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銀行金融創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樹立名牌意識,創建名牌產品
創名牌企業,首先要有名牌產品。松下、索尼、海爾等中外名牌企業,無一不是靠名牌產品支撐出來的。這一點,農業銀行差距太大,與同行比,已處于劣勢。近年來,各商業銀行以計算機為媒體,大力研制和開發新產品,步伐之快,內容之新,使人們始料不及。如招商銀行的“一卡通”,集本幣、外幣、定期、活期存款于一體,兼有通存通兌、自動轉帳、電話查詢、貸款融資等功能;今年,又面向電子商務,研制成功了“一網通”。交通銀行近日也開通了集本外幣、定活期于一體的“全國通”。這些名牌產品,深受消費者的歡迎,已經成為這些銀行從我們手中搶奪客戶的利器。面對同行強大的產品攻勢,我們的反應非常遲緩,至今也沒有拿出農行的名牌產品來予以對抗。究其原因,是缺乏名牌意識,對這項工作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因此,各級領導應盡快轉變觀念,增強名牌意識。首先,要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把產品創新工作的責任明確下來。總、省、市行都應設立專門的科研機構,負責名牌產品的開發。其次,要加強科研隊伍建設。對確需的高科技人材,要不惜重金聘請,國內沒有就到國外聘請,并為他們提供必要的科研環境。第三,廣泛收集國內外金融業名牌產品信息并進行解剖,同時,進行廣泛的市場調查,在此基礎上,提出名牌
產品的研制方案。為了節省時間,應以現有的金穗卡為基礎和媒介,在上面開發新的服務項目,使其在服務功能、服務種類、可靠性、安全性等各個方面都趕上或超過其他銀行的名牌產品,成為全國第一卡。
二、不斷鞏固完善,提高產品質量
對現有的服務項目,應繼續進行完善、鞏固和提高。近年來,農業銀行先后研制了一些服務項目,如全國電子聯行、全省通存通兌、IC卡、小額質押貸款等。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庇暇,應經常進行維護和改進。
有些產品,質量可靠,運行正常,但需要進一步提高或改進,如全國電子聯行系統,經過長時間的運行,證明質量是可靠的,但仍沒有達到即時結算的最佳效果,應繼續改進和提高,使其成為全優的產品;小額質押貸款也是如此,是一項深受儲戶歡迎的信貸產品,但由于受信貸規模的限制,產量太少,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僅以東港市支行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因信貸規模不足、小額質押貸款供應不上而造成1000多萬元儲蓄存款的流失,僅營業部中心儲蓄所就因此而取走存款300余萬元。因此,應盡快修改此項產品的供貨方式,按總行何林祥行長的指示,使其盡早脫離信貸規模的牢籠,按存貸比率,由各行自行掌握發放。
還有一些產品,質量低下,效果不理想,應盡快修改和完善。如全省儲蓄通存通兌業務,在經過大量的宣傳后,結果只拿出一件不合格的半成品,號稱全省通存通兌,結果省會城市沈陽和大連卻沒有開通,其他已開通的城市,運行也不正常,近半年來,不僅沒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帶來很多負面影響,給農行形象造成很大的傷害。僅東港市支行營業部中心儲蓄所就發生了多起失信于儲戶的事件。有一位儲戶持該所存折到鞍山取款,對方農行儲蓄所卻調不出這筆存款,反復調試,折騰了兩個多小時才將該筆存款從計算機里調出,儲戶很不滿意。還有一位搞服裝生意的儲戶,持中心儲蓄所的存折,到沈陽五愛市場進貨,因沈陽市的全省通存通兌沒有開通,結果,款沒取出來,貨沒進回來,白跑了一趟沈陽,搭上路費不說,還耽誤了生意,非常氣憤,回來后,在黃海大市場的同行們面前說:“農行真騙人!說是全省通存通兌,凈瞎吹!”,當天就將存款全部取走,影響極壞。對這樣的半成品,應盡快修補,否則,在其他行已經實行全國通存通兌的情況下,我們連全省通存通兌都搞不了,根本無法向顧客交待,必將失去更多的客戶,失去更多的信譽,最終將危及農行的前途和生存。
三、健全創新機制,實施創新戰略
隨著市場的不
斷發育和成熟、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金融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可以肯定,在未來的金融競爭中,金融產品的創新將成為競爭的焦點和利器,誰的產品齊全、誰的產品新穎、誰的產品安全可靠,誰就將占據制高點。因此,農行應盡快建立健全創新機制,實施全方位的創新戰略。首先,應從提高員工素質入手,提高全員的創新能力。現代金融創新不是搞簡
單的小發明,無論是研究設計還是實際操作,都需要較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否則,就算是研制出來一個先進的產品,也無法推廣和應用。因此,提高全員素質,是金融創新的基礎。要建立起吸引人材、培育人材、留住人材、重用人材的管理機制,不斷提高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其次,建立激勵機制,廣泛開展提合理化建議活動。工作在一線的職工,每天都與各種各樣的客戶打交道,最了解顧客需要什么樣的服務。因此,應建立提合理化建議的制度,對提出的合理建議、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提議,應給予適當的獎勵。對提出可行的產品創新方案,應予以重獎。第三,要落實責任,開展全方位的產品創新活動。各部門都應結合本專業特點,制定本專業的產品創新計劃。如資金組織部門,主要負責儲蓄種類的研制,不斷開發出適應不同儲戶需要的新儲種;信貸部門
則應根據市場變化和客戶情況,創新貸款方式;計財部門應重點研究結算手段的創新,業務開發部門應多提出一些新業務方案,并搞好公關,將中間業務全面開展起來。總之,要在全行范圍內興起一個金融產品創新的氣氛,做到每個部門都有責任,有目標,有任務,每一個崗位、每一名職工都琢磨和研究創新,上下聯動、左右配合,形成一個以名牌產品為支柱、傳統產品不斷完善、新產品不斷推出的局面
產品是企業的命脈。只有不斷的向市場提供適銷對路的新產品或新的服務項目,企業才會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與競爭力,求得長盛不衰的發展。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杜拉克所說:“任何企業只有兩個基本功能,就是貫徹銷售觀念和創新。因為,它們能創造顧客”。“創新則發展、壯大,守舊則停滯、萎縮”已成為每一個企業、
每一個組織生死存亡的定律。銀行業也是如此,創新頻率的快慢、質量的高低,代表著一個銀行整體實力的強弱,直接影響競爭能力。在金融主體不斷增多、金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金融監管日趨嚴格的新形勢下,只有不斷完善和創新金融產品,才能贏得市場份額。
農業銀行自恢復成立20年來,金融產品日益豐富,金融工具不斷改進。特別是以電子計算機為導體的服務方式,不斷創新,已經徹底結束了昔日算盤加鋼筆的手工操作歷史。但是,無論是創新步伐還是創新內容,與市場發展的需要和國內外同行比,還有很大差距。如不盡快扭轉目前金融產品陳舊與滯后的局面,則農業銀行的前途將不保。因此,應盡快采取有效措施,扭轉目前的被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