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使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最小化的方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分為兩重含義,一則是狹義的財務風險,主要是指商業銀行的財務結構問題,導致了商業銀行的運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二則是廣義的財務風險,是指商業銀行的整體運營狀況的所有主客觀因素給銀行的運行造成的安全隱患。
一、目前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現狀
(1)側重業務處理功能,忽視信息化對于決策功能的影響。
傳統觀念中的銀行管理往往將財務管理信息化視與先進技術的信息處理等同起來,這種觀念實質上是存在一定誤區,因而也就導致了只注重財務信息化對于數據的處理功能,而不注重運用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手段輔助判斷和分析銀行的財務決策。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知道,財務管理信息化較以往的財務管理多了信息決策系統和信息分析系統,這樣也就使得其具備了為銀行風險運作提供參考數據和信息的功能。但是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商業銀行在運作中并沒有充分利用到這一功能。
(2)財務管理的軟件功能不夠完善。
商業銀行的軟件開發部門和技術部門一般具有專門的軟件專業知識,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懂得如何使軟件的運作更加適應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需要,而財務管理人員并沒有相關的軟件方面的知識,一旦遇到操作上的困難沒法及時解決,影響了系統的運行。使得研發和使用相脫節,這樣導致的嚴重后果就是軟件的應用功能得不到發揮,財務部門的管理水平上不去的矛盾境地。
二、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的產生原因
(1)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不完善。
商業銀行的運作風險存在于各種不斷變化的金融因素當中,所以商業銀行的相關財務管理人員要根據這些因素制定一個科學合理并且全面的財務信息化管理體制,給財務人員的工作提供一個可靠依據。
(2)會計內部控制信息化系統建設的落后。
隨著我國的商業銀行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制度也在不斷的更新和完善。較以往相比已經更加科學化,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各個環節的內控制度的相對獨立,沒有做到各項工作的結合。這樣非常不利于內控信息化的建設。
三、商業銀行財務風險防范的舉措
(1)創建行內的統一數據平臺,方便行內各部門統一數據標準。
我國的商業銀行要想加強各方面的部門的運作時的聯系,使各個部門更有機的結合起來,必須要搭建一個統一的數據平臺,形成一個統一的數據處理方式。這樣各個部門的數據可以達到無障礙的交流,不僅方便了數據的統計,也密切了各個部門的聯系。
(2)建立相關模型庫、方法庫,逐步完善分析決策。
所謂商業銀行的模型庫,就是對各類銀行運作現象的數據模擬,所謂方法庫,就是為系統運行中的各種問題提供解決辦法的系統。二者雖然作用不同,但是從本質上來講二者都是一種相關數據的集合形式。市場上常見的模型主要有這樣幾種,即商業銀行經營計劃系統模型以及各種市場動向預測模型。功能模型庫和方法庫共同為商業銀行的系統信息化更好的運行服務。
(3)加強商業銀行的外部審計,完善金融監管模式。
我國的審計部門的發展狀況還不完善,存在著很大的缺陷,但是商業銀行的發展又離不開審計部門的審計工作。這就要求我們要將商業銀行的審計工作與國際接軌,采用更新的更先進的審計方式。目前,比較可行的方式是將商業銀行的審計工作交付給專門的審計機構來完成,這樣可以實現銀行審計的專業化,提高準確性和效率。另外,外部審計對于商業銀行的重要性還表現在外部審計可以做到將商業銀行的整體情況與本行業進行對比,客觀的反映銀行的運作水平處于行業的層級和水準。管理者可以根據這一審計結果制定銀行的財務管理方案。
(4)培養銀行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
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工作人員是直接管理和操作銀行財務工作的人員,所以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會直接影響銀行的運作。要想提高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就要加強對財務工作人員的相關培訓,使財務人員掌握影響銀行的因素,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操作上的調整。另外,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對于風險的預測,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的防止銀行風險給銀行的財務造成損害。要將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融入到企業文化當中,尤其是財務部門的工作文化中,使得財務工作人員能夠從潛意識里形成自動自覺的風險意識。
(5)健全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完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制度是財務管理的最重要的依據,也是所有財務活動圍繞的中心。所以,健全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有利于強化各種財務活動的管理,當然財務風險也包括在內。這種從財務管理的整體入手的方法,也可以有效的防范財務風險。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作為財務管理的新形式,可以配合財務管理的人員素質的提高,共同完成財務管理的整體水平的提高。另外,商業銀行應該結合自身的發展需要,在共性的財務管理制度上制定一些特殊的有針對性的舉措,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財務管理以及財務信息化系統的功能和作用。
(6)加快個人和企業信息數據庫的建立和完善。
銀行涉及的各項活動中有很多都關系著信用的評價和考核,這種信用和評價的考核可以幫助銀行更好的掌握用戶信息,可以據此來指導有關的財務管理工作。因此,相關的管理人員要加強信用的考核工作,并應用于各種財務管理工作的分析活動中,以得到更加全面的決策方案。
(7)建立財務預警監控信息化體系。
所謂財務預警系統,就是在綜合分析財務的各項資料,結合相關的經濟運行規律和理論知識,對一些商業銀行的潛在的危機和風險進行預測,以便幫助銀行的各種部門做好風險預防工作。當然,預警系統的優點是可以在金融風險發生前做好預防工作和準備,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它的準確性并不是百分之百,一些情況下會出現預測失誤或者偏差,所以要求我們要不斷的加強預警監控信息化系統的完善,盡量減少這種預測的不準確性。在財務風險防范中,必須及時分析資料和做防范措施,進行檢查和評估,建立財務風險檔案,為防止類似風險的再發生提供參考依據。一是要對無法規避和已經發生的財務風險進行記錄,便于分析風險發生的原因,為以后的預防做好提前的準備;二是對已采取的風險防范對策進行評估、總結,不斷根據實際情況改進不合理的狀況,并將其最終方案和結果寫入資料庫,以備隨時提取。另外,要根據國內外金融形勢的不斷變化,完善財務風險的管理,調整風險預防的方向,由于財務風險是不斷變化的,新的財務風險的出現,舊的財務風險可能減弱或消失,應根據環境變化,對財務風險的防范機制進行動態調整。
(8)構建內部風險控制信息化體系。
商業銀行應按照國際最新的風險管理理念,借鑒國內外成熟的風險管理技術,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和具體辦法,強化財務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建設,創新財務管理流程,切實提高財務風險的預警、識別、度量、控制水平和對各種風險的抵御能力,從源頭上遏制財務風險。此外,還應建立嚴密完整的分級授權體系,對不同重要程度的業務進行不同層次的業務授權,便于權責分明的管理。要規范財務信息管理,在會計信息化的基礎上,整合業務和信息流程,推行財務管理信息化,逐步實現財務、業務相關信息一次性處理和實時共享,提高財務判斷能力。
綜上所述,在國際經濟大融合的環境下,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導致了商業銀行的信息化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客觀地分析商業銀行的各種財務風險的原因,并找出對應的措施來防范,使其在風險最小化的同時實現收益的最大化,從而使我國的商業銀行獲得長遠的發展,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提高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