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議會計委派制的問題及改善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會計委派制的幾種形式
會計委派制的主要表現形式,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三類:對行政事業單位委派。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委派制的實施可概括為“直接管理”和“財會集中制”兩種形式。一是“直接管理”形式。即以地方政府的名義向所屬的行政事業單位直接委派會計人員。二是“財會集中制”形式。即在基層區、縣、鄉(鎮)成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核算中心,融會計服務和監督管理為一體。對國有企業委派。各地對國有企業的會計委派形式,主要分為三種:一是對國有大型企業委派財務總監;二是對國有中小型企業委派會計負責人;三是企業集團內部委派制。對鄉鎮集體企業和農村經濟組織委派。鄉鎮集體企業和農村經濟組織的會計人員委派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由鄉鎮政府對鄉鎮企業委派會計主管人員;二是實行賬目集中核算管理。‘
會計委派制存在的一些問題
對委派會計人員的管理方面有待于加強和規范。雖然各地在規范會計委派制運行方面出臺了一些好的措施,確保了委派制的順利實施,但在對委派會計人員的后續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缺乏行之有效的會計委派制監督、約束制度和業務考核制度,或者雖有制度,卻沒能嚴格實施,對委派會計人員不能進行有效的監督、考核。這樣勢必影響委派會計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不利于調動其工作積極性,發揮其內在潛力。
委派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會計委派制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的范圍廣,人員多。所委派的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力、職業道德水平將直接影響會計委派制實施的效果。由于會計委派工作有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因此難免會產生會計委派人員思想不過硬、素質不夠高的問題。
職責權限沒有落到實處,影響工作效率。一是權限界定難。由于被委派單位與單位之間的情況差別很大,從上至下用一種絕對統一的標準進行規范不可能也不現實;二是執行難。在實際執行權限中還有一定難度。
完善會計委派制的措施
強化制度建設,規范委派制運行。為了保證會計委派工作取得成效,委派部門要明確委派會計人員的職責、權限,要建立健全一套管理制度,以保證操作規范化。這些制度主要包括:持證上崗制度、會計任用制度、離任審計制度、會計交流制度、會計回避制度、會計例會制度、定期檢查制度、繼續教育制度、考核獎懲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
嚴格控制和執行選拔條件和程序,把好委派會計入口關,保證委派質量。要充分發揮委派會計的作用,切實履行會計監督職能,委派會計自身素質至關重要。要堅持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推薦人選、資格審查、群眾座談、考試、考核、財務審計等程序嚴格進行選拔錄用,使委派會計既要有過硬的政治、業務素質,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明確委派會計的職責權限,強化會計管理。在實際工作中應堅持以下原則:領導與被領導原則、監督與被監督的原則、權限明確的原則。
從實際入手,加強對委派會計人員的后續管理。加強后續管理,是會計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證。在實際工作中,要克服“一派了之”的思想和做法,注重加強后續管理,要加強對委派人員的監督、考核、獎懲和培訓,確保其對新的會計制度的理解和掌握,以進一步提高委派會計的政治、業務素質。從而促進會計委派工作向健康有序發展。
本文作者: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