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會計信息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就會計電算化對會計信息的影響以及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問題進行探討。在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方面,從軟件方面著手保證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建好內部控制制度,保證會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影響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電算化越來越被廣泛的應用。然而,我們也應看到計算機在企業管理及會計信息處理中的迅速普及和廣泛應用,給我們帶來極大方便和效益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下面筆者就會計電算化下會計信息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會計電算化對會計信息的影響
(一)會計電算化下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還不是很完善
1.會計電算化未能站在企業管理信息化的高度進行研究。因過分注意軟件的會計核算功能,而輕視了財務管理和控制、決策功能。會計軟件囿于傳統的思維方式,模擬手工核算方法,缺少管理功能。財務系統大多以記賬憑證輸入開始,經過計算機處理,完成記賬、算賬、報賬等工作,并局限在財務部門內部。目前流通的會計核算軟件大多功能在提高財務信息系統的范疇,只能完成事后記賬、算賬、報賬以及提供初級管理功能,不具有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決策等管理會計功能。近年來雖然倡導發展管理型會計軟件,但由于各種原因,一般只從財務管理的要求出發,未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2.會計信息系統與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未能有機結合。會計信息系統不僅與生產、設備、采購、銷售、庫存、運輸、人事等子系統脫節,而且會計軟件內部各子系統也只以轉賬憑證的方式聯系。從而造成數據在內外子系統之間不能共享,信息不能通暢,既影響財務管理功能的發揮,又不能滿足企業對現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綜合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會計子系統應該從其他業務子系統獲取諸如成本、折舊、銷售、工資等原始數據,提高數據采集效率和管理能力各業務子系統也應從財務子系統取得支持,但由于各自獨立發展,互相之間不能實現數據共享,往往一個子系統的打印輸出成了另一個子系統的鍵盤輸入。許多商品化會計軟件在開發時,沒有統一規劃,而是采用單項開發,再通過“轉賬憑證”的方式傳遞各種數據,未能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個核算模塊是彼此孤立的“孤島”。
3.會計信息系統仍然是一個封閉式的系統。會計系統的開放性除了體現在企業內部各子系統之間的信息共享之外,更體現在會計向外界披露信息的內容和方式上。但目前會計信息系統既不能通過Internct網絡向股東財務報表等綜合信息和明細信息,也不能通過網絡直接向稅務、財政、審計、銀行等綜合管理部門提供信息,更不能有選擇地披露相關的人事、技術、設備以及股東所關心的其他信息。此外,普遍存在支持跨網集團的多方業務,使財務信息資源的價值得不到充分利用。
(二)會計電算化下會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差
會計電算化是建立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安全技術等信息技術基礎之上的,會計信息是以足夠的安全技術為保障,以一定的計算機硬件支撐。在相應的軟件管理下在網絡中流通、存儲和處理,并最終以人們需要的形式變現出來。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擴大,利用計算機進行貪污、舞弊、詐騙等犯罪現象屢見不鮮。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下,會計信息以各種數據文件的形式記錄在磁性存儲介質上,這些存儲介質上的信息機器可讀形式存在的,因此很容易被復制、刪除、篡改,而不留下任何痕跡。數據庫技術的高度集中,未經授權的人員可以通過計算機和網絡瀏覽全部數據文件,復制、偽造、銷毀企業重要的財務數據。可見會計電算化犯罪是一種高科技、新技術下的新型犯罪,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和危害性,使會計信息安全風險大大增加。幾乎所有的軟件系統都為完善會計功能和適應財務制度大動腦筋,卻沒有真正研究數據的保密問題。對于安全性更是難盡人意,系統一旦遭遇自然災害,癱瘓或遭病毒侵襲就很難恢復原來的數據。
