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論述了要充分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必須建立建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形成完善的內部牽制和監督約束機制。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證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的執行,檢查會計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實現對單位信息流、物資流、資金流管理控制等制定的一系列相互協調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即在單位內部對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告的可靠性有直接影響的經濟業務實施的會計控制。
《會計法》第一十七條規定,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以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國家財產的交全穩定。財政部的《內部會計規范——基木規范(試行)》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試行)》對內部控制的目標、原則、內容、方法等也相應地作出了明確規定。
事業單位內控會計制度認識、建立和執行的實際狀況方面,總的來說還是較好的。但是,事業單位習慣用經驗代替內控制度,對已建立的制度執行不力,有的單位雖然建立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但實際執行效果不理想,缺乏一定的約束力,重大事項決策和執行程序有一定隨意性,部門預算在實際執行中約束力度不夠。因此,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勢在必然。
一、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意義
事業單位制定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旨在規范單位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糾錯防弊,保護資產安全,完整與有效運用,提高會計核算質量,促進單位各項方針、政策的執行。內部會計控制貫穿于事業單位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只要事業單位存在經營管理活動就必須加強會計內部控制,建立健全相應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二、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認識有偏差
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夠健全,業務不夠規范,有的單位雖然建立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但因領導重視不夠,使制度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揮。有的領導誤認為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是會計人員的事,出了事以我不懂會計業務為由,一切責任由會計承擔。
(二)人員素質、職業道德水平參差不齊
人員素質、職業道德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認識水平不一,其具體表現為:一是長期以來無論是正規教育還是繼續教育,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內容沒有提到重要位置,導致財務人員對內部控制知識掌握的少,執行制度困難;二是有的會計人員,雖然有一定的水平,但由于忽視對新知識的學習和更新,風險防范意識較弱;三是有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出現貪污、娜用公款等現象,給單位和國家造成經濟損失。
(三)會計信急失真
一些事業單位為了解決資金不足問題或者為了謀取小集體利益,往往采取隨意處置固定資產、偷逃應繳國家稅費等辦法,要求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甚至采取欺上瞞下的做法,向主管部門或外界提供不真實的會計信息,使會計信息質量得不到應有保證、同時由于會計人員隨意進行會計處理,不嚴格執行國家的政策,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隨心所欲地進行錯誤的會計核算,導致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口徑不統一會計指標的可比性極差。
(四)會計核算不規范
有些單位對原始憑證審核粗糙,原始憑證規定的內容填寫不全。如有的發票內容籠統,甚至沒有售貨單位蓋章;手續不嚴密,購買實物的憑證只有領導簽批,沒有驗收人簽字,而且有的領導簽字過于隨意;一些單位甚至自制原始憑證,格式和內容都不規范。有的單位固定資產賬上有但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而實際使用著的某些固定資產卻尚未作價入賬,形成賬外資產。另外也存在著不同單位的資產轉移,卻未辦理相應手續,也未反映到業務臺賬中的現象。
三、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完善措施
(一)健全法規、保障督核體系健康有效
原始憑證是事業單位在經濟活動與業務發生時取得的載明經濟業務發生和完成情況的書面合法證明,是明確各級經濟責任而進行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在事業單位現實工作中各種各樣的原始憑證問題并不少見:一是白條白紙或其他非法憑證;二是虛假無效發票;三是原始憑證內容不全手續不完整甚至出現無日期、無經濟業務內容、無經辦人的發票。因此要改善事業單位內部會計的管理就必須健全事業單位內部稽核制度。要從制度上和管理體系上嚴格把關:一是要建立明確的各級稽核崗位和稽核人員普核責任制,執行對各種憑證的稽核工作,凡需進人會計核算系統的原始憑證都須首先由楷核員審核并加蓋(合規憑證)或(不合規憑證)印章單位規模小會計業務量不大的稽核職能可以由會計機構負責人或會計主管人員履行;二是要明確責任凡屬經稽核員審核并加蓋(合規憑證)的原始憑證如被財政部門和其他政府監督部門查出為不符合非法憑證而受到的經濟處罰應由稽核人員負責,責令稽核人員負責協助追查原始憑證問題原因。
(二)明確職責分工和程序方法
根據權、責、利相結合的原則,明確規定各職能部門的權限與責任,并根據各自的任務與特點劃分崗位,即對每一個部門和人員在授予其權利的同時,必須明確其相應的責任,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得擁有超越內部控制的權利,并且要做到責任與利益掛鉤、過失與處罰對等。要堅持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推行職務不兼容制度,保證單位內部機構、崗位及其職責權限的合理設置和分配,杜絕管理人員交叉任職。
(三)根據成本效益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
各單位在制定制度時充分考慮本單位實際,做到制度切實可行。要考慮控制投入成本和控制產出效益之比,只要對那些在業務處理過程中發揮作用大、影響范圍廣的關鍵控制點進行嚴格控制。對那些只在局部發揮作用、影響特定范圍的一般控制點,其設立只要能起到監控作用即可,而不必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控制。防止由于一般控制點設立過多、手續操作繁雜,造成單位經營管理活動不能正常、迅捷地運轉。
(四)實施事業單位預算控制
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既包括預算編制,也包括預算的執行、監控以及事后對預算的考評,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始終貫穿著價值和行為的雙重管理。多年來,我國企業和事業單位對預算的要求和管理都不到位,特別是事業單位更是沒有實質意義上的預算,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對部門預算的要求逐步提高,逐漸到位。單位的總體目標要靠各項計劃去完成,各項計劃中預算又是重中之重;單位的經營活動要在收入的預算中得到反映,各項業務活動要在支出的預算中得到落實。
(五)強化內部審計工作
實踐表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當務之急就是必須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內審工作,使之規范化和制度化。同時健全內部審計制度是強化內部會計監督,提高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它的審計對象主要是原始憑證、記帳憑證、會計帳薄、會計報表等,實施內部審計又是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基本內容和方式,它的主要目標是對內控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單位內部的各項規定的落實和執行情況,了解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反饋給單位領導,以便領導及時改進工作,完善制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內部控制已成為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有效管理工具,行政事業單位也不例外。但是,當前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存在一些問題,諸如有制度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或者執行起來有漏洞;甚至有些單位根本就沒有內控制度的現象十分普遍。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很多,但歸根結底還是對內控制度的認識不夠。
因此,首先要在思想上給予足夠的重視,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明確職責分工和程序方法,根據成本效益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內部審計工作,切實發揮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在事業單位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領導小組辦公室編.中級會計實務[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2]李定清.事業單位會計新探.財務與會計[J].北京:中國財政雜志社,2003,(4).
[3]尹款梅.加強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初探[J].當代經濟(下半月),2006,(6).
[4]韋道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探討[J].科技與經濟,2005,(4).
[5]季娟.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幾點思考[J].中國西部科技,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