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會計網絡化發展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列舉了確保系統安全、過濾信息傳遞、篩選會計軟件等揚長避短、趨利避害的方式方法,指出,只要在行政立法、技術管理、網絡安全、人才儲備等多方面加強認識并積極付諸行動,會計網絡化定會擁有一個光輝燦爛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會計網絡化發展前景
網絡環境為會計信息系統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信息支持,使之在環境和內容上都與傳統會計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所謂網絡會計,即在互聯網環境下對各種交易和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和披露的會計活動。它是建立在網絡環境基礎上的會計信息系統,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幫助企業實現財務與業務的協同遠程報表、報賬、查賬、審計等遠程處理,事中動態會計核算與在線財務管理,支持電子單據與電子貨幣,改變財務信息的獲取與利用方式。
一、會計網絡化須揚長避短、趨利避害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能夠把網絡化會計的優越性發揮到極至,又能把網絡給會計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是會計網絡化事業發展的方向,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1.提高對會計網絡化的理性認識。會計電算化只是將計算機當作手工會計的工具,實行單臺操作,與傳統會計比較,只是會計手段有所改變,其工作對象也只限于會計部門的會計工作。而會計網絡化則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和通訊等現代信息技術,融通經營管理部門和其他與經濟效益相關的領域,對傳統會計模式進行變革重構,將會計管理導入數字化管理,形成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體的會計信息系統。
2.確保會計網絡系統的安全完整。會計信息被泄露,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網絡環境下,會計數據通過通信線路傳送時,很容易被截獲共享。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一是通過鑒證技術、口令選取技術、防火墻技術以及保密傳真技術,保證對網絡會計信息的安全存取,特別是輸出端的安全;二是通過數據加密,如網絡內部的鏈路加密、用戶選用的端間加密;三是利用安全的口令系統,防止偽造的信息進入網絡,做到在網絡中可靠地交換信息;四是建立保護網絡的報文驗證碼,對會計數據本身不加密,但對會計數據按一定的函數處理,將處理結果截取一定的長度作為驗證碼,對會計信息進行完整性掃描檢查,防止非法字符進入數據流。
3.過濾會計信息系統傳遞流程。第一,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在網絡會計環境下,盡管信息傳遞的無紙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為原因而導致會計失真的現象,但傳統的依靠鑒章確保憑證有效性和明確經濟責任的手段不復存在,缺乏有效的確認標識,信息接受方應懷疑所獲取財務數據的真實性。第二,財務機密的保密。企業的財務數據屬重大商業機密,在網絡傳遞過程中,這些重要數據有可能被競爭對手非法截取并進行非法操作,從而導致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聲譽等損失。第三,會計信息是否被篡改。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注意并亟待解決的問題。
4.網絡會計對會計軟件的要求。
第一,對會計軟件開發的要求。Internet上的互訪使企業間彼此的了解加深,如何運用網上其他企業的會計信息進行及時有效的比較分析,得出對本企業有決策價值的信息,進一步實現會計核算層向財務管理和決策支持層邁進,是網絡會計對會計軟件開發的新要求。
第二,會計軟件運行環境的要求。隨著網上電子商務的發展,各類業務不斷增多,會計數據更加復雜,會計信息的處理量將大大增加,如何使會計系統向網絡多用戶和管理信息系統深化,是網絡會計對會計軟件運行環境的新要求。
此外,為了自始至終保障網絡會計這一新生事物的順利成長與發展壯大,在國家職能、行政管理等方面也應做好以下工作。
1.行政立法方面。為了對付日益猖獗的計算機犯罪,保護信息使用者的權益,國家應制定并實施計算機安全及數據保護法律,從宏觀上加強對信息系統的控制。如英國政府分別于1984年和1990年頒布實施了《計算機濫用法》(《TheComputerMisuseAct》)和《數據保護法》(《TheDataProtectionAct》),為計算機信息系統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2.技術管理方面。鑒于計算機系統的脆弱性,在建立網絡會計信息系統時,應該從技術上和管理上考慮安全措施。對于重要的計算機系統應加電磁屏蔽,以防止電磁輻射和干擾。制定計算機機房管理規定,明確防火、防水、防盜、防鼠等措施。加強磁介質檔案的保存管理,防止信息丟失或泄露等等。
3.網絡安全方面。一方面,健全內部控制,在操作系統中建立數據保護機構,調用計算機機密文件時應登錄戶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結果,修改文件和數據必須登錄備查。另一方面,提高網絡系統的安全防范能力,對病毒的預防可采取防火墻技術,以及將病毒及非法訪問者擋在內部網之外,從而起到對內部信息的保護作用。對于信息系統則普遍采用數據加密技術,以防止信息在傳遞過程中被泄密。此外還有口令控制、訪問用戶的身份認證、回叫等等。
4.人才儲備方面。目前在我國,既懂得網絡信息技術,又具備商務經營管理知識,且精通會計知識的復合型人才還非常缺乏。要適應網絡會計發展的需要,國家必須注重這類人才的培養和開發,這是信息時代保證企業乃至國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制勝的關鍵所在。
二、會計網絡化的發展前景
1.書寫電子化、傳遞網絡化。隨著Internet的發展,經濟交易中將采用電子單據、電子傳遞、電子貨幣的交割,無論身處何處均可與世界各地的商品生產、銷售、消費者進行交流。由于支付手段的高度電子化,商品交易的資金支付、結算均在網絡上實現,資金活動相應地變為信息量流動。在企業集團內部,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會計數據傳遞均實現網上傳遞。企業內部網絡的建立,使企業業務流程產生的各種書面憑證都被電子憑證所代替。
2.實時傳遞、在線反饋。網絡在企業的使用,縮小了傳統的時間和空間距離,會計信息系統實現了實時跟蹤的功能。由于經濟組織內網絡化涉及生產、財務、銷售等所有部門,從而使每一筆經濟業務的發生能夠立刻反映為經過處理的會計信息。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依靠Internet技術也可以實現信息的實時傳遞。另外,對于會計信息使用者來說,可以隨時通過上網訪問企業的主頁,獲取企業的會計信息。
3.系統開放,資源共享。會計系統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會計信息的披露內容和方式上,網絡系統可以及時披露國內或國外有關企業的會計信息,企業外部的管理部門、投資者、債權人等信息使用者,通過計算機網絡可以有效地獲取自己關心的綜合會計信息,了解能反映具體經濟業務的明細信息,使用系統提供的應用程序對所獲得的明細信息進一步的加工,生成自己所需的財務會計綜合信息。
4.集中信息,綜合處理。計算機網絡排除了時空的束縛,使信息處理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各種經濟信息將得到充分的綜合處理,會計核算融入企業集成管理信息系統中。會計信息將與其他經濟信息構成信息整體,共同為企業管理以及企業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務。計算機網絡會計系統開放性的實現,為大范圍的會計信息綜合分析打下基礎,必將促進地區、國家乃至全球性的會計信息收集分析中心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