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對會計領域的影響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信息技術對會計環境、會計假設、會計原則提出了全面的挑戰。電子商務要求會計服務范圍更加廣泛,會計手段多樣化、現代化,電子商務要求復合型的會計人才。
[關鍵詞]信息技術;電子商務;會計
一、信息技術對會計的影響
信息技術(簡稱IT)是以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軟件開發技術和通訊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技術。一般認為,信息技術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將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軟件開發技術和通訊技術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二是把分處異地的許多用戶之間的信息傳遞通過一個轉接網,控制在一個系統內,形成互聯網絡,從而為高效能、大容量地收集、處理、存貯信息,為系統、全面、準確地提供和反饋信息,為對大量信息開展綜合分析和預測,進而為制定與優選決策方案、檢查決策執行情況提供有效的技術保障。信息技術正對傳統會計理論和實務產生巨大的沖擊,這種沖擊將引起傳統會計的巨大變革。
1.信息技術對會計環境的影響。
(1)人們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大大提高。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軟件開發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極大地提高了會計信息處理的能力。與此相對應,人們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也日益提高,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及時性、相關性、可比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導致會計學向邊緣學科發展。我國著名的會計學家楊紀琬先生曾預言:“在IT環境下,會計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將逐步向邊緣學科轉化。會計學作為管理學的分支,其內容將不斷地擴大、延伸,其獨立性相對地縮小,而更體現出它與其它經濟管理學科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支持、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傳感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眾多的信息技術推動著會計學向邊緣學科發展。
2.信息技術對會計理論的影響
(1)信息技術對會計假設的影響。信息技術影響著會計環境,相應的由會計環境所決定的會計理論必然也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會計假設理論是會計人員對會計核算所處的變化不定的環境所作出的合理判斷,是會計核算的前提條件,也是會計理論的基礎。會計假設越來越無法滿足信息技術發展的客觀需要,其局限性日益凸顯。第一,對會計主體假設的影響。會計主體假設是諸項假設中最主要的一項,如果此假設不能成立,其它假設均不能成立。傳統的會計主體有一定注冊資金,有相對穩定的辦公地點。在信息技術下,網絡公司是一個虛擬公司,它不同于傳統會計主體的范疇,很難確定會計主體的辦公地點。因此,需要轉換觀念,用相對會計主體也就是網上存在的這個臨時組織來代替傳統會計主體假設,才能使會計適應時展的需要。第二,對持續經營假設的影響。持續經營是為了核算企業的債權債務,假設會計主體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破產清算。但是這對于虛擬公司無任何意義。虛擬公司隨著市場機遇而產生,隨著市場機遇的消失而解散,它的存續時間可能很短,甚至只存在幾分鐘即宣告解散。在這種情況下,根本談不上持續經營,繼之而起的應是破產清算假設。第三,對會計分期假設的影響。會計分期假設是為了及時核算盈虧,計算損益,將持續經營的連續不斷的經濟活動人為地劃分為一個個相對獨立又相互銜接的期間,可實現會計報表的連續性和會計報告的規律性。由于高科技通訊技術以及計算機網絡的應用,網絡公司的交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所以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再劃分時間段已無必要,只要把會計期間與交易期間統一就可解決該問題,可以在一次交易后只編制一次會計報表便可滿足需要。可見,傳統的會計分期假設也已不適用于網絡會計下對會計期間的劃分。第四,對貨幣計量假設的影響。貨幣計量假設的含義是會計工作中要以貨幣為統一的計量尺度,包括貨幣計量、幣種惟一、幣值穩定。采用貨幣計量,消除實物度量的差異性而獲得具有綜合性和可比性的價值指標,這是會計計量的基本特色。然而隨著客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人們對會計計量理論研究的深化,會計計量逐步走向一個多重計量的模式,會計對象和會計確認的范圍由資金運動向非資金運動領域拓展,貨幣和非貨幣計量單位都可以并且應該作為會計計量的單位;同時在計量屬性方面,公允價值的地位將更加突出,對幣值不變假設造成很大沖擊;另外,“網上銀行”的興起,“電子貨幣”的出現,使貨幣逐漸成為觀念的產物。
