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會計電算化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商品化軟件的問題
1.經濟沖突
商品化軟件帶著濃重的經濟意識早在幾年前就粉墨登場了,一個企業要實現會計工作電算化,經多方選擇,最后敲定某一商品化軟件,然后出資購入,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財務人員已較熟練的掌握該軟件的操作,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業務的繁多,財務管理的需要,企業要加強會計電算化的作用,這時已有的軟件已不能滿足需求,成為羈絆。雖然此時的軟件公司也在不斷的適應市場,改進完善自己軟件的功能,然而其目光往往巡視著新的用戶,因為那里有利潤更豐厚的市場,老的用戶如果要在深度和廣度上發展電算化事業,或是升級已使用軟件的版本,或是將本單位的發展需求向軟件公司提出,希望其能給予針對性的設計,那么無疑又是一筆費用支出,財務人員又要重新適應新的版本,重新經歷軟件的調試、需逐漸熟悉的緩慢過程。
2.軟件開發所依托的基本信息來源的局限性目前,市場上無論是通用型還是專業版財務軟件,其信息采集都有較大的局限性,而其所開拓的市場卻非常大,對于財務工作來說,即使是相同的行業,不同的單位在核算上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對電算化水平的要求也不一致,因此用戶在選擇軟件時所看到的軟件公司對該軟件某些功能的演示,經過本單位的具體應用才,發現有很大的差異,不能適應本單位的核算特點,即使軟件公司根據用戶要求進行了部分改動,其軟件模式的大局已定,很難盡如人意,用戶只能放棄該功能的利用,最終影響了企業電算化的效率。
3.會計電算化信息資源不能共享現階段的電算化發展只是局限在孤立系統的普及和應用上,會計信息共享方面的發展非常欠缺。反觀我國電算化發展的十余年,每一個基本利用計算機代替手工記賬、報表等基本會計核算的單位,幾乎都同時擁有幾套報表程序,滿足不同部門對本單位會計信息的需要。由于各商品軟件發展的孤立性,決定了各軟件之間很難對同一數據進行解讀、轉移,另外各軟件的使用者,出于各自的需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軟件,對于企業來說,只能對同一數據重復錄人,以滿足不同的需要。另外,財務部門是對企業經營活動最終成果的核算部門,其會計信息的積累過程與其他業務部門統計信息是密切相關截然不可分的,然而工資核算系統無法直接利用人事勞資管理系統數據;材料核算不能享用物資供應部門的數據資料。凡此種種,這不僅僅是對人力和設備資源的浪費,更嚴重的是它增加了數據的差錯率,降低了會計信息利用的時效性,影響了會計電算化的發展。
4.人員問題財務工作專業性很強一個稱職的財務工作者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會計電算化發展的今天,對財務人員又提出了新的挑戰,既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目前,各專業院校都設置了會計電算化課程,培養了大批的復合型人才。然而在財務工作的實際崗位上,正處在人才的青黃不接時期,老的財務人員不能適應會計電算化發展的需要,新的財務人員沒有足夠的實際經驗應對日益復雜的帳務處理,即使有一部分人通過會計電算化的考試也只是掌握了一些對計算機的基本應用,不能靈活運用軟件滿足工作需要,遇到超出范圍的問題,只能找軟件的維護人員,而維護人員又基本是計算機專業出身,對財務知識知之較少或是一竅不通,雙方不能很好地配合,這也是制約電算化發展的原因。
二、解決方案
基于以上原因,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解決方案:
1.商品化軟件對其用戶應一包到底商品化軟件的開發自然是出于經濟目的,如果我們要求商品化軟件對用戶一包到底是否影響了其經濟利益,不會的。做為軟件公司為了擁有更廣闊的市場,應高瞻遠矚,摒棄狹隘的市場觀和短視行為,不能放棄老用戶,應加強售后服務,與用戶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通過老用戶對其軟件實際運用中發現的問題及用戶根據發展需要提出的新要求,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產品,推出升級版本滿足市場需要,同時用新的軟件回報老的用戶曾經給予的經濟及信息反饋的支持,解除用戶的后顧之憂,及時為軟件公司提供一手資料。避免了軟件開發人員因信息采集范圍局限性以至紙上談兵,致使軟件實用性差,使用問題多。而且售后服務、承諾兌現情況及老用戶的滿意程度也是新的用戶對該公司信譽考核的關鍵。
2.政府主管部門與主管機構應對會計電算化進行宏觀管理會計電算化的政府主管部門與主管機構應對眾多的開發商進行必要的引導。為此,首先在制度制訂時,就應當考慮電算化會計信息在社會范圍,及相關專業間交流的需要,制度中的專業詞匯、科目編碼、報表列示內容、格式做到精確、規范、統一,以利于社會范圍內的信息交換。積極組織與開展軟件開發行業內的聯合與交流,引導軟件開發商注重本行業的發展前景,公開自己軟件的部分文件結構與數據標準,完善軟件的兼容性,降低企業內成本、促進行業發展,同時引導軟件開發商發展自身軟件的個性化功能,滿足不同行業、不同核算要求。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國會計電算化管理法規和制度體系及數據化標準,對其數據的輸入、輸出提出必要的規范,提供標準格式,符合社會規范要求,必須能夠被幾種通用的辦公軟件準確識別,孤立系統必須留有用戶級的輸入輸出接口。這樣會計信息不能共享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3.電算化會計下會計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會計人員勞動強度的降低,使會計人員有更多的時間參與企業經營管理,促進會計工作職能發生轉變。從而,引起會計人員知識結構的變化和素質的提高。電算化會計下的人員除會計專業人員外,還有計算機專業人員。會計專業人員不但要精通本專業,還要熟悉計算機,具有上機處理基本業務核算工作的能力,掌握一般性故障排除方法和糾錯方法;計算機專業人員除應有本專業知識外,還應有財會專業知識,了解會計核算工作,通曉會計數據流程。他們都要不斷學習和掌握日新月異的計算機知識和應用技術,以不斷滿足電算化會計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形成復合型人才。電算化領域要想有質的飛躍,既要有會計人員與電算人員的共同努力及相互間的配合與支持,更離不開政府相關主管部門與機構的正確引導和相關制度法規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