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會類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經濟法是高職高專財會類專業的專業核心課。對財會類專業來說,經濟法涉及的內容指導了會計工作,也是會計資格考試的必考課程。該課程內容涉及范圍廣,專業性高,邏輯性強,給學生學習帶來相當的難度。財會類專業要有效提高經濟法教學質量,就需要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根據專業需要編排課程體系,綜合使用有效教學方法,并指導學生依據課程特點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
一、明確課程目標
對于財會類專業來說,經濟法的教學目標分為多個層次:一是知識目標。由于該課程是會計資格應試課程,從事會計類工作須具備相應的會計資格,作為高職高專院校,課程的學習要滿足工作崗位的需要,因此,經濟法課程的學習要能夠滿足相應會計考試大綱的要求。二是技能要求。學校不同于培訓班,高職院校相關專業開設這一課程不僅僅要求學生能夠通過考試,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相關技能,能夠使所學與其將來從事的日常工作相結合。比如,對于票據的學習,財會類專業的學生就不僅僅是了解它、認識它,還要能夠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填寫和使用。三是素質要求。會計工作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來進行,并且要求從業者嚴謹認真、條理清晰。嚴謹性、邏輯性亦是法律本身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法律課程的學習,要注意培養學生守法、嚴謹、有條理的職業品格。
二、編排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需要基于知識目標要求和知識邏輯特點進行有效的編排。經濟法的內容非常廣泛,會計資格考試中涉及的也很廣。比如,初級會計資格考試要求掌握法律基礎知識、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支付結算、稅收及稅收征管法律制度。中級會計資格考試要求掌握的范圍更大,包括基礎知識、公司合伙等主體法律制度,銀行證券等金融法律制度,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還有其他相關法律制度。面對如此龐雜的內容,首先在時間上,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水平來確定安排幾學期的經濟法課程。其次,在具體課程開設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編排。比如,可以滿足初級資格考試需要的課程內容,其幾大類知識塊彼此關聯性小,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時間、學生學習的重難點分布來靈活安排課程的編排順序。但是適應中級資格考試的內容涉及范圍大,則需要對各塊內容根據學生的理解特點進行編排。一般經濟法教材按照經濟活動主體—經濟活動行為—經濟活動爭議的主線來安排章節內容,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完全依照這樣的主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不易接受,應當把在整個課程的學習中能起到基礎性作用的知識內容安排在前。因此,比較合適的編排是首先做基本概念介紹,如法、法律關系等。其次學習合同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與生活聯系密切,涉及很多法學的基本知識、概念,雖然一些知識點難度較高,但是由于與生活聯系密切,很容易從學生的切身生活中找到實例,可以將知識點難度降低。再次,依次學習公司合伙等主體法律制度、保險破產等相關法律制度、銀行證券等金融法律制度、票據結算法律制度。因為在公司企業中,公司章程、合伙協議是企業設立的法律基礎,權益主體變更如股權轉讓是涉及公司利益的重要法律行為,如果學生對合同有了基本認識,這些內容的學習效率就會提高。同樣,保險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保險合同。破產法的學習,會涉及到合同中學習的許多概念,如,優先受償權、擔保權人、債權,同時需要對企業的基本認知———票據法安排在最后,因為票據是無因證券,票據法制度的設立思想與合同等法律規范不同,有很多不能以生活經驗推知,所以在前述規范學完之后,對比著學更易掌握。最后,在實體法部分學習結束后,進行程序法訴訟仲裁的學習。在實體法后學習程序法,對于程序法的一些設置理念問題也容易有更好的理解。整個內容的詳略則可以由教師根據資格考試重難點、學生的掌握程度、學習興趣、學習時間來安排。
三、靈活教學方法
(一)講授法
在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思路下,很多人認為教師講授的部分應該盡可能減少,還有人十分倡導西方的案例教學模式。但是,我國是成文法國家,不是判例法國家,英美的案例教學是建立在判例法基礎上的,加之法律概念十分專業,法律語言要求嚴謹準確,沒有相當時間的教師講授作保證,學生是很難系統清晰地理解相關知識的,所以講授仍然是經濟法課程的重要教學方式。采用講授的方式不意味著不以學生為主導,問題不在于講授法本身,而在于講授的方式。在教師講授的過程中,要注意思路清楚、內容銜接,并且也要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來進行。由于一些法律概念較為抽象難懂,講授的過程中要不斷盡可能地結合學生生活所知所見摘取實例,引領學生思路,在教師講的過程中讓學生參與進來。
(二)案例教學法
