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金融及服務創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的現狀,對農村金融及服務創新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金融機構網點數量銳減、)信貸資金供給有限、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創新業務并形成品種多樣化格局、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引入市場化管理方式和手段,尤其要引入嚴格的授信授權機制、信貸責任機制、成本效益機制。要擴大農發行的業務經營范圍,允許其發放農業產業化貸款、城鄉基礎設施貸款、縣域城市化的項目貸款,承接目前由農行發放的扶貧開發貸款,承辦縣域地區的市場債券、兌付、向縣域金融機構批發資金,具體材料請詳見:
內容摘要:近年來,我國農村事業發展顯示出了巨大的生機和活力,然而,與欣欣向榮的農業經濟發展極不協調的是農村金融服務呈現出了嚴重的邊緣化趨勢。因此,本文對農村金融相關環境、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環境、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的解決思路。
關鍵詞:農村金融服務創新政策支持
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的現狀
(一)金融機構網點數量銳減
有關資料顯示,在農村地區,除郵政儲蓄外,有些金融機構農民幾乎很難接觸到。而主要針對國家農業發展的農業發展銀行,其業務范圍遍及較窄,機構設置不到位(大部分縣由農行業務),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另外,對于較為普遍的農村信用社,其金融服務的種類也不夠完善,功能和性質不夠明晰,支農服務水平不高,對重點農戶和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的資金支持不到位。
(二)信貸資金供給有限
信貸資金供給總量上嚴重不足。目前,我國農戶貸款需求普遍存在滿足度較低的現象,貸款規模小已成為制約農村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由于農村貸款擔保組織不健全,農民和農村小企業普遍缺乏抵質押物,影響了信貸投入的信心。而金融機構對提供農村金融服務都較為謹慎,從而也影響了信貸的總規模。
民間借貸數額巨大。非正式金融的運作嵌入于社會網絡和傳統型制度環境中,基于社會網絡中的人緣、地緣和血緣關系,即信任關系。非正式金融對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有著較大的貢獻,但是從總體上看,政府對民間金融的壓制嚴重且沒有較好的管理機制,使其無法充分發揮作用。
小額信貸機制尚不完善。我國政府限制所有小額信貸項目吸收強制性存款,也禁止其動員自愿性儲蓄,并對利率水平給予一定的限制,此外我國的小額信貸項目或者機構無法嚴格遵循商業運作原則,而且資金的援助性質導致小額信貸運營者本身沒有預算軟約束,從而缺乏激勵。農村金融服務改善方式選擇
(一)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1.充分定位小額信貸,完善小額信貸機制。首先,使小額信貸機構合法化。允許純粹的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在民政部門注冊,商業性的小額信貸機構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注冊。其次,人民銀行確定利率上限,在此基礎上對商業性小額信貸機構給予更大幅度的定價權。再次,適當放寬小額信貸機構的融資渠道,在堅持本地“只存不貸”的原則下,采用多種方式鼓勵小額信貸健康發展。最后,在稅收方面給予其優惠,通過稅收減免或稅收返還等政策,保證小額信貸機構可持續發展。
2.推進合作金融理念,擴展商業金融渠道。合作金融的知識論基礎可以較好地解決限于一個地方經濟主體的資金互助的問題以及利率市場化前提下商業金融貸款利率可能偏高的問題。在金融服務方面奉行成員優先的原則。真正的合作金融體系是從下而上建立的,其中,基層合作金融組織掌握經營決策權,上層機構一般為基層提供便利服務和開展基層合作金融組織共有的但又不能開展的某些業務。這也是合作金融體系的力量來源。
商業金融在提供農村企業金融服務方面同樣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當前貸款利率市場化(取消貸款利率上限)之后,正式商業金融機構,尤其是自下而上所建立的、內生的正式商業金融機構由于充分面向市場并實行風險定價,能夠向各種大小的企業提供信用、抵押、擔保、質押和留置貸款。
(二)創新業務并形成品種多樣化格局
一是大力推行創新貸款。通過積極開辦創業貸款、農戶聯保貸款、動產抵押、倉單質押、權益質押等貸款業務,切實解決農業貸款難、農村發展慢、農戶收入少的問題。二是積極發展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以適應經營者對結算、票據流通、資金融通、金融中介服務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三是建立完善利率定價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四是積極探索新的服務方式,完善信貸、資金、結算及為社員提供信息技術和保障等服務功能,提高支農綜合服務水平。五是加快電子化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六是發展農業保險業務,在農村建立多層次體系、多渠道支持、多經營主體的農村保險體系,探索政策性保險、商業性保險與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業務有機結合的途徑。
(三)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引入市場化管理方式和手段,尤其要引入嚴格的授信授權機制、信貸責任機制、成本效益機制。要擴大農發行的業務經營范圍,允許其發放農業產業化貸款、城鄉基礎設施貸款、縣域城市化的項目貸款,承接目前由農行發放的扶貧開發貸款,承辦縣域地區的市場債券、兌付、向縣域金融機構批發資金。要發揮農業銀行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農業銀行要積極調整信貸政策,對縣域內特別是農村中小企業的合理資金需求給予積極支持。鞏固和發展農村信用社改革成果。
參考文獻:
1.何廣文.從農村居民資金借貸行為看農村金融抑制與金融深化[J].中國農村經濟,1999(10)
2.王國華,.論我國農村金融抑制與金融制度創新[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