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部門完善經營管理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引言
隨著我國對商業銀行的改革,很多銀行在內地和香港地區也不斷地上市,這標志著商業銀行以全新的姿態進入了現代金融企業的建設中,朝著新的發展方向不斷前進。雖然在我國現存的銀行經營模式同現代的銀行金融模式還存在較大差距,但是股份制公司的運營和管理模式給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考驗。然而,對于基層金融部門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和金融機構本身存在的不足等各個方面的原因,基層銀行在經營過程中面臨較大的挑戰,面臨在商業銀行不斷上市的情況下,如何處理新的業務和新的要求。目前,基層金融部門怎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發展,是一個重要的難題。基層金融部門需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來加強自身金融體系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基層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二、基層金融部門存在問題及原因
1.基層金融部門經營管理存在問題在基層金融部門的經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業務增長緩慢、貸款規模偏小、資產負債的結構較單一,并且收入較低、成本較高,由于各種問題的存在使得基層金融部門的職工人員士氣低下。主要以某基層銀行的經營狀況為例來說明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1)信貸資產結構單一。在基層銀行中主要的信貸形式有糧食貸款和糧食掛賬貸款,(糧食掛賬貸款是由農發行提供相應的資金給糧食企業解決企業所需的資金問題,糧食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利用銷售收入和補貼來歸還銀行貸款。)在該行2008年的信貸業務中除了該主要的信貸方式以外,只有兩筆商業性的信貸業務,其中一筆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余額大約在6000萬元,另一筆是農村的小型企業貸款,余額大約在500萬元左右。(2)業務經營存在較多難點。在該行的金融管理中存在有三大難點:一是因為缺乏比較成熟的信貸載體,使得2009年8000萬元的貸款凈增計劃難以完成。二是存款計劃的完成難度較大。三是中間業務的收入計劃完成難度較大。在基層銀行中業務發展比較緩慢,這樣導致保貸聯動(由擔保公司來搭建借款人和銀行之間的橋梁,貸款公司提供小額的貸款給相應的中小型企業。聯動即實現擔保公司和貸款公司之間的合作)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應。(3)基層金融職工素質。在基層銀行的員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難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勢,對于發展新的信貸業務較謹慎,缺乏相應的創新意識,不愿意冒信貸風險。
2.基層金融部門問題原因分析在基層金融部門中存在多種問題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基層金融部門其資產結構與負債不匹配,并且負債結構比較單一。二是業務的發展缺乏相應成熟的信貸載體。在基層的信貸項目中一部分所占的土地是集體所擁有的,只能是租賃的形式;對于一些工業園地區的項目,因分公司缺乏一定的資產投入,使得投入的資金容易被固定所擠占。在基層中的很多產業,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有品牌的沒有產業,而有產業的又沒有品牌。很多產業都處于一種粗放式的經濟局面。
1.優化自身信貸結構我國銀行業隨著國有銀行的改革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形成了一種以四大銀行為主體,多家股份銀行和地方商業銀行為補充的商業銀行體系。但是該種體系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沒有實現金融功能的優化和金融結構的優化,而只是在原有的金融框架下的數量擴大,現有的銀行體系同現代銀行體系之間還存在這較大的差距。對于基層銀行來講,將存款放在經營的首位,把精力大部分都幾集中在對負債業務的擴大上。在各個商業銀行之間存在較大的競爭,這樣導致了各類違規行為屢禁不止,使得金融的穩定秩序難以維持。基層金融部門在存款急劇增加的情況下,在發放貸款時,盲目投放、無所顧忌,導致信貸結構失衡、信貸決策事務,最終導致較高比例的不良貸款。基層金融部門應該首先樹立信貸資產商業化的理念,將信貸作為一種商品來經營。