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與實體經濟跨越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把握經濟發展主流。拓展金融服務空間
湖北經濟具有其他區域難以比擬的優勢,也有相對的不足。把握自身特點,趨利避害,發揚所長,彌補所短。是湖北經濟實現后發增長過程中需要把握好的重點,也是湖北銀行業發展需要解決的難點。大力支持經濟社會建設重點領域、重點項目。湖北要加速經濟步伐.就要抓緊形成促進經濟增長的產業基礎和公共基礎。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一主兩副”個中心建設以及長江經濟帶、鄂西生態旅游區開發、大別山革命老區開發以及湖北立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汽車產業升級建設、長江漢江水資源利用和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等,都是支撐湖北經濟未來發展的戰略性基礎建設項目.具有重中之重的地位。金融支持湖北經濟發展,就要針對省情區情,抓住突出矛盾,解決主要問題,真正對這些關系湖北經濟民生內生增長的基礎工程加大投入.保證丁程盡快實施,加快建成。積極支持戰略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競爭力和發展增長點。對湖北而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加快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符合湖北的經濟文化特點,具有其他區域不可比擬的優勢,應當率先優先發展。金融在服務這兩個領域發展過程中應當把握三個方向:第一,緊緊抓住新興產業與湖北傳統產業的結合點和升級通道,把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支持湖北主流實體經濟結合起來;第二,把支持文化產業發展與加大科技創新手段結合起來。支持文化加科技的文化龍頭企業向市場化、產業化、資源化發展和轉型;第,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文化產業發展首先需要金融服務方式的創新發展。調整服務布局,積極推動“一主兩副”戰略實施。建設武漢國家中心城市與平衡湖北省內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是并行不悖的原則。理解和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總體布局和主體功能區建設要求.通過金融手段,促進資源要素在不同功能區域的重組流動,提升經濟的活躍度和整合集聚能力。湖北自身經濟和金融資源畢竟有限,實現區域協同發展,需要挖掘經濟金融存量,更需要提升經濟金融增量。區域經濟金融政策應當充分鼓勵和調動兩個副省級中心城市的資源聚集和資源利用能力,這就需要在政府科學決策、金融監管部門合理引導、金融機構主體變革圖新、地方政府創新機制方面共同作用。武漢則應重點打造多層次、多主體、交叉融合的現代金融市場化服務體系,引導金融市場各個主體突破傳統模式.實現金融服務跨越發展.引導區域以外金融要素向武漢集聚,提升武漢經濟金融總量。
二、強化自身能力建設,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銀行服務地方經濟的可持續成長模式。基礎來源于銀行服務市場的定位與銀行發展的核心戰略。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監管政策的變化、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我國銀行業傳統發展方式.特別是核心價值理念與實現業績可持續增長的模式。都面臨著深刻的考驗。同時,銀行機構在資本約束背景下,也在推進著盈利模式轉變,努力形成多元化收入和利潤來源。因此銀行機構越來越重視在制定發展規劃中,以實現資本運用效率目標為基礎,把自身發展規劃與經濟發展環境和金融發展需要進行比較,從而在確定發展區域、業務重點、業務結構、資源投入、組織架構、績效管理等進行綜合考慮。銀行服務價值的核心是在滿足核心客戶經營需求的同時,實現銀行自身的價值目標。服務的競爭必然帶來服務的差異化和專業化,銀行通過加強客戶關系管理,了解核心客戶的核心價值訴求與實現銀行經營目標的契合點,不斷明辯和調整客戶因市場變化而產生的x,t銀行服務需求的變化,從而獲得屬于自己的核心目標客戶。所以在服務湖北經濟跨越發展的過程中。發現和尋找屬于自己的目標客戶,形成針對核心目標客戶的客戶服務策略。是取得市場競爭優勢的最重要基礎,也是保持業務持續增長的關鍵所在。在確定自身核心客戶策略和服務目標之后,就必須努力提升和鞏固在這一領域內的服務品質和服務效率,滿足客戶的要求。在發展自身專業化服務能力過程中.銀行機構既要遵循銀行基本服務功能與內控管理原則。更要通過金融服務手段和服務方式的創新,滿足客戶對服務品質、服務價格、服務效率的更高要求.