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會案例教學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財會案例教學實踐中存在著教學目的不明確、教師素質差、內容不適當、教學手段低、教學方法死板、考核方式單一的若干問題,許多財會案例教學沒有收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在財會案例教學中探導、摸索。
[關鍵詞]財會案例教學問題解決方法
財會案例教學是財務管理和會計學專業教學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它以財會案例為主線,在課堂教學的啟示下,便學生自覺地進人會計與財務管理工作的"現場",充當其中的"角色",讓學生具有"真刀真槍"實踐的經歷,促使他們勤于思考、善于決策,以財會案例為典型實例,舉一反三,變學生被動聽課的過程為積極思維、主動實踐的過程,是一種適用、有效的啟發式會計教學方法。財會案例教學既注重理論教學,又注意實踐教學,財會案例教學來源于會計與財務管理實際工作的典型素材,都有相應的客觀依據,是對會計與財務管理實際活動的再現,提供的是形象生動和具體真實的感性知識。因而財會案例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通過廣泛的調查研究,自覺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融會貫通。例教學剖析財務管理和會計案例、解決會計與財務管理的實際問題,使所學課程的內容相互滲透、綜合運用,將所學理論知識融會貫通于會計與理財實際工作,鞏固已學知識,這樣有利于培養財會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解決實際的能力。
因此,在財務管理和會計學專業教學改革中,探索財會案例教學的目的、提高教師素質、整理教學內容、采用現代教學手段、吸收優秀的教學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問題就顯得格外重要。特別是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尋求最佳的會計案例教學法已迫在眉睫。
筆者從某三省高校財會案例教學,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沒有完全收到理想的效果,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教師素質差、內容不適當、教學手段低、教學方法死板、考核方式單一等問題。
一、財會案例教師的專業素質偏低
從某三省的十所高校調查發現,如下表1-1不難看出:財會案例教師普遍存在學歷低,專業不
對口,職稱結構不合理,實際接觸少,不是很受學生歡迎。征對存在的問題可以說明只有配備專業
財會案例教師專業素質調查分析表(25名)表1-1
調查內容具體項目人數比例%
最高學歷博士研究生28%
碩士研究生1456%
大學本科生936%
小計25100%
所學專業財務、會計936%
工商管理1248%
其他專業416%
小計25100%
職稱結構教授312%
副教授728%
講師1144%
助教416%
小計25100%
專、兼職總監或以上3%
經理或副經理416%
主辦人員212%
辦事人員00%
沒有擔任過1664%
小計25100%
學生教學評價
(不含教師評價)好624%
良520%
中1144%
差312%
小計25100%
素質較高的教師,改善他們的職稱結構,加強后續教育,并要求他們在實際中不斷鍛煉自己,培養自己,全面提高綜合素質,才可能設計出好的案例;才可能把案例教學的優點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才可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財會案例內容不適當,
各高校財會案例選材都不一樣,有選用教材的,有自編講義的,在教學內容上多數教師是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授課,我行我素,想講什么就講什么,使案例教學變成了專業要求該講的案例沒有講,專業不強的案例反復講,造成了案例教學沒有系統,內容交叉重復的狀況。財會寀例教學應該按照財務管理和會計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一方面根據會計案例反映會計與理財實際活動的復雜程度,結合學生現有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少到多,合理確定會計案例教學的內容和學時,安排的會計案例教學進度與課堂理論教學進度,從時間和內容上保持一致。案例內容與專業其他教學環節以及相關學科的教學環節,既要有區別又有聯系,相互補充、互相促進、相互協調,但不能重復,甚至可以在教學大綱中做出明確的規定:哪些內容該講,在什么課程里講,用以規范案例教學,提高專業整體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注重案例的實用性、典型性、針對性、綜合性、啟發性、借鑒性,精心設計會計案例。還有一方面在設計財會案例時,不應完全照搬實際工作中的做法,而應該虛構一些情節和做法,并根據需要設計一些問題,使案例具有啟發性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活躍,激發學生研討的積極性,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財會案例教學手段低
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應有機結合,相互補充。比如在案例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將聲音、動態圖像與案例討論充分結合起來,一方面加大信息輸出量,另一方面充分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會計案例教學必須配備必要的設備和材料,否則,很難取得好的效果。根據會計專業的特點。目前必須配備的主要教學設備和材料有:
1多媒體教室。多媒體教室是現代化教學必不可少的主要設備。在多媒體教室里,可以將聲音、圖像、動畫和文字溶為一體,為教學提供了相當優越的條件。有了多媒體教室,教師可以把企業業務的發展過程及其財會處理過程形象、生動、真實地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來,并且教師可以隨時根據需要輔以講解。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其學習效果比親臨企業去實習還要好。
2、攝影器材。有了攝影器材,教師就可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情況、會計實務和教學上的需要,及時搜集會計案例素材,而后通過多媒體教室,進行會計案例教學,以更好地發揮多媒體教室和教師作用。比如:什么是增值稅發票?什么是普通貨物銷售發票?什么是商品驗收單?什么是賬本?財會部門是做什么工作的?像這些問題如果單憑教師進行口頭講解,學生肯定聽不懂,但是,如果把這些真實的東西拍下來放給學生看,這些抽象難懂的東西就變得簡單易懂了。
3、會計實驗室。會計實驗室是模擬企業財會部門的工作環境設計而成的。有了會計實驗室,讓學生身臨其處進行會計模擬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加切身感受到會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環境,大大增強學生對會計案例的感性認識,從而使學生對會計案例理解得更加透徹。
