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發展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加快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產品的開發和利用,是時展的必然選擇。
(一)發展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自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公布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提出“可持續發展”概念以來,經濟、環境、社會的和諧發展成為各國追求的目標。1994年我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與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確立了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是貫徹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中國人民銀行于1995年《關于貫徹信貸政策與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各級金融部門對環境有影響的新建、擴建和改建項目發放固定資產貸款時,必須從信貸發放和管理上配合環保部門嚴格把關?!?'''97亞太國際物流會議”指出了物流業可持續發展是各行各業在21世紀需要加以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發展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使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定優勢,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二)發展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是打破“綠色貿易壁壘”的需要
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的農產品經常遭遇綠色壁壘的限制。近年來,日本以我國蔬菜有28%抽檢不合格為由,開展了對我國農產品檢查強化月活動,過去只抽查6種農藥,現在要查40多種,造成了我國農產品對日本出口的大幅度下降。據統計,2001年年底到2002年2月底,從大連海關出口的農產品遭退運達159萬美元,2002年1至3月,青島海關被退運的凍雞產品為505.4噸;2002年一季度,天津海關被退回的農副產品清單共80票,總價值134萬美元;內地水果在香港市場上的份額也由以前的占主導地位降至目前的10%。顯而易見,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國際市場環境十分嚴峻,尤其農產品在綠色物流方面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均存在較大差距,為縮小并消除這些差距,其首要問題是農產品全面實施綠色物流戰略,其戰略實施有賴于金融支持。
(三)發展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是綠色農產品市場發展的需要
綠色農產品是21世紀人類的主導食品。大多城市居民和有文化的知識界人士,十分希望能吃到安全、無污染食品。據報道,98%的德國人、89%的美國人、84%的荷蘭人在購物時,會考慮產品的環境標準和質量標準;85%的瑞典消費者愿意為環境清潔而支付較高的價格;80%的加拿大消費者寧愿多付10%的錢購買對環境有益的商品;77%的日本消費者只挑選符合環境要求的商品。據京津滬市場調查顯示,79%~84%的消費者希望購買綠色食品。由此可見,綠色農產品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開發潛力巨大,為金融機構投資開發綠色農產品提供了獲利契機。
(四)發展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是統籌城鄉發展。建立“兩型”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近年來,國家和政府把大力發展農產品物流作為當前農村商品流通工作的重點。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了加快發展農產品連鎖、超市、配送經營,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城市農貿市場改建成超市,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到城市開辦農產品超市,逐步把網絡延伸到城市社區;尤其是黨的“十七大”又明確提出了我們不但要建設生態文明,而且循環經濟要形成規模,在全面實現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中,進一步強調統籌城鄉發展,建立“兩型”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因此,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作為帶動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只有通過各種金融手段,才能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
二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指金融機構(銀行業)在面向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業的運營過程中,通過應用和開發各種綠色金融產品,為抑制現代農產品物流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實現對現代農產品物流環境凈化及其物流資源最充分利用,有效地組織和調劑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領域中貨幣資金運動。21世紀是個“綠色”世紀,發展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開發農村品綠色物流金融產品,不僅提高了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發展的經濟效益,而且提高了其發展的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它符合我國政府宏觀產業政策,有利于我國農產品綠色化及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對進一步強調統籌城鄉發展,建立“兩型”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農村經濟,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三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嚴重缺失分析
