計對外信息的真實有效性。加強社會監督機制,確保會計師事務所獨立、客觀、公正執業。建立會計信息披露規范體系和再監督體系。要使公司的信息透明度高,會計披露達到真實、充分、及時的要求。提高注冊會計師隊伍素質,用法制手段規范社會審計監督。建立健全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賠償機制,保證這個行業的公正性,從而規范社會審計監督。
會計信息透明度,是會計監管的焦點所在,是會計工作的生命。高透明度能保障我國市場有序地發展,更好地起到優化社會資源配置的作用。我國現階段的透明度很低,會計信息普遍存在封閉性,失實性的情況。針對透明度內外部的影響因素,應完善公司治理機構,加強法制建設和會計準則的制定,并建立加強政府和社會外部監管機制,加強信息披露確保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獨立、公正執業。我國會計信息透明度的提高,需要多方的長期的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