(2)信息技術對會計原則的影響。第一,對權責發生制原則的影響。權責發生制原則是針對收入、費用等會計要素確認時間而產生的一項原則。它主要是為解決如何對會計要素進行跨期確認、攤配的問題。由于虛擬公司存續時間短,往往只有一個會計期間,即交易期間,公司收支均在同一交易期間內完成,不存在會計要素跨期分攤的問題,顯然此時權責發生制已失去其存在的基礎,另一種確認收入和費用的方法,即收付實現制則更合理,從而更好地反映虛擬公司的現金流量。第二,對歷史成本原則的影響。歷史成本計價原則要求以歷史成本來計量企業的資產價值,但信息技術條件下的虛擬公司作為一個臨時性的組織,它否定了持續經營假設,所以它的財產的成本按重置價值或現行市場價值確認更為合理。這使歷史成本計價原則失去存在的意義。第三,對及時性原則的影響。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當會計事項發生時,會計信息系統可以通過網絡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直接采集有關數據信息,實現會計業務一體化處理。這樣會計核算就從事后的靜態核算轉為事中的動態核算。憑借計算機的強大處理能力和網絡的傳輸能力,信息使用者可以自主查詢所需的會計信息。這種實時化的連續性報告,極大地豐富了會計信息的內容,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和價值,使會計信息及時性變為現實。第四,對重要性原則的影響。重要性原則是針對傳統手工會計條件下,會計人員處理會計信息能力有限而提出來的,它的直接目的是要求會計信息的收益大于會計信息成本。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會計人員從繁重的賬務處理中解脫出來,會計人員有能力把會計信息的成本降低到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所以信息技術條件下重要性原則應當予以淡化。
(3)信息技術對現行財務報告的影響。在傳統會計中,會計報表是在一個會計期間結束后編制的。因此,無論是動態報表還是靜態報表都存在著一定的時滯性。信息技術下電子財務報表即時處理并隨時提供信息的特點是以往手工會計報表所無法比擬的,能夠更加適應會計信息使用者利用其進行經營和管理決策的要求。
二、電子商務對會計的影響
1.電子商務要求會計服務范圍更加廣泛。電子商務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其活動領域可以形成從政府到市場、從市場到生產、從生產者到消費者,從而形成了全球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大市場。會計為了更好地適應電子商務的客觀要求,服務于這個大市場,其服務范圍也應不斷地擴大。不但要服務于物質生產領域,而且還要服務于非物質生產領域,面向政府、流通行業、生產企業和消費者以及國內外貿易的各個方面。
2.電子商務要求會計手段多樣化、現代化。在信息時代,企業間的競爭更加激烈,誰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最新的商務信息,誰就會在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在電子商務中,企業運用互聯網,收款機、電子貨幣等各種現代化的電子信息工具,使得各經濟主體間的經濟交易得以迅速、準確地進行。只有實現會計手段的多樣化、現代化,才能滿足電子會計業務的要求,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時準確的會計信息。
3.電子商務需要高素質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市場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電子商務的核心也是人才。任何先進工具的制造、發明,功能的實現都要靠人來完成。電子商務作為信息現代化與商貿有機結合的產物,需要既能夠掌握運用電子商務理論與技術的專業人才,又精通財會理論知識具有實踐工作經驗的復合型會計人才。
4.電子商務要求會計市場國際化。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和擴大,會計市場必將打破國界而趨于國際化,使得全球各地區的人們可以在國際化的會計市場中方便地尋求自己所需要的會計商品,同時也可以提供自己的會計商品。從另一個角度看,會計市場的國際化也為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電子商務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會計領域的影響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既對傳統會計提出了嚴峻挑戰,也為會計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是21世紀的經濟管理對會計工作的高標準要求,也是會計自身不斷發展和完善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