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會計信息質量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通過對學術界存在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不同觀點進行簡要的分析,進而提出自己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幾點認識,并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分別闡述了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制約因素。
關鍵詞會計信息有用性質量特征相關性
1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不同觀點分析
縱觀中外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研究,比較典型的有“四特征論”、“七特征論”和“十特征論”。
(1)四特征論。美國會計學會(AAA)1966年在其《基本會計理論說明書》中提出了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有四個:相關性、可驗證性、公正不偏性和可定量性。
(2)七特征論。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下屬的特魯布羅德委員會提出過會計信息的7項質量要求,包括相關性與重要性、形式與實質、可靠性、避免偏向性、可比性、一貫性、可理解性。
(3)十特征論。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1989年7月公布的《關于編制和提供財務報表的框架》中指出,財務報表的質量特性有10項:可理解性、相關性、重要性、可靠性、如實反映、實質重于形式、中立性、審慎、完整性和可比性。另外,把及時性、效益和成本之間的平衡作為兩個限制因素。
上述觀點存在的問題有,一是同一個質量特征有不同的叫法。客觀性、可靠性、真實性是同一個質量特征,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和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叫做可靠性,而美國會計學會叫做可驗證性,我國財政部則叫做客觀性。一致性、一貫性是同一個質量特征,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叫做一貫性,我國財政部叫做一致性。同一個質量特征有不同的叫法,容易導致誤解和誤用,應統一起來;二是質量特征內容之間有重復。美國會計學會的可驗證性、公正不偏性是一個近似內涵,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可靠性、避免偏向性是一個近似內涵,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如實反映、中立性是一個近似內涵。將它們都各自列為一個特征,有重復、層次不清之感。可以把它們合并為一個特征———可靠性;三是質量特征的內容無層次性。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由若干項內容構成,它們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它們又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統一于一個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體系中,我國把它們作為平行、并列的關系,而沒有形成一個內在聯系的整體,缺乏層次性。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明確區分了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和財務報告的目標,并提出了一個分層次的質量特征的結構,但也存在有重復、交叉的問題。
2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
(1)有用性。屬于會計信息最高層次的質量特征,指的是在財務報告中提供的會計信息必須對大多數報表使用者進行投資、信貸和類似決策時具有使用價值,而對決策無用或用處不大的信息則不予提供。至于其他的質量特征如相關性、可靠性、重要性、可理解性等,因它們的最終目的在于是否對決策有用,因此都可以看成是決策有用性派生出來的。
(2)可理解性。又稱明晰性,在許多會計文獻包括國際會計準則中,可理解性被作為一項主要質量特征,要求會計核算年度提供的信息簡明、易懂,能夠簡單明了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且容易為人們所理解。在我國,可理解性在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中被定義為“明晰性”,又叫做“清晰性”,這更恰當一些。因為會計信息能否被理解,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二是信息本身的質量。會計上通常假定信息使用者是具有不完全理解力的理性的人,這樣,可理解性的關鍵就取決于信息本身的清晰度。
(3)相關性與可靠性。是會計信息的主要質量特征,相關性是指提供的信息與報表使用者所要達到的目的相關聯。如果一項信息與報表使用者的目的毫不相干,它當然就毫無用處,它包括預測功能、反饋功能、衡量功能以及及時性屬性。可靠性指信息能夠確切地表達經濟活動的本來面目。信息如果不可靠不僅對使用者無任何幫助,還可能導致信息使用者的錯誤決策。衡量一項信息是否可靠,可依據其真實性、中立性和可靠性。其中真實性和中立性是會計信息可靠性的基礎,可靠性確保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中立性,最終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和決策的可能性。
(4)可比性和一致性。是會計信息的次要質量特征,如果某一企業提供的會計報表能夠與同行業其他企業比較,或者與本企業其他期間或其他時點的類似信息相比較,會計信息的使用價值就會提高,這就要求會計信息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可比性強調的是同行業企業間會計政策、會計程序和方法的相互可比,從而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進行比較、分析和匯總。一致性指某一企業不同期間應盡可能地做到會計政策選擇、會計程序和方法的一貫性,不得隨意變更。
