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內農業規?;a前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從張炎夏的“金山博士米”成功事例入手,借鑒國外農業規?;?/a>生產成熟經驗,對我國農業規模化生產進行初步分析,探討我國農業規?;a存在的部分問題以及完善的建議。
關鍵詞:農業規模化生產;問題;對策
1張炎夏事例
張炎夏教授,曾是上海教授級工程師,2004年開始他下海經商成為海洋化肥商。在推銷海洋有機肥的1年中,張炎夏發現農業生產以及銷售過程中存在高額利潤。于是張炎夏與他的合伙人一起,湊足了40萬元的啟動資金,在金山廊下鎮,通過金山區上海金土地農業公司,首次租用了500畝土地進行試驗。
由于張炎夏耕種的土地面積較大,在試驗初起的進貨渠道上,占有了很大的優勢,農藥和化肥比普通個體農戶節省了20%,種子進貨價格更是節省了整整50%。這大大降低了他的生產成本。
第一年收獲時節,張炎夏平均每畝地收獲了1000斤稻谷,共計50萬斤。而當時稻谷在糧食收購站的價格只有8毛9分錢每斤,于是他決定提高成本,轉賣大米,以獲取更高收益。張炎夏自行聯系酒店以及農貿市場,跳過了糧食販子這一渠道,成功在第一年內以最高4元/公斤的價格出售了自己的糧食,在第一年內,獲利10萬元。這不光讓張炎夏淘到了第一桶金,也同時引起了金山區政府的關注,金山區區委區政府與張炎夏合作創辦了上海金廊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開始擴大生產,與當地農戶溝通,在不征用農民土地的前提下,與農戶簽訂合同。提供農戶統一種子化肥以及技術一條龍服務,并承諾以1.2元/斤的價格收購農戶產出的稻谷,這比農戶以往0.93元的稻谷出售價格高出了30%,受到了農戶們的廣泛支持,第二年該公司已經發展到3000畝地的種地規模。
在對張炎夏教授成功經驗的采訪中,他談到,當種植規模變大時,傳統的糧食種植過程已經不再適用,我們需要的是具體的分工合作。例如農藥采取的是飛機噴灑,收割采取公開招標,用較低的價格將收割工作交付給專門的收割公司,這些都大大節省了勞動時間以及生產成本。在提高售出價格方面,張炎夏說到,目前市面上無公害產品的售價較高,但個體農戶申請無公害檢測成本較高,由于他們銷售量大,申請政府進行無公害檢測,相當于每公斤成本只需要幾厘錢,這也大大擴大了公司的收入。張炎夏公司的經營方式,在沒有改變農民土地聯產承包制的前提下,沒有花國家一分錢,而是采用集約化方式,實現了農業規?;I化生產,并大幅度提高了農民的收入,規?;a帶來的經濟效益得到了體現。
2日本農業規?;a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日本是一個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國土面積37.77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8.3萬公頃,相當于我國的1/25。從1959年起日本對《農地法》數次進行修改。先后頒布了《農地振興整備法》(1969)《農地利用增進法》(1980)和《經營基礎強化法》(1995),這三個法案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促進農地向有能力的經營者手中集中,擴大經營規模,實現農地資源的有效配置。此外,日本為了促進農業規模經營的發展,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農業科研體系,大力發展農業科研教育和職業培訓,實現農業機械化,積極向農民普及農業技術和科技新知識。力求以科技的力量帶動日本農業經濟的發展。以日本松本市的農業經營為例,該市經營耕地2公頃以上的農戶占農戶總人數的79%,典型農戶經營最少的有2公頃,最多的有46.5公頃,農業規?;癁樗麄儙淼氖杖胍彩鞘挚捎^,每個農戶都只經營1~2個農產品,2004年中,該市收入最低的農戶年收入32.3萬元,最高的農戶年收入約150.4萬元,是白領階層家庭平均收入(約35萬元)的4倍多。可見日本農戶的收入較之我國翻了好幾番,但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日本用不足我國1/25的耕地,解決了相當于我國1/12分的人口的溫飽問題。
3我國目前農業規模化生產的一些問題
在我國,規?;a早已在很多地方有過先例,其中不乏一些成功事例,但始終未得到廣泛的發展,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國農業規?;a發展時間比較短,存在部分問題:
①經濟主體之間沒有固定的合作機制與利益分享機制。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確實解決了農民的農產品出售問題,農民不需要再通過市場去尋找交易對象。這樣節約了大量的市場交易成本。企業與農戶中各個經濟主體之間存在共同的利益,但是又包含個人經濟利益于其中。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法律的缺失,以及農業必須面對的來自自然與市場的風險,給雙方生產和收入預期帶來了比較大的影響。在農產品產業化過程中,初級農產品的生產,因生產單位眾多,完全處于競爭的市場環境中;而收購農產品的企業在一定區域內往往競爭不完全,所以企業在加工與銷售環節中獲得的部分利益,很難通過市場轉移到農民手中。由此可知,目前我國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的機制無法讓農戶達到利益最大化。
②龍頭企業實力有限,無法帶動農業規模化生產的大力發展。由于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時間不長,龍頭企業以及其他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也屬于起步階段,對整個農業的推動作用十分有限,目前只有大力推動農業企業的發展,不斷壯大企業規模,增加企業的社會影響力,才能為農業的產業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才能推動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發展。
4規范我國農業規?;a的幾點建議
農業規?;a在我國部分地區試行了多年,但發展始終比較緩慢,針對于目前我國農業規模化生產的一些問題,規范農業規?;a的進程不得不加快步伐。
①政府部門要規范土地使用權流轉市場的正常穩定秩序。通過土地使用權流轉使分散的土地使用權集中到種田大戶和養殖大戶的手中,是農業規?;洜I的基本舉措。農業對于土地的依賴性導致了土地流轉在農業規?;a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僅僅只是可供流轉土地用量的規模達到要求還不夠,所以土地使用權流轉靠土地市場的自我運行和搭配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需要政府的支持、干預和規范,才能讓農業規?;a的土地問題得到良好的保障。
②積極推動鄉鎮內民營企業的發展。各地政府應當出臺獎勵政策,鼓勵農戶個體、農村社區合作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興辦各種形式的鄉鎮企業。鄉鎮企業在企業制度上要不斷創新,通過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的形式,使鄉鎮企業在保留原有體制和機制中的基礎上,逐步走向建立現代企業先進制度的標準。在產權明確的基礎上對鄉鎮企業的產權進行不同行業所有制的重組,把微利、虧損的企業拍賣或租賃,杜絕資源浪費。對于發展規模較好,有利于實現規模經濟,擴大技術優勢,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的企業,通過兼并、聯合或合作的方式擴大企業規?;蚪M建成集團公司,由此通過改變鄉鎮企業的發展戰略,于自身緊密聯系的農業與農村的生產優勢的前提下,尋找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有利時機,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
③逐步完善農業規模化經營模式?!褒堫^企業農戶”這種規?;l展形式在我國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也是最為重要的一種形式。雖然這種經營模式暴露出許多缺陷,但只要創新制度設計,加大政府的監管力度,會逐漸成熟完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