二、提高會計電算化下會計信息質量的對策
(一)從軟件方面著手保證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1.ERP軟件與普通財務軟件接口方式。ERP(Entc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利用現代企業的先進管理思想,全面集成企業的所有資源信息,并為企業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營業績評估的全方位和系統化的管理平臺。成為現代企業的運行模式,反映時代對企業合理配置資源,最大化地創造社會財富的要求,成為企業在信息時代生存、發展的基石。ERP對于我國企業界還是一個新鮮事物,它是基于MRP需求計劃上發展起來的。它吸收并內嵌了國際先進企業的財務管理實踐經驗,改善了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業務流程,大大提高了財務管理的效率。
2.會計電算化軟件的網絡化發展。過去的會計電算化以單純的計算機技術為主,現在的會計電算化以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等現代技術為主。在會計電算化的網絡環境下,會計信息的傳遞可以通過Internet互聯網進行信息傳遞且傳遞速度十分迅速,因此企業的在線財務報告有可能隨時更新,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時獲取最新信息。會計信息處理系統能夠及時收集和處理各項交易事項產生的數據,并立即將處理結果傳遞給財務報告系統;企業內外部信息使用者就能借助在線財務報告隨時了解企業財務狀況,會計信息達到自動化。日常會計工作中,所有的賬務處理從憑證的取得、填制到有關的賬項調整,再到最終會計報表的生成、財務報告的等均在網絡上進行,最大范圍的實現信息處理電子化,降低有關紙張、資源的消耗,同時也將有關會計人員從繁忙的手工記賬系統中解脫出來。有關會計信息數據的傳遞均通過供需雙方收發電子郵件或由需求方登錄供給方的網站進行訪問,以獲得充分的會計信息,保證了會計信息的及時性。
(二)建好內部控制制度,保證會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1.健全的數據控制結構。加強對數據輸入的管理,加強財務基礎工作的管理,基礎工作是財務工作質量的根本保障,更是會計電算化工作得以順利實施的根本保障,只有基礎工作完善,業務流程規范,會計電算化工作才有可能真正在企業的發展中發揮作用,創造效益;加強系統備份、恢復的管理,滿足系統業務連續不間斷的要求,避免由于自然災難、事故、設備的損壞和惡意的破壞行為帶來系統停頓使服務功能更新喪失。
2.加強技術方面和網絡安全方面的控制。在ERP業界流行一句話:“三分軟件,七分組織,十二分數據”,這充分體現了會計信息數據的重要性。網絡會計實現了會計信息資源的共享,但同時也將自身暴露于風險之中,這些風險主要來自泄密和網上黑客的攻擊等。為了提高網絡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范能力,我們可以建立用戶身份驗證及權限管理控制制度、系統管理多重控制制度、業務申請處理流程控制制度、預算管理流程控制制度、內控制度實施情況的審計和檢查制度等。例如可采用防火墻技術、網絡防毒、信息加密存儲通訊、身份認證、數據簽名技術、隧道技術等措施。
3.會計人員工作能力的提高和職能的有效控制。ERP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已經不是一個與企業的其他部門相隔離的信息孤島,而是不同的信息相互融合、集成的信息系統。會計人員不僅是會計信息的提供者,他們所完成的也不是一種受托責任。會計人員已經與企業的日常管理活動緊密相連。因此,企業應立足于國際標準,培養或聘用一批高級技術人才,他們能夠掌握國際先進技術,精通信息技術,熟練應用會計電算化,推動企業電算化事業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轉變。各基層單位應積極支持及組織會計人員學習和提高會計電算化知識,維護軟件正常運行,掌握計算機先進技術,培養復合型人才,為本單位建立高效的會計信息系統創造條件。
總之,再完美的理論也需要實踐來檢驗,從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始終根據誰需要會計信息,誰提供會計信息的實現途徑的邏輯層次,通過實際的調查、考察會計信息的供求狀況,永遠是我們應持有的科學態度。
參考文獻:
1.張新平。ERP戰略下的財務管理創新[J].中國會計電算化,2004(7)
2.常劍峰。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數據庫控制方法[J].中國會計電算化,2003(11)
3.張衛。網絡會計的信息安全與防范[J].市場周刊。商務,2004(12)
4.劉利軍。網絡會計信息的安全與防范[J].商業會計,2004(11)
5.張君華。加強電算化會計內部控制的探討[J].經濟師,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