在該經營模式下,經營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利益的最大化,這樣為實現該目的在經營過程中會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來抵制各類干預性的貸款、克服盲目的放貸現象,從而實現信貸產品的增值和回籠,將信貸放在業務經營的首要位置。基層金融部門在經營管理中雖然存在一些劣勢,但是也應該充分發掘并發揮基層金融部門的優勢,從而有效實現與經營戰略目標相結合的風險管理目標。只要確立正確的風險管理目標才能保證信貸業務的健康穩定發展。風險目標的制定,要首先對貸款的風險以及地區、行業、業務品種、客戶等的風險狀況進行認真的分析,然后再根據當地的產業結構、經濟以及風險承受能力來制定。爭取從人力財力的投入、責權利的結合、功能與作用的發揮等各個方面作出努力。對于信貸組合結構的調整要從信貸經營的激勵機制和監督約束等方面入手,時刻關注客戶的關聯度、行業的關聯度,盡可能的將貸款數量化、將貸款分散在各類客戶群中。
2.維護完整的金融資產金融資產結構的完整對銀行的發展、改革,貸款的效益的發揮以及當地經濟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基層金融部門除了要支持企業的合法改制,更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來制約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有效地遏制不良貸款的增長,從而確保信貸資產的完整性。為有效的遏制企業對金融債務的逃廢,其根本的途徑要及時掌握企業改制的信息,并盡最大可能參與到企業的改制過程中。目前存在的大量企業逃廢債務的現象原因是因為銀行沒有全程的參與到企業的改制過程中,沒有對貸款的企業單位進行企業改制的有關信息,如方式、時間等及時的掌握,從而失去了對改制企業的有效監督。對于企業的債務的處理上,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協調措施來維護基層金融部門的利益。因此,基層金融部門為落實好金融債務,需要積極的參與到企業的改制工作中。強化金融秩序,不斷的加強各個金融部門之間的相互溝通對于金融資產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意義。金融機構之間加強溝通是實現金融穩定秩序的重要保證。基層金融部門在經營管理中除了要加強同其他金融部門的溝通以外,還要加強同當地地方政府之間的溝通合作。基層金融部門要定期的向當地政府部門反應銀行的業務發展,對于需要政府協調的問題,及時的邀請政府部門參與其中來監督企業的執行,力求政府對金融部門工作的支持。另外,各類銀行之間要加強合作和配合,建立相應的制度,實現經濟信息的共享,建立不良貸款人或者企業的內部通報制度。為打擊逃廢行為,可以定期的向社會公布逃廢企業負責人以及單位的相關情況,造成輿論壓力,有效保證金融資產的完整。
3.大力發展消費信貸業務早在“十五”計劃綱要中就已經明確的指出:“要把不斷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作為基本的出發點,提高城鄉居民的物質文化水平,這符合社會的本質要求,適應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基層金融部門不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該方針的意義,更要在實踐中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來發展消費信貸業務,并以此為契機來拓展業務發展空間,從而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目前,在基層信貸業務的實際情況來看,農村信貸業務相對于城鎮來看,還是處于較冷清的狀態,并且農村的人均消費比城鎮人均消費低很多。這不僅為信貸業務在農村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更可以對拉動經濟增長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推動農村信貸業務的發展,當務之急是營造一個利于信貸業務發展的環境,正確有效的引導農民的消費方式。要想積極發展農村的信貸業務,首先需要改變農民傳統的消費觀念,改變單一的“積蓄一消費一積蓄”消費模式,采取鼓勵消費政策鼓勵農民變遠期消費為即期消費。
四、結論
對于基層金融部門因為業務單一、經營難度大、職工素質等各個方面的原因,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很大的挑戰。然而商業銀行的上市以及商業銀行制度的改革給基層金融部門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基層金融部門為適應市場的發展,需要不斷的加強自身的建設,優化自身的信貸結構,大力發展信貸業務。同時基層金融部門要加強同各類金融部門之間的溝通和配合,加強同當地政府之間的協調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防止不良貸款現象的發生。基層金融部門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不斷的發展,需要從各個方面來入手來加強自身建設和同其他部門的不斷合作、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