在金融服務中保持競爭優勢。湖北主流經濟發展為銀行提供了豐富的客戶市場資源,但這些客戶自身也在實施著產業升級、行業整合、市場網絡建設等工作,也需要在現代融資市場中獲得更多的融資支持,商業銀行不僅要滿足于較為傳統和單一的金融服務功能,把傳統業務做專做精。而且更要抓住客戶發展提升的機會,向提供綜合服務解決方案的方向轉變,通過創新業務、搭建平臺、拓寬渠道提升綜合服務能力。面對日益復雜的內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從總體上提出加快湖北創新型、復合型、綜合型金融人才培養計劃也屬當務之急,這既是各家商業銀行自身發展的興行之策。要發揮金融機構、企業和政府的各自優勢,提高各級政府對金融產業和金融發展的認識;調整各級政府對金融產業、金融機構的評價視角,完善考核辦法;積極鼓勵金融機構業務創新、模式創新,積極鼓勵引進創新金融人才和創新金融機構。湖北的銀行機構在培養金融創新人才或者建設專業化服務團隊方面不應當與發達地區有太大的差距。在實現推動經濟跨越發展的過程中,銀行應當優先發展創新型人才,通過創新服務的方式促進經濟加快轉型、升級、提速、上規模。
三、加快區域金融強省建設。促進經濟金融共同繁榮
湖北各級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共同責任。應當圍繞區域發展總體規劃充分互動.將金融服務升級、經濟結構升級和微觀主體培育三者放在一個宏觀框架下進行統籌規劃,為湖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促進經濟、金融、企業共同實現跨越發展。金融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運行過程,高度關注區域經濟、產業經濟發展的趨勢變化,提升自覺響應能力。為此應當把金融經濟運行納入全省經濟活動、經濟調度和經濟分析的體系內。在體系內加強溝通協調、加強信息交流、加強制度和機制建設。同時,圍繞建設區域金融強省的目標,政府層面應當把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建設、強化金融市場環境建設作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體系加以規劃和管理,引導出臺支持金融優先發展的政策和機制.從招商引資式的金融業發展政策向引導、服務和支持的金融業發展政策方向轉變,為金融業的健康發展和服務升級搭建政府服務平臺和政府合作平臺。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應當首先把武漢自古就有的區域以外資源導入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用區域經濟發展的良好條件,吸引區域外部甚至境外機構向武漢積聚,在做大的基礎上形成做強效應。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應當確立服務全省的發展目標。發揮出輻射和脯養湖北全省特別是重點發展區域的作用.發揮資金加管理加人才的優勢.在促進全省經濟發展的同時促進武漢城市發展向現代服務業方向轉型。應當充分發揮國家批準武漢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強大政策優勢,結合湖北的優勢資源,以科技金融、產業金融的機制體制創新和發展模式突破,服務于湖北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也在我國金融產業發展過程中走出湖北的特色模式。在這一最有可能實現突破發展的金融模式創新中.有兩個重要內容應當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一是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創新。良好的競爭性發展的創新環境和集群化生存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群體.通過強化專業化風投團隊市場發現機制建設和銀行對成熟技術產業化的支持,湖北完全有可能培育出有中國特色和湖北特色的硅谷銀行發展模式。湖北擁有豐厚的文化歷史積淀.加上湖北擁有的信息、傳媒、通訊、多媒體技術優勢,也完全有可能打造出像湖南、江蘇、北京、上海等地的文化產業集群,為湖北經濟跨越發展提供更豐富內涵。打造湖北金融的信用高地。有關各方應進一步加強制度和環境建設,強化湖北誠實、守信的信用文化,有效防范各種類型的區域金融風險,營造讓黨和政府放心、讓金融機構安心、讓人民群眾舒心的金融發展環境。加快中小金融服務組織的制度化發展建設.加強各級政策性擔保機構建設,規范發展民間金融,優先發展信用中介服務體系,構筑多層次滿足中小企業、社會居民正當合理需求的金融服務體系。使湖北成為金融資產質量最高、金融服務效率最好、金融法制環境最優的區域經濟發展的信用高地,促進湖北經濟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