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有資產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的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政府和學校共同努力,政府應加強對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的宏觀調控,高校內部需要實施全員和全過程的管理,提高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如何加強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如何實現科學規范化管理,需要我們在改革工作的實踐中提高認識,進一步深入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高校國有資產管理
中圖分類號:G4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7)11-118-02
多年來,高等院校經過長期的積累和發展,已經形成了數額巨大的國有資產。這些國有資產是高等院校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務等必不可少的條件,是高校賴以生存和繼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在當前高等院校經費短缺的情況下,如何使這部分資產主動適應市場經濟,促進高校國有資產的完整、完好、保值、增值,提高國有資產使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就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如何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對策,談一些粗淺看法。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1.重投入,輕管理。有的部門只注重經費的投入和資產絕對量的增加,忽視管理工作,經常發生盲目購進、重復購置的現象,造成資產閑置浪費。
2.賬實不符,家底不清。有的財務部門未建立固定資產明細賬,每年只管經費收支,不知家底多少,物資管理部門不清楚資產價值和實物分布情況。
3.制度間不銜接。會計管理與資產管理制度不銜接,監督制約不力,造成大量的賬外資產。
4.國有資產流失比較嚴重。由于內部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造成單位國有資產流失,有的公私不分,部分家電及辦公用具設備“化公為私”被長期無償占有,有的被盜,有的丟失等。
二、加強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對策
1.提高認識,增強參與意識。我國高等學校目前主要資金來源是財政撥款,其形成的資產也基本是國有資產。高等學校國有資產是我國社會主義國家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學、科研和其他事業發展的必要物資保障。高等學校應加強對占有和利用的國有資產的管理,首先要增強國有資產的管理意識,樹立依法治校的觀念。學校的校長、各級單位負責人和全校教職員工都要有國有資產管理的意識,保證國家資產的安全、完整,發揮資產的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學校要加強對國有資產管理政策法規的宣傳、培訓和學習,使全校各單位和教職工都要有資產管理的主人翁精神和責任感。只有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的基礎和前提下,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才會得以順利進行。
長期以來,高校辦學主要是依靠國家財政撥款,目前雖說是多渠道籌措資金,但國家財政撥款仍是主渠道,這種情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們經濟核算概念淡漠,也就導致了人們國有資產觀念淡漠。認為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不同于企業,搞不搞國有資產管理無所謂,這種認識必須端正。因為加強國有資產管理,一是維護國家利益的需要,二是加強自身發展的需要。另外還要使大家明白對學校財產的管理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有責任,增強保護國有資產權益的主動意識,自覺維護國有資產的合法權益,從而形成共識。高校只有不斷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才能有效地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
2.規范程序,加強制度建設。為最大限度地發揮學校國有資產效益,要有“一套規矩”。一方面,高等學校要貫徹執行國家國有資產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另一方面,高等學校要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校可操作和可以具體實施的內部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做到科學、合理、有效,既能有章可循、堵塞漏洞,又能方便管理、提高效率;既有總的管理要求,又有分類管理的細則。一般來說,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體系應包括以下內容:按程序分為國有資產購置和驗收制度、使用和維護制度、轉讓管理制度、報損報批制度、統計報告制度、監督檢查制度、考核評價和獎懲制度。按項目和內容分為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流動資產管理制度、無形資產管理制度、對外投資管理制度等。
高校的固定資產無論是國家財政撥款購置的、基本建設投資的,還是用科研經費購買的,以及上級部門無償調撥或個人捐贈的,都是學校資產,所有權均屬學校,都應納入學校固定資產賬目。同時要出臺各級管理機構職責范圍,綜合管理規章及細則,丟失或損壞的賠償辦法,報損報廢的規定及審批程序,努力減少固定資產的有形與無形損耗,保證設備的正常使用。還應合理調劑閑置的資產,使閑置資產合理流動,最大限度地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制定嚴格的資產處置權限,堵塞國有資產的流失漏洞,保證資產“物盡其用”。對固定資產的報廢、報損、有償調撥、轉讓、變賣和對流動資產的壞賬處理均要做出規定。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在建立健全內部制度體系的基礎上,要經常或定期進行檢查、監督、考核校內各單位是否按照制度執行,執行當中存在哪些問題,制度有無需要完善和修訂的地方,有無違反國家和學校相關的法律和規定的現象。對違反制度的要根據規定及時查處,對執行情況良好的單位和個人也要予以獎勵。
3.優化配置,強化歸口管理。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是一項基礎性和政策性較強的工作,僅靠校內國有資產管理專門機構、專門人員和兼職資產管理員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學校內部實行全員和全過程的管理,才能使國有資產的日常管理科學、有效、最大限度地發揮使用效率和社會效益。
長期以來,高校國有資產的形成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某些高校養成兩眼向上的習慣,只注重國家財政預算經費的增加,片面追求“小而全”、“萬事不求人”,盲目購置設備,卻忽視現有資產的合理配置,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資產增加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形成一方面是國有資產閑置,驚人地浪費;另一方面是教育事業費緊張,辦學資金短缺。現在是結束這奇怪現象的時候了。學校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一套從資產購置的審批、購買、保管、領取、使用,直到資產的報廢、變賣等辦法,對資產的購置要進行可行性論證審批,購買時貨比三家,盡量質優價廉,購入后要制定專人保管,對使用人要責任落實到人,從購入到處置兩頭嚴格把關,歸口管理學校國有資產,落實有關部門的管理職能,形成供應、管理、使用、處置相結合的一條龍國有資產管理運行機制。以某高校為例,設備處負責管理教學設備、行政設備;后勤處、基建處負責管理土地及植物、房屋及建筑物、家具和被服等等;圖書館負責對本館以及本院系資料室的圖書資料及非印刷品資料進行管理;科研處負責管理學校無形資產(除土地所有權)。歸口管理各司其責,對本部門所管理的資產心中有底。該校已運用固定資產網絡軟件管理固定資產卡片,核定固定資產增減變動等情況,摸清了“家底”,做到了賬實相符,從而能掌握學校固定資產靜態與動態情況,隨時都能做到心中有數,能對閑置資產進行合理流動,調劑余缺,資源共享,提高國有資產的利用率,優化國有資產的配置,合理使用好現有資產,從而減少開支,節約經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校經費短缺、緊張的狀況。
4.內部挖潛、加強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是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財務管理中的統計而言,它既是高校計劃管理中制定學校長遠發展計劃的決策依據,又是高校資產的財務管理的基礎和防止、杜絕高校國有資產流失的重要手段。高校資產的財務管理主要包括學校資產的計價、學校資產的賬目處理、學校資產的清理、學校資產的報廢報損、學校資產管理過程中的財務監督等內容。健全的財務管理要求建立包括清產核資、產權登記、產權界定、資產評估等在內的一整套國有資產的基礎管理制度。學校財務部門要根據國家財務會計制度規定每年年末對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全面清查盤點,保證賬、卡、物相符,對盤盈、盤虧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要查明原因、分清責任,按有關規定及時處理。
三、結語
由于學校固定資產長期不提折舊,不計成本,其使用價值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用完一扔了事。所以我們應對每件固定資產的使用,每筆流動資金的周轉期作出科學的測算。總之,高校財務管理部門應認真履行職責,對高校資產的物質運動形態和價值運動形式的全過程進行監督,保證學校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充分發揮高校資產的效益,努力延長其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