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會計準則制定模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直接影響著制定出的會計準則的質量。按制定機構劃分,會計準則制定模式可分為政府管制模式、民間職業團體制定模式及民間制定結合政府監管的混合制定模式。在分析比較三種制定模式的基礎上對我國目前的會計準則制定模式存在的問題做一分析。
關鍵詞會計準則制定模式比較
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及其運行機制、制定程序及方法等和準則制定相關的所有要素相互結合就構成了會計準則的制定模式。不同的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特點直接影響著制定出的會計準則的質量。完善的會計準則制定模式才能制定出公正的會計準則。世界各國由于自己的政治、經濟、法律及文化背景不同,所采取的會計準則制定模式也有所不同。而一國的會計準則制定模式也并非一成不變,隨著經驗的積累、會計環境的變化及國際間的相互交流借鑒,會計準則制定模式也將會得到不斷改進。本文試圖通過比較幾種主要的會計準則制定模式,對我國目前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合理性做一探討。
1幾種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比較
會計準則制定模式按制定機構性質,可分為政府管制模式、民間職業團體制定模式及民間制定結合政府監管的混合制定模式。各國會計準則制定選擇不同的制定機構,有其自身的歷史淵源和理論依據。
1.1政府管制模式
政府管制模式是由政府職能部門直接統一制定會計準則。在這種模式下,政府對會計準則的制定擁有直接的制定或干預權。法國會計準則的制定就采用這種模式。這一模式的主要好處有:①具有較強的權威性、較大的強制性和約束力。會計準則也構成了政府規章制度的組成部分,企業必須無條件遵守。②對于有爭議的會計問題解決比較容易,同時也保證了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借助于政府的權威,它對于有爭議的會計問題具有最終的裁決權,這樣使爭議的解決變得較為容易。同時,由官方統一規范也保證了會計信息的可比性。③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有利于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貫徹落實。
當然,政府管制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①可能會影響制定出的準則的公正性。政府作為會計準則制定的最主要影響者,難免會傾向于制定有利于國家的會計準則,未能公正的對待其他利益相關者,滿足他們的要求。②可能存在經費不足的風險。政府部門在準則制定方面的預算撥款是有限的,從而影響到準則制定過程中實行充分、必要的程序,也難以吸引到一流的專業人才,進而影響到準則制定的質量。③會計準則過于統一易形成僵化的教條,缺乏靈活性,也妨礙了企業在實踐過程中的創新。
1.2民間職業團體制定模式
民間職業團體制定模式是由獨立的民間準則制定機構來制定會計準則。在這種模式下,制定機構的資金來源及制定人員都來自會計職業界。這種模式能否推行與一個國家會計行業的職業化水平密切相關。職業化水平高、會計職業市場發展成熟的國家更適合這種模式。英國和加拿大都是采用這種準則制定模式。
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可以節約政府的準則制定成本,同時又能吸引大量優秀的專家加入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制定高質量的會計準則需要充分的基礎研究、廣泛的調查和征求意見,這個過程的開支是相當高的。而民間制定機構日常所須經費由各大公司資助,不須政府投入;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準則的技術性,保證其科學合理。大量專家在沒有政治干預的情況下更能制定出最代表會計技術要求的會計準則;制定出的會計準則能代表公眾利益。這是評價一個會計準則制定模式合理與否的主要標準。獨立民間機構能迅速聽取、吸收社會各界對會計準則的意見和建議,較好地代表社會各階層利益,制定出來的準則也最有可能是公正合理的。
當然,對會計職業化水平偏低的國家,無論是會計行業的自我管制能力,還是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都不很成熟。如果缺乏政府強制力量干預,民間機構可能會在自身職業化水平不高的情況下盲目制定準則。
1.3民間制定結合政府監管的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由獨立的民間機構來負責會計準則的制定,但政府有關部門保留了監督和否決權。美國會計準則制定模式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典型例子。這種制定模式吸收了前面兩種模式的優點。在這種模式下,制定機構經費充足,更具創新和發展會計準則的實力。政府可以更有效地輔助和監督準則的制定和實施。當然,美國的混合模式的運行結果表明,政府經常干涉準則的制定導致政府和民間機構發生摩擦。民間機構的準則制定工作也無法真正獨立,美國的會計準則也就無法避免的帶上了官方利益和其他游說集團的利益。
2對中國準則制定模式的分析評價
不同類型的準則制定模式各有利弊,關鍵在于適合各國情況。一國采取哪種類型的準則制定模式取決于本國的經濟環境、政治體制、歷史因素等,還必須考慮會計職業界的成熟狀況。就我國而言,我國的會計準則制定機構是財政部會計司,這是典型的政府機構。會計司內設會計準則課題組專門負責我國準則的研究、規劃和起草工作。它的會計準則制定的主要活動都需經得財政部高層的批準和認可。我國目前采取的準則制定模式是典型的政府管制模式。
總體上說,結合我國的經濟政治環境、歷史因素及會計職業界的情況而言,現有的模式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美國、英國模式的產生和發展與他們賴以存在的會計環境息息相關,他們的模式確有許多優點,但和中國的影響會計準則制定的主要環境因素都不相適應。我國目前的政府管制模式是適應中國的經濟政治環境、歷史因素和中國目前的會計職業界的發展水平而形成的。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證券市場的快速發展,這一模式在運行過程中確實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我們目前需要做的不應該是重建一個新的模式,而是如何完善現有的會計準則制定模式,以制定出滿足市場需要的會計準則。因此,下面兩個問題也許是應該著重考慮的:
2.1準則制定人員應有廣泛的代表性
準則制定人員是準則制定的核心,是準則制定過程中博弈的直接參與者,其具有廣泛代表性是博弈充分的保證。另外,會計準則的制定除具有技術性問題,還有各方面利益的協調問題。而我國目前的會計準則制定人員只包含政府官員和理論界代表,沒有企業界等一些相關利益集團代表參與,在制定準則時就無法考慮到企業等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并進行協調。這就導致準則制定出來后企業在會計處理時也不一定按照準則要求去做。美英等國的準則制定機構中,準則制定人員來自會計職業界、企業界、證券交易所、專業研究機構、政府、投資人等各個方面,這是制定高質量會計準則的保證。
2.2準則的制定程序應更加有效
科學的準則制定程序是會計準則制定能夠充分博弈的保證。就目前我國的準則制定程序而言,有以下兩方面是值得改進的:
(1)增加準則制定的公開性。目前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基本上是不公開的,導致有關的利益集團對當前在制定什么準則、是什么內容不了解,當然也就無法在事先對將要制定的準則施加自己的影響。
(2)會計準則在征求意見階段應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包括專家及企業界人士。目前我國準則制定在此階段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達到征求意見的目的。當然,準則制定人員代表的廣泛性確實可以在事前考慮協調好一些相關利益集團的利益,但他們畢竟不能完全充分的考慮到各方面的利益,此時,就需要廣大利益集團特別是企業界的參與。畢竟,準則是由企業運用,由此產生的經濟后果也由企業承擔。如果企業沒有能力承擔一項準則的經濟后果,那么這項準則是不可能在企業得到很好實施的。所以,廣泛有效地征求各方面特別是企業界的意見,對于制定出公正的會計準則以及準則后能被企業真正接受運用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葛家澍.會計理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
2蘇月嫦.美國會計準則制定模式改革的新動態[J].廣東審計,2003(10)
3劉用銓.有關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比較[J].財會月刊,2003(13)
4梁爽.中外會計準則制定模式比較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