4、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有了這些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學生就可以在會計實驗室里模仿從多媒體教室里學到的會計案例知識,進行會計核算模擬實習,以此驗證從案例教學中學到的知識,從而增強了動手能力,加深對會計專業知識的理解。
四、財會案例教學方法死板
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強調理論的系統性,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講的多,學生主動參與的少。這種“填鴨性”的教學中,知識單向流動,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
雖然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也常常穿插一些啟發式、提問式教學,設法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但仍然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是難以調動。
案例教學是互動式的教學,應讓教師融入到學生群體中去,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討論對話,重視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平等交往與彼此的尊重和信任,強調學生的自我探索,珍視學生個人的思想和意見。學生以“當事人”“參與者”的身份,身臨其境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案例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案例教學法重在學生參與。在授課當中,讓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進行討論。整個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催化者、傾聽者,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角。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實際操作技能,并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
會計案例教學旨在配合課堂理論教學的內容和進度,通過教師講授會計與理財的理論知識和組織會計案例討論,引導和督促學生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個別到一般、由局部到全面,經過調查研究、獨立思考、獨立決策,有序地完成會計案例教學規定的全部內容,使學生能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可以先搜集和整理會計案例的背景材料,講授相關理論知識,讓學生閱讀教材和參考文獻,加深對分析和評價會計案例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草擬會計案例的分析和評價,然后教師按照授課的內容和進度確定相應的會計案例,進行必要的簡明介紹,正確分析和評價會計案例。把握和指導好案例討論方向,讓學生成為案例討論的主角,形成熱烈的探討問題的氣氛。要求學生在獨立進行案例分析和評價報告,不要去猜測教師的分析構思、評價結論,或會計與理財活動中實際是如何做的,不要去照搬所謂權威性的分析評價結論。要求學生通過分析和評價復雜多變的會計與理財實際問題,掌握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在學生對會計案例進行討論,做出分析和評價結論之后,教師要進行歸納總結、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判,闡明會計案例分析和評價的重點、難點,指出學生分析評價結論中的優缺點,還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的分析和評價是否正確。
案例教學方法與理論講授方法應相輔相成。理論講授方法除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講授方法外,還包括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實地調查、實習等方法,對待案例教學與其它教學方法的關系,應避免兩種傾向,一是堅持死守傳統教學方式,拒不采納案例教學;二是認為案例教學是萬能的,可替代其它教學方法,這兩種傾向都有失偏頗。實際上,它們是相輔相成的,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的,選擇不同方法。并不是財會專業中的各種知識點都可用案例。
五、財會案例考核方式單一
財會案例成債往往是平時成績、期末考試綜合構成的。平時成績一般根據學生出勤率、上課回答問題情況以及課后完成作業情況來評定。然而,這些傳統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平時成績應該全面考慮個人接受知識、理解知識、運用知識甚至創造知識的綜合素質。如果在教學中引入案例分析、辯論賽,教師可以邀請非發言組隊長共同構成評審團,根據發言組的觀點正確程度、資料充分性、論證結構的合理性、表達能力等各種評價指標,分別給出團隊分和個人分。期末考試試卷的題型一般都有填空、名詞解釋、簡答題。這些題分值一般占到20至40分,實際是一個錯誤的做法,與其讓學生倒背如流還不如讓他們真正學會理解和運用它。讓學生指出并更正案例中企業財會業務存在的問題,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財會知識,同時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評價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和職業判斷能力。
總之,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不斷思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深入挖掘現實生活中生動具體的案例,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分析、選擇、領悟去獲取知識,并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案例老師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而且還要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必須了解和掌握國家的方針政策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條文、規章制度和各有關專業方面的實際資料。我們要通過自修、進修、培訓等手段來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通過不斷地探索,總結經驗,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當代會計實證研究方法》張朝宓、蘇文兵編著,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會計電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周佩,2006年《中國管理信息化》第5期
3.“重構會計教育體系”楊君偉,2006年《中國財經報》第2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