真正的案例教學是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點后展開的。雖然很多教師在知識點展開之前會先導入案例,但其實起到的作用也只是提出問題引起學生注意,并不能由此真正展開案例教學。因此,案例教學主要是指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后,組織學生剖析典型案例,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之能夠活學活用。在使用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是案例選取。選取案例不僅是一個基本工作,也是案例教學的目標能否實現的重要前提。案例的選取要能夠反映學生所學這部分知識的重要或主要知識點,難度要適中,且結合學生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的一些主要問題設置題目陷阱。二是準備安排。案例討論的組織要結合案例囊括的知識點的多寡、難度的高低來進行。知識點較少或者難度較低的可以直接在課堂上組織進行。知識點多、難度較高的就應該提前布置給學生,因為一般經濟法教學的課堂時間都較為緊張,而學生進行題目閱讀、思考、查閱知識點需要相當的時間,且學生程度不同所需要的時間又有差別。不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下準備,這部分工作都是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的,教師要做好督促工作,講明這樣做的意義,要求學生自己完成。三是課堂討論。在準備工作完成之后,進入課堂討論階段。課堂討論可以讓學生就近自由組合討論,個人代表自己發言;也可以教師組織分組,代表發言,在此過程中建議小組人數不超過四人。在課堂討論的過程中要營造良好的討論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討論,教師應注意不直接表露個人意見,并且包容學生的各種不同意見。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正確結論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置身其中思考問題,自我組織語言闡述問題,并且在與他人的意見碰撞中,反思自己的思路,逐漸找到正確方向。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及時總結,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涉及重要知識點或者討論中出現問題較多的案例,可以要求學生整理形成書面作業。
(三)視頻教學法
視頻教學以多媒體為支撐,通過影像聲音的動態表現,增加學習的實用性和趣味性。采用視頻通常有兩類情形。一類是程序法教學中,選取較引人注意的案件,進行整體編輯,將整個庭審過程展示給學生。程序流程在學習中如果要口述需要時間長、枯燥乏味且學生仍然似懂非懂,運用視頻效果更好。可以要求學生課下進行預習,通讀教材相關文字部分,然后在課堂上展示真實的庭審過程,適時的暫停進行知識點的說明。如果課堂學生人數少、學習程度好,可以直接展示視頻,要學生自己總結階段,提出每階段庭審需注意的問題再對照教材掌握。當然就這部分內容來說還可以組織學生親赴法庭旁聽,但是真實旁聽最大的好處在于感受現場氣氛,就知識點學習而言,教師難以把控,且受到時間、交通諸多問題限制,因此,相對來說視頻展示的教學效果更盡如人意。還有一類就是通過視頻展示精心挑選的案例,通過案件的動態展示進行實體法部分的學習。這其實是案例教學法借助多媒體實施。最后,案例教學法和視頻教學法都面臨一個共同問題,就是學生能否認真參與進來,這是能否達到教學目的的關鍵,因此,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就顯得十分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會有部分學生在準備、討論的環節中不參與或借著討論談論與教學內容無關的事,對于這些同學來說上述教學方法就起不到相應的作用。鑒于這種情況,教師需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首先要清晰地向學生說明案例討論的意義和作用,讓學生足夠明確充分重視;其次,課程考核評價方法要對此有所體現。分組討論后通常都是部分同學發言,會有一些學生消極懶惰倚仗他人,因此,教師要能夠對每一個同學進行評價,比如,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機選擇小組中的成員表達觀點。這種課堂考評應作為平時成績的主要組成部分,進入到期末總成績的考評中,以此來督促學生積極參與。
四、指導學習方法
一是歸納對比。知識點細碎眾多是經濟法課程的一大特點。這給學生記憶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對相近相似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可以使學習事半功倍。形式上采用圖表,內容上教師可以對需要總結的項目進行列舉由學生自己完成歸納;也可以在程度好的班級,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列舉要注意的項目,進行總結。比如,勞動合同法中的醫療期,內容簡單卻容易記混,就需要列表總結。醫療期的長短受實際工作時間及在本單位工作時間長短的影響。實際工作時間分為十年以上、以下兩個檔,在本單位工作時間分為七個檔,二者結合,對應醫療期七個檔,畫出表來就簡單明了。有的知識點有一定的難度,歸納對比也更有利于理解掌握。比如,普通合伙與有限合伙從合伙組成、責任形式到退伙有眾多的不同,把這些不同一一進行總結,不僅可以掌握兩種合伙形式的區別,也將合伙大部分重要的知識點都進行了整理。二是舉一反三。雖然經濟法課程中一般每一章(或每一個項目)就是一項獨立的法律規范制度,但是一些法律規范自身是有邏輯聯系的,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對知識點各個擊破,也要幫助學生建立起整體思路。比如,在企業法的學習中,合伙企業和公司的關鍵區別就在于是否是法人,真正理解什么是法人,進而理解有限責任與無限責任的區別就會明白為什么在制度設計上公司與合伙會呈現出種種不同,也更便于理解它們各自的知識點。不僅如此,對個人獨資企業以及三資企業的學習,學生思路上就不會出現混亂。通過這樣的引導,最終讓學生能夠自己嘗試在學習中用已知的知識點來幫助思考理解新學的知識點,建立自己的學習體系。
作者:牟愛州 單位:河南農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