(一)目前農產品物流運營中的負面效應嚴重
現代農產品物流過程存在著巨大的“外部負效應”(spillovers)。目前我國農產品物流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嚴重,如廢氣污染、噪音污染、資源浪費、交通堵塞、廢棄物增加等等,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原則。(1)農產品運輸方面。農產品汽車運輸的比重越來越大,尤其是汽車的長途運輸,大量的汽車尾氣排放以及汽車噪音等對環境污染比較嚴重。(2)農產品加工方面。對蔬菜缺乏必要的加工過程,大量毛菜直接進城銷售。據資料顯示,100噸毛菜可以產生20噸垃圾,毛菜進城到農貿市場上銷售時,相關垃圾處理、環境保護和市容管理方面的費用,則存在著一個數量驚人的無效物流成本。(3)農產品流通方面。農產品物流過程中損耗大。一些容易腐爛變質的食品(如奶制品、海鮮等),70%的銷售價格被用來補貼物流貨損支出。農產品批發、貿易市場的衛生條件差,污染嚴重,極大地威脅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由此可見,目前我國農產品物流運營中存在著嚴重的負面效應。
(二)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組織缺失
盡管我國早就實施了“物資銀行”、“物流銀行”、“供應鏈金融”等戰略,但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組織存在著嚴重缺失。
(1)獨立性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組織空缺。隨著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商業銀行為了抓住發展的商機,不斷推出一系列物流金融產品,附帶開設了物流金融服務業務,但這些業務都是面向大型的物流企業,而對中小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視而不顧,即使受理中小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的相關業務,也是附帶的,難以滿足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業發展的需求。(2)專業化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組織欠缺。雖然2003年廣發行在全國最早推出了“物流銀行”,為部分中小企業提供了有效解決物流企業融資與發展的渠道;2005年深發行實行了“供應鏈金融”戰略,把客戶、物流企業和銀行融為一體,使數百家企業分享到了物流金融平臺的融資便利與物流增值,但由于金融機構自身經營等因素的限制,供應鏈金融僅能為大型物流企業開展物流金融服務業務,隨著現代物流企業開展物流金融服務業務,隨著現代物流企業規模的擴張,難以滿足現代物流業迅速發展的“融資、結算、風險分散”的需求,更難以滿足我國規模甚大的中小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綠色物流金融業務。(3)農村金融機構目前也難以開展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業務。目前我國正規的農村金融機構如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以及非正規金融機構,因組織和制度的缺陷,已不能適應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的信貸,更不能滿足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的金融需求。
(三)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供給短缺
在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發展過程中,金融供給存在著嚴重短缺。(1)農產品綠色運輸方面。在農產品綠色物流選擇汽車運輸時,需要采用符合國家尾氣排放標準和噪聲排放標準的車輛,減少大氣及交通噪聲污染,還需盡量采用適宜綠色農產品保鮮運輸的車輛,如密封保溫車、密封冷凍車,保持車體內外清潔衛生、無污斑、無破損、無銹蝕,表面光滑易清洗,車內設有消毒設施,并有消毒記錄。然而,在實現及時、安全、準確農產品綠色運輸時,目前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支持系統卻不能提供巨額資金。(2)農產品綠色倉儲方面。綠色農產品為保證儲藏質量,實現冷庫儲藏,進行氣溫和濕度控制,以保持其新鮮度,并加強綠色倉儲期間的日常檢查與防護措施,杜絕一切損害農產品質量的行為,同時要求綠色倉庫布局合理,保證周圍居民生活的環境質量,減少不必要的農產品綠色物流消耗。然而,目前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支持系統也缺乏巨額資金支持。(3)農產品綠色裝卸搬運方面。農產品綠色裝卸搬運是采取現代化的裝卸搬運手段及措施,盡可能減少裝卸搬運環節,消除無效搬運。作業次數增多不僅浪費了人力、物力,還增加了綠色農產品的損壞幾率,難以消除搬運途中對綠色農產品的品質污染。然而,目前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支持系統卻缺乏巨額資金支持。(4)農產品綠色包裝方面。農產品綠色包裝要輕量化,可回收、重復使用,可循環再生,低能耗、低成本。對農產品綠色包裝材料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包裝材料中不應含有毒性的元素、病菌、重金屬,還要考慮選用的材料易于加工,在加工中無污染或少污染,采用可完全降解的綠色包裝制品等??墒?在避免農產品綠色包裝污染,并最大限度地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等方面,目前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支持系統不能提供巨額資金。(5)農產品綠色流通加工方面。綠色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為控制綠色加工場地、加工機械的衛生安全,在生產方式上,改農產品分散加工為專業集中加工,以規模作業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集中處理綠色農產品加工中產生的各種廢料,并考慮加工副產品的可回收性和利用性,減少生產過程中廢棄物料。但在這些方面,目前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支持系統卻缺乏提供巨額資金支持。(6)農產品風險分散方面。我國農村地域廣闊,農產品分布面大,自然災害時有發生,農產品的季節性,以及市場供求信息不暢,都給農產品綠色物流帶來很大的風險。在競爭加劇的綠色農產品市場下,農產品綠色物流風險除自然風險之外,還包括綠色農副產品的市場風險、農資質量風險和供應延誤風險,儲運公司綠色儲藏風險、綠色運輸風險等。然而目前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支持系統更缺乏巨額資金支持。
