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會計信息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一系列會計丑聞的出現,人們開始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產生懷疑,會計信息真的“不真實”嗎?本文由此八手,探討了會計信息真實的局限性,以及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會計目標之間的關系,最后,提出了完善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措施。
關鍵詞:會計信息;真實性;可靠性;相關性;歷史成本
一、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涵義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在l980年5月發表的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第二號《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中,寫作論文將決策有用性的兩個主要質特征概括為相關性和可靠性,并且指出“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源A兩個須于分開的特征,即反映真實性與可核性。信息的中立性電和這兩個特征一起產生作用,影響其有用性。”其中的可核性是指獨立的會計人員采用相同的會計方法,會得出高度一致的結果。真實性是指“一項數值或說明符合其意在反映的現象”中立性是信息不應當有預定結果的偏向,也就是制定或執行各種準則時,主要應當關心所產生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而不使信息受特定利益者的影響。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關于編制和提供財務報表的框架也將“可靠性”列為四項主要質量特征之一。
我同《企業會計準則》第十條中對會計信息真實性的規定為:“會汁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如實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這一真實性原則要求會計核算在各個階段必須符合客觀要求;會計確認必須以實際經濟活動為依據;會計計量、記錄的對象必須是真實的經濟業務;會計報告必須如實反映情況,不得掩飾。
從定義可以看出,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和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將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包含在可靠性的特征里.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真實性是單獨作為一項原則列示的。本文采用的是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對真實性的定義。
二、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局限性
1、會計信息是歷史信息會計信息是歷史信息主要指,會計信息是對企業過去已經完成了的經濟活動的反映,寫作畢業論文其真實性是對過去經濟業務的真實反映。是過去的“真實性”。真實性和相關性是構成決策有用性這一反映會計信息總體特征的兩個主要質量特征,但決策是與企業未來相關的。因此,真實的會計信息要對決策有用,必須輸入預測模型,計算出預測的會計信息。如果輸入的過程中,輸入發生錯誤或預測模型本身有問題,都會使這一真蠻的會計信息對決策的作用降低,甚至導致決策失誤。
會計信息的歷史性還表現在資產要素的確認與計量多數是建立在歷史成本基礎之上,在物價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歷史會計信息與企業現實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之間會有較大差異。因此,為了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必須在真實性和相關性之間進行權衡,在二者之間可以有所側重,但不能讓任何一方變為零。為了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必須使真實性和相關性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但有時不得不降低真實性以增強信息的相關性,從而使真實性顯示出局限性。
2、會計信息具有不確定性會計信息的不確定性是指在會汁規定允許的范圍內由于選用了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會計信息在反映同一經濟事項時顯現不同結果的特征。例如對固定資產折舊的計價方法,現行制度規定的有工作量法、直線折舊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工作年限法等。企業選用不同的方法對折舊計價,會導致對企業的利潤產生差異。可見,產生會計信息的不確定性是由于對同一經濟業務采用不同的會計方法進行處理的結果.而這些方法都具有理論依據并且是會計準則所允許的可見,會計信息計量的不確定會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帶來挑戰。
3、會計信息含有估計的因素在會計核算中,企業總足力求準確性,但有些經濟業務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因而需要根據經驗判斷做出估計,這就使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常常具有近似估計,這就使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常常具有近似的性質。例如,壞帳準備、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和殘值、無形賢產和遞延資產的攤銷年限等等。這些估計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說,離開了會計估計,就無法進行會計核算和報表披露。這就難免使得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要打一定的折扣。
三、會計信息真實性與會計目標
會計目標一方面受到會計信息的特性和局限性的影響,另一方面還要受到會計運行期間的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就后者而言,不同國家(地區)不同時期,企業的會計目標會有所差別。比如中美因為經濟環境不同,會計目標就不完全相同。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在其發表的第一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中。將財務報告的目標主要確定為以下幾個方面,即財務報告應該提供:(1)對現在的和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資、信貸及類似決策有用的信息;(2)有助于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預計會計未來凈現金流入的金額、時間與不確定性的信息;(3)有關企業經濟資源、對資源的要求權以及它們變化的信息;(4)企業在報告期內經營業績的信息;(5)有關管理人員如何履行業主委托的企業資源使用責任的信息。概括地說,財務報告的目標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對決策有用的信息。
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明確規定會計目標為;(1)滿足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需要;(2)滿足有關各方面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需要;(3)滿足企業加強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可以看出,財務報告的目標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不僅考慮到宏觀經濟的需要,還要考慮到企業各微觀層面的需要。
不過在一定時期內,會計目標一經形成。就具有穩定性。穩定的會計目標叉會對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形成反作用,這種反作用最主要就表現在對相關性和真宴性的要求。但是,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相關性之間存在相互抵消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企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程度,或者說是側重于相關性還是真吏性也是由企業的會計目標決定的。
四、完善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措施
綜上所述,知道企業的會計信息真實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寫作碩士論文而且最終真實性的側藿程度取決于企業的會計目標。筆者從提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出發,提出如下完善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措施;
1、根據會計目標確定對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側重程度企業的會計目標決定企業會計信息真實性的熏視程度,因此企業運用會計準則提供會計信息時,首先要確定企業的會計目標。雖然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會計目標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但在一定時期對不同的企業會有相應的側重。例如,對于國有企業則可能相應地更關注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完善,相應對國有企業的目標則可能會向著滿足于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轉化;對于上市公司.則可能對企業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要求高一些,因為上市公司提供的財務報告主要作為投資者對企業進行決策的依據,而投資者對企業的決策則更關注于企業目前以及未來的經營狀況,對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要求高一些;對于未上市公司,則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要求高一些,因為這樣的企業的會計信息主要用于管理者的內部決策,則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高一些。
2、針對會汁信息自身的特點完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雖然會計信息自身具有一些局限性,限制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但企業可以相應采取措施,使其限制程度達到最低。例如.可以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使得會計估計盡量能反映真實情況;可以采用較合適的會計計量方法,來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等;盡量采取一些措施使之局限性達到最低,來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3、完善企業的治理結構,從根本上提高會汁信息的真實性完善企業的治理結構,從根本上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目前的許多實證研究表明.企業的治理結構,如董事長和經理的兼職、外部獨立董事、董事會的規模等都會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造成一定的影響。許多治理結構不完善的公司,內部控制人可能利用操縱會計信息來達到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從而損害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見。完善企業的治理結構,使企業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能夠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從而提高企業經營業績,進而從根本t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參考文獻
[l]羅瓊.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集團經濟研究.20057,l83
[2]高傳旗.如何保持會計信息的真實性[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2,89。
[3]劉國成.關于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思考[J].財會月刊.2005。2,7~8
[4]戴學兵I談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鐵遭財會.200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