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資源配置制度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科技資源的市場配置機制;科技資源的制度配置機制;科技資源的文化配置機制;市場、制度和文化的相互作用機制等進行講述,包括了市場是買賣交易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是買賣交易制度的集合、市場形成了對科技資源要素的自配置機制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本文借鑒演化經濟學的基本思想,分別從市場、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對科技資源配置機制進行分析,以期對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科技資源配置;機制;效率
從經濟學研究稀缺資源配置的理論范式出發,新古典學派強調市場對稀缺資源的完美配置;凱恩斯學派強調國家干預能有效彌補市場失靈;馬克思指出:“權力永遠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及由經濟結構所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從而引出對稀缺資源進行配置的三大配置力量,即市場、國家制度和社會文化。科技資源要素作為稀缺性資源同其他資源一樣存在著這三種配置力量的作用,這三種配置力的協同作用有利于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一、科技資源的市場配置機制
市場是買賣交易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是買賣交易制度的集合。市場功能的實現與完善是通過市場的各種運行機制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來完成的。價格機制作為市場運作的核心機制,通過價格的調整來引導資源的供給與需求,使其趨于均衡,進而促成社會經濟的正常有序運行。市場的這種自發調節的功能在價格體系的作用下不斷發展、成熟,發揮著提供信息、經濟激勵和決定收入分配的三大作用,從而促成其最本質的資源配置功能的形成與完善。科技資源配置系統中的市場配置力的形成類似于上述一般意義上的市場的形成過程。科技資源要素市場在自發形成的過程中促成了對科技資源的自配置機制的形成,從而有利于市場對科技資源進行配置的功能的實現與完善,促進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市場對科技資源的自配置機制體現為以下方面:(1)在科技人力資源要素市場上,市場價格機制的形成及發揮作用是建立在對科技人力資源要素內在價值的評價之上,有利于引導具有高素質的科技人力資源要素流向能體現自我價值、發揮創造性潛能的環境中,創造出更高的收益。但這種完全以利益為驅動的市場配置會營造一種利益至上的觀念與氛圍,不利于從事基礎性研究活動尤其是純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的科研活動順利展開。因而制度配置與文化配置就成為彌補市場失靈、引導市場配置不可缺少的方式。(2)科技經費配置是科技資源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財力資源要素市場為科技資源配置主體提供了廣泛的資金供給平臺,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資金供給主體的多元化,降低單一主體投入給配置主體帶來的對供給主體的高依賴性和投入主體收入的高風險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導資金流向產出效益高的執行主體,帶來較高的資金收益,從而這種資金的市場配置有利于資金配置效率的提高。(3)在科技物力資源要素市場上,市場為科技物力資源要素(如,大型的科研儀器、設備等)提供了交易的場所和環境。通過科技物力資源要素的市場配置,提高了科技物力資源要素的流動性與共享性,從而有效減少了科技物力資源的重復購置等浪費現象,有利于科技活動經費的節約、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4)科技信息資源要素市場,尤其是科技成果交易市場,為供需雙方提供了交易平臺,通過價格機制對供需行為進行調節。符合企業需要的有市場前景的科技成果,市場需求就相對旺盛,產品價格就比較高,從而有利于引導滿足相應需求的供給行為發生。但由于科技成果市場中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存在,使制度的規范與文化的引導成為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的必須方式。
二、科技資源的制度配置機制
市場形成了對科技資源要素的自配置機制,從而解釋了市場經濟國家的科技資源配置效率強于其它經濟類型國家的原因。但由于科技活動自身具有正的外部性、非排他性、信息不對稱等特征,導致市場在進行科技資源配置過程中存在失靈現象;而制度具有減少不確定性和建立秩序的作用,有助于科技資源配置活動的有序進行;并且不同的制度對技術演進的影響不同導致科技資源配置的路徑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技術體系。從而有效的制度供給就成為彌補市場失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方式。一般而言,制度作為一種行為的規則或規定,其產生的目的在于規范和協調人的認識及行為。科技資源配置系統中的制度供給以統一和協調從事科技活動的人的行為或認識為目的,其形成及功能的發揮是隨著科技資源配置活動的不斷進行而逐漸發展成熟的。科技資源配置活動的有序進行離不開制度的引導與規范;同時,科技資源配置活動的有序進行有利于制度的不斷豐富與完善。科技資源的制度配置具有以下功能:(1)具有激勵功能。制度的激勵功能是制度總體作用的基礎。該功能的發揮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前提,與激勵客體的努力與報酬程度有關,同個人收益與社會收益的比率有關。由于科技活動具有正外部性,其產出帶來的社會收益遠遠大于私人收益。如果缺乏相應的制度安排,則會產生嚴重的“搭便車”現象,從而減弱科技活動主體從事創造性活動的積極性。因此,一個有效的產權安排方式尤其是知識產權制度的安排,有利于提高科技資源配置效率。同時,政府給予一定程度的政策優惠,如:稅收優惠、利率優惠等,則是激勵企業高效配置科技資源要素必不可少的激勵手段。(2)具有分配功能。科技資源的制度分配功能是指市場在進行科技資源配置活動過程中存在失靈現象,從而由制度承擔起依據相關規律和信息對人、財、物等科技資源要素進行分配的功能。制度分配功能的效率,主要取決于分配所依據的信息質量、分配方式的科學性、合理性等因素。