四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供給短缺成因分析
我國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存在著嚴重供給短缺問題,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金融抑制,致使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供給短缺,具體原因可集中表現為以下方面。
(一)國有商業銀行支農弱化及農村金融組織制度欠全
為了防范風險和提高經營效益,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以及中國銀行等四大國有銀行機構撤并,大部分農村地區金融機構日趨單一化。2004年,國有商業銀行從農村流出資金估計達3000億元,農業貸款僅占農業銀行各項貸款余額的10%,致使國有商業金融支農弱化。農村信用社呆賬包袱沉重,商業化經營傾向嚴重,大量資金流向收益率較高的城市或非農部門,真正需要貸款的農戶和農業企業難以得到貸款。作為承擔政策性任務的農發行,由于業務范圍太窄,糧棉企業貸款沒有還貸的激勵和壓力,容易產生較高比例的不良貸款,加上歷年財政承擔其資金負擔,撥補資金不能按時到位,向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借款籌資成本上升,虧損十分嚴重,難以承擔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的政策性金融重任。
(二)新生的“郵政儲蓄銀行”和“村鎮銀行”金融組織制度缺失
國有商業銀行在農村領域存貸業務網點收縮后,郵政儲蓄分流只儲不貸,2007年以來,部分省市成立了“郵政儲蓄銀行”,為解決農村小額信貸問題譜寫了新的篇章?!班]政儲蓄銀行”由于其自身組織制度的缺陷,還不能滿足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的金融需求。我國政府調低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門檻,全面開放農村金融市場,重視“鄉村銀行”、“村鎮銀行”建設,由于粗具規模的民間金融組織制度缺失,籌資和用資成本高,加之缺乏規范的運作機制,導致高利貸在農村盛行,引發局部金融風險。由此可見,新生的“郵政儲蓄銀行”和“村鎮銀行”金融組織制度缺失,難以滿足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的需求。
(三)專項的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產品“土地銀行”尚未開發和運用
“土地金融”制度是我國現代農村物流供應鏈金融新范式,農村“土地銀行”欠開發和運用,已成為我國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支持的“瓶頸”。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問題的核心是土地問題。目前農戶和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貸款抵押難、擔保難,分散風險機制不健全,且缺乏專門的擔?;鸹驒C構提供擔保,致使農村大面積不動產的“僵土”沒有盤活成為動產質押的“活土”,農戶或農民“棄金為荒”,農村大量勞動力外流;加之農業保險萎縮,一遇到自然災害,無力歸還貸款,這就嚴重影響了農村金融機構貸款的積極性。因此,必須加強農村“土地金融”制度創新,努力開發和運用“土地銀行”金融產品,實現現代農村土地資金流與農產品綠色物流的高效融合,不斷拓展新型的農村“土地銀行”為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供應鏈金融新模式。
五結束語
在進一步強調統籌城鄉發展,建立“兩型”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必須發展現代農村經濟,發展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加快我國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產品的開發和利用,是時展的必然選擇。雖然目前我國農產品物流運營中的負面效應嚴重,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組織形式及其業務的開展存在著嚴重缺失,加之金融抑制,致使不能滿足我國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的金融需求,但現代綠色農產品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開發潛力巨大。因此,為解決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供給短缺現狀,必須發展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充分整合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運作模式,加強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組織形式創新,這是我國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及金融機構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和趨勢。
摘要發展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加快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產品開發和利用,是時展的必然選擇。目前我國農產品物流運營負面效應嚴重,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組織缺失及金融供給短缺,致使不能滿足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的金融需求。因此,通過分析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發展現狀及其制約因素,為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明確發展方向,對進一步強調統籌城鄉發展,建立“兩型”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積極現實意義。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綠色物流;綠色金融;物流金融;制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