(5)重要性。是會計信息質量的約束條件,它是指對重要的經濟事項及其影響在會計上必須給予可靠的詳盡提示,而對某些次要的信息可以適當簡化或省略,以避免其掩蓋或沖淡重要信息的有效利用。目前,對于重要與非重要的劃分還沒有具體可操作的標準,主要由會計人員在工作中進行判斷。
3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制約因素
3.1宏觀制約因素
(1)會計信息本身的客觀因素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首先,會計信息具有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是指事物發展結果的多種可能性,會計中普遍存在著不確定性,從而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真實性,最突出的是,在規定允許的范圍內由于選用了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會計信息在反應同一經濟事項時顯現不同結果的特征。其次,在會計中較為普遍的存在著信息混淆問題。最常見最主要的混淆問題,就是名義數值與實際數值的混淆。會計實際上是處在一系列假設,如持續經營即名義數值與實際數值的背離,并且確定性的環境假設偏離不確定性的現實幣值不變等,將會計人為的置身于不確定的環境狀態之中,這就有可能導致會計賬面數值即名義數值與實際數值的背離。并且,確定性的環境假設偏離不確定性的現實環境的程度越多,以假設為前提核算的賬面數值就越背離實際的數值。但實際上,會計提供的信息并不對二者明確區分,可觀察的會計數值中,有多少實的多少虛的,并不清楚。歷史成本原則是會計計量的基本原則,在通貨膨脹較為嚴重的情況下,名義值與實際值(名義收益與實際收益)的混淆也是相當嚴重的,但多數企業并未對賬面收益與實際收益進行有效區分。而會計信息的混淆,會使會計信息質量降低,尤其是使清晰性和可靠性降低,而這兩個都是會計信息的主要質量特征。混淆程度越大,信息的清晰度就越低。再次,會計信息含有估計的因素。在會計核算中,企業總是力求準確性,但有些經濟業務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因而需要根據經驗做出估計,這就使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常常具有近似性。
(2)考核企業、政府干部政績業績機制不完善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長久以來,對企業、政府干部政績業績考核以利潤完成情況為依據,即以“目標利潤”完成情況為依據,是產生會計信息質量不真實的根源。有些企業領導為在任期內出“成績”,就指使財會人員弄虛作假。有些部門領導,為了加快本部門的經濟發展,在沒有進行科學論證的前提下,下達一些脫離實際的經濟增長考核指標,而企業經營者經不住“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誘惑,也就采用不合理、不合法的方法來實現其所謂的“業績”,從而嚴重影響會計信息質量。
(3)會計人員和注冊會計師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會計人員和注冊會計師的地位、素質、行為等也是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因素。會計人員素質不高,權力得不到保障,是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在現行的會計人員管理體制下,會計人員對領導和經營者存在著依附關系,甚至職業上能不能受到保障的關系,因而執行財會制度時,常處于“兩難”境地。會計人員要掌握會計的理論知識與方法,熟悉和理解會計法規、制度,掌握信息加工技術,同時,會計人員要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等等。但事實上很多會計人員素質不高,業務水平較差,尤其是一些企業經營者任人唯親,安排一些不懂會計的外行親信任會計機構負責人或主管會計,從而在會計領域內部導致了會計失真。對注冊會計師而言,會計信息的鑒定是會計信息的質量保證,會計要求注冊會計師掌握各項經濟法規和會計、審計的基礎理論方法,并要求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業務素質。但從目前情況看,注冊會計師整體素質不高,從而會影響會計信息質量。
(4)監督機制不健全是導致會計信息質量下降的外部原因。隨著我國《會計法》等有關法規的頒布實施,國家將許多權力下放給企業,經營者的經營自主權得到落實,而如何有效合理地監督制約經營者的權力和行為,卻一直沒有很好地得到解決,從而使會計信息質量得不到保證。
3.2微觀制約因素
(1)可靠性的制約因素包括運用歷史成本會計模式,難以滿足用客觀現實標準定義的信息真實性的要求;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合理估計和判斷的能力較差,影響會計估計的合理性;各方利益集團直接或間接地干預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影響準則的中立性;會計外部環境,尤其是企業制度的不完善,影響準則執行的中立性、反映的真實性和數據的可校性;注冊會計師制度的不完善,影響審計這個“經濟警察”把關的有效性。
(2)清晰性的制約因素主要是信息混淆,如產權關系混淆、賬面價值與真實價值的混淆、可控因素與不可控因素的混淆、短期變化信息與長期變化信息混淆等等。
(3)相關性的制約因素包括“窄型”會計信息供給結構給用戶留下了許多“未知信息帶”,難以充分降低風險增進決策的把握性;大量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使會計信息難以確切驗證以往決策的正確性,從而降低信息的“反饋價值”;會計信息的加工過程的復雜性,影響信息供給的及時性。
(4)可比性的制約因素包括國內不同行業或企業之間在政策、規模、技術方面的差異,妨礙會計信息的橫向比較性;會計政策和準則隨環境的變化所作的調整改革,妨礙了會計信息的縱向可比性;國際間會計環境的差異及由此而形成的會計準則差異,妨礙了會計信息的國際可比性。
參考文獻
1葛家澎,裘宗舜.會計信息叢書[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6
2萬曉文.中外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比較[J].廣西會計,1998(7)
3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論財務會計概念[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2
4孔慶林.試論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體系[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