由于科技活動具有公共品性質,單純的市場配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區之間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水平差距的拉大,加劇了地區間科技乃至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而科技活動對于增加區域的知識總量、促進區域科技競爭力的提升具有長遠的影響,因此,國家的財力支持顯得尤為重要。政府通過轉移支付等手段加強對不發達地區的科技投入,為當地注入新的科技資源要素,以增量帶動存量促進當地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水平的提高,從而進一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3)具有協調功能。隨著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知識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更多地依賴于不同領域、不同學科間的分工與協作。這種多學科、多領域的融合與協作一方面來源于市場的激勵,另一方面源于制度的協調。但由于知識生產活動的外部性、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存在,弱化了市場的激勵功能,而更依賴于制度的協調功能,尤其是依賴于政府的制度供給來彌補市場失靈。一方面,通過建立聯結交易雙方的科技中介組織機構,如,科技咨詢機構、科技評估機構等,減少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通過采取政策措施營造有利于互動的合作環境,促進產學研的結合。(4)具有規范、引導功能。科技資源配置的制度供給方向決定科技活動的發展方向,并在制度運行的過程中對科技人力資源要素的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等加以規范和引導、對科技活動的環境加以塑造,從而有利于科技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科技政策的制定應在科技供給、需求及其之間的聯結上進行有效的平衡;關于技術轉化、擴散和研發的科技政策應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進行調整,從而有利于更好的發揮科技政策的宏觀引導功能。
三、科技資源的文化配置機制
人們在長期從事科技活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對科技人員的行為起著潛移默化影響與規范作用的文化配置機制,具有典型的路徑依賴屬性。科技人員在長期從事科技資源配置活動的過程中形成的這種文化配置力在收益遞增機制和不完全市場的推動下,其路徑依賴具有兩種配置結果:其一,當收益遞增普遍發生時,這種文化配置機制不斷得到鞏固和加強,并且沿著配置效率不斷改善的良性循環的軌道發展;其二,當收益遞增不能普遍發生時,上述配置機制沿著非績效路徑發展,最終“閉鎖”在某種配置無效率狀態中。這種無效率狀態的改善只能靠外在的有效的制度供給加以引導與規范,從而使文化配置向著提高效率、增加社會福祉的方向改進。在科技資源配置系統中,文化作為一種自發的社會秩序,其配置機制一旦生成,就能作為人們從事科技活動中的一種常規性固化文化本身所覆蓋的科技活動主體的現象行為。一方面對行為主體的行為方式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其行為沿著業已成形的文化配置機制進行。這里的文化配置機制更多的是對行為主體起著一種引導性作用;另一方面其本身就作為一種事態、一種情形,像一種社會規則那樣對行為主體的行為有一種自我強制性的約束。文化配置機制更多的是對行為主體起一種規范性作用。
一般而言,科技資源配置系統中的文化配置是作為帕累托增進的,具有以下功能:(1)對科技人員具有引導功能。科技資源要素的文化配置從主導價值觀上規范科技人員的行為,從而直接影響科技資源的配置方向、科技成果的產出質量。一個具有社會互動的高度評價創新和知識積累的文化價值體系的存在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動力,有利于科學研究在創新的氛圍下、在同社會的互動中不斷前行。(2)有利于節約交易成本、降低交易費用。市場是一系列契約的集合,其運作是建立在剛性契約之上的,由于契約的簽訂總是不完全的,因而保障市場的正常運行離不開市場行為者的“共同意識”——習俗、倫理道德和思想觀念等社會文化方面制約。由于科技資源要素的特殊性使這種文化配置機制在科技市場的配置中更顯得重要,對其配置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3)通過強化人們的心理預期,以減少信息不對稱的發生。習俗、倫理道德和思想觀念等社會文化方面的配置力量通過對人們行為方式的固化或者對人們行為界限的設定,給交易雙方提供一種確定的信息:他本人應該這樣做,并有信心預期到自己如此行動亦會從別人那里獲得同樣的合作。在這種文化配置機制的作用下,進行科技成果交易活動的雙方心理預期得到強化,從而減少由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效率損失。
四、市場、制度和文化的相互作用機制
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過程中形成對科技資源配置的自組織機制。同時,由于科技活動的外部性特征導致市場配置失靈,從而市場的這種自組織機制只有在有效的制度和文化的引導、規范下才能不斷發展和完善。制度是在人們從事科技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完善的,制度既源于文化,又是文化的載體,因而制度體現了文化的特征。制度的有效供給與運行離不開從事科技活動的人對制度的理解與認同,他們之間的文化契合度決定著制度的運行成本及其績效。同時,由于市場對科技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制度作為一種調節市場失靈的手段,要以現存的市場狀態為依據,才能實現有效的供給。文化作為一種自發的社會秩序,是科技人員在長期從事科技活動過程中不斷形成并發揮作用,其形成經歷了從個人的“原子事態”到社會的行為模式的轉變,對科技人力資源要素的行為起著引導與規范的作用。在這種引導與規范的過程中實現對科技資源的市場配置和制度配置的有效補充;同時制度的供給和市場的發展對文化配置不斷地進行規范和完善。市場配置、制度配置和文化配置三者的協同作用,有助于實現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從而有利于整個科技活動向著社會福祉增大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