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濟新常態下的商業銀行轉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當前“新常態”一詞已經成為經濟轉型的重要表現,中共中央總書記更是對“新常態”一詞做出了重要表述,它已經成為影響中國政策制定以及經濟學問題的重要因素。本文對經濟新常態的特征進行了闡述,具體的分析了經濟新常態形勢下,商業銀行如何進行轉型。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商業銀行;轉型發展
一、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點
根據中共中央總書記對新常態一詞的重要表述,可以知道,經濟新常態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第一,它主要是從傳統的粗放經濟發展形式逐漸升級為集約化經營形式的體現,也可以說是由低端的經濟轉型方式向高端方式的過度階段,是一個不斷爬坡的過程;第二,當前經濟的發展形式已經從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或者低速成長階段,經濟增長步伐的轉慢,使得經濟新常態的特征主要表現為下降階段;第三,經濟發展的動力已經從過去的粗放經營形式轉變為現在的靠質量、靠消費來拉動,在經濟增長過程中,農業以及制造業的比重正在逐漸下降,而服務業的發展比重卻在增加;第四,經濟新常態下,人們的收入結構在發生實質性的變化,也就是從企業收入比重下降的同時,居民收入比重明顯上升;
二、經濟新常態下商業銀行如何轉型升級發展
(一)改變經營戰略目標我國商業銀行在經營戰略目標上應該適應經濟新常態的變化,不斷的培養銀行發展的新動力,目前對于商業銀行而言,轉型升級發展主要是通過擴展客戶群,不斷挖掘自身發展的優勢,創造新的金融工作來提升銀行業務服務水平,逐漸形成一種良性的轉型形式,從過去的數量擴張逐漸升級為質量提升,從風險激進型發展模式轉變為風險穩定型發展模式,同時優化競爭形式,從同質化競爭轉變化差異化創新,實現從粗放增長到內涵發展的轉型新目標。另外,在商業銀行業務管理上,需要確定新的經營理念,建立內涵式發展的新策略,因為過去商業銀行過于追求規模的擴大,使得風險的聚集抓緊密集,在經濟新常態發展形勢下,銀行應該從不斷的滿足客戶需求、實現多元化和多樣化的服務模式上進行轉型升級,值得注意的是,商業銀行不能低估成本效應,需要構建低成本、零風險、高質量、高效益的規模發展道路,對商業銀行的未來轉型之路進行重新定位,認識到小微企業以及三農市場發展的重要性,實現合作式的發展模式,為銀行業務擴展開辟新道路。
(二)融入互聯網思維,創新金融轉型模式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已經逐漸普及,而社區銀行更是成為了個商業銀行競爭零售金融的新工具,另外各個城市商業銀行的運營模式格外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社區銀行還缺乏對不同的社會服務群體的進一步細分,對產品和服務、品牌等的進一步了解,需要與傳統的銀行網點進行對比,凸顯商業銀行經營的差異化優勢,需要明確盈利模式和運營模式之間的不同,借助互聯網思維,將金融服務網點逐漸大眾化,實現消費支付的移動化、業務模式的垂直化、客戶服務的智能化,全方位的實現商業銀行轉型模式的新穎化。對于商業銀行經營效益的獲得需要利用互聯網思維推進銀行業務的快速流轉,在業務操作上實現業務流程再造的需要,研究分析信用共同體的產生,搭建客戶與銀行之間的利益共生機制,不斷提升商業銀行轉型升級發展的客戶信用度和忠誠度。
(三)更新業務機構,創新銀行金融產品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的產業結構在發生變化,對于生產要素的投入以及配置要求逐漸升級,尤其是消費類、服務業以及高科技技術產業類的金融需求逐漸符合經濟新常態的發展,商業銀行也需要順應趨勢,從優化資產服務業務、深化負債業務、逐步拓展中間業務發展,不斷的創新金融產品的表現形態,逐漸適應經濟新常態的趨勢。具體而言,就是做好銀行的資產管理、資產的脫管以及證券化,盤活商業銀行的資產存量,保證銀行轉型發展中良好的資金需求;另外,商業銀行轉型發展中需要通過主動進行負債管理的自主化、穩定化以及可控資金來源的渠道,解決資金的期限以及結構配置問題,從橫向和縱向加強同行業之間的合作,拓展銀行的中間業務,實現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多元化,最后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凸顯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特色性。
三、結束語
商業銀行面臨經濟新常態發展新形勢,需要明確經濟新常態的特點,制定轉型升級發展的創新策略,經營戰略目標、轉型模式、銀行金融產品等方面制定商業銀行轉型升級發展的計劃,提升銀行的市場占有率。
參考文獻:
[1]曾剛.經濟新常態下的商業銀行轉型研究[J].農村金融研究,2015
[2]曹萍,李湛.新常態下商業銀行轉型研究[J].農村金融研究,2015
[3]龍軍.關于新常態下商業銀行轉型的思考[J].農村金融研究,2015
作者:劉蕓 單位:贛州銀行萍鄉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