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煤炭企業多元化選擇路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行業吸引力原則;剩余資源原則;相關性原則;企業核心能力原則;產業政策導向原則;環境保護原則等進行講述,包括了技術相關性、生產相關性、銷售相關性、采購相關性、管理相關性、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外部條件,在以往經濟模式下,企業對環境漠視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多元化經營是指企業為發揮其核心優勢,充分利用已有的企業資源,提高資本的經營效益,同時生產和經營多種產品或涉足多個行業以謀求企業長遠發展的一種商業經營模式。它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為適應外部環境、尋求長遠發展而采取的一種成長或擴張行為。煤炭企業作為資源開發型企業,由于受到資源、行業、政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為穩定長期發展的需要,必須實施多元化戰略。
關鍵詞:多元化經營;煤炭企業;產業政策
循環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未來趨向,因此,煤炭企業要以循環經濟為指導進行多元化的行業選擇。在循環經濟的背景下,行業吸引力原則、剩余資源原則、相關性原則、產業政策導向原則和環境保護原則是煤炭企業多元化選擇必須遵守的原則。
1行業吸引力原則
傳統經濟下的行業吸引力原則主要是指該行業是否能夠贏得豐厚的利潤,而在循環經濟下,不僅要考慮企業的經濟效益,還要考慮到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雖然不是可見的,但是從長遠來看,企業的經營過程中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最終會轉化為經濟效益的增加,且增加的份額遠遠大于其為獲得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所付出的代價。因此在循環經濟條件下,用這個法則選擇目標行業時,應注意到:
首先,對行業吸引力的大與小的評價,應該加入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的因素來共同組成行業吸引力評價體系;第二,每一位企業的決策者的結論都不盡相同,判斷準確取決于企業家的行業預見能力,由于企業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一種長遠投資,在短期內無法預見,因此更增加了預見的不確定性和決策的困難;第三,行業吸引力也是處在變化過程中,在循環經濟背景下,原有的產業已成為紅海的時候,新型的環保產業正在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藍海。因此,企業選擇目標行業時應考慮到行業吸引力變化及其對策;第四,行業吸引力是相比較而言的,并不存在絕對的行業吸引力大或中或小,這種比較取決于不同的行業以及所設定的指標體系,企業的發展環境和條件在不時的發生變化,因此對企業有利的行業在將來的時候未必是有利的,而不利的也未必是永遠不利的;最后,行業吸引力還取決于行業的層次,有時在大行業范圍內的吸引力不大,而在小行業范圍內的吸引力卻并不小。
2剩余資源原則
專業化與多元化戰略選擇的“大數法則”指出,企業擁有剩余資源是多元化經營的前提條件,如果企業不曾擁有剩余資源(往往是擁有量極小而視為沒有),就不應該選擇多元化經營戰略。這是從“質”的角度來說明剩余資源在專業化與多元化選擇中的作用,在此所說的剩余資源擁有量則是從“量”的角度來說明剩余資源在目標行業選擇中的作用。剩余資源擁有量從理論上講是企業經營資源總量與現經營行業所需的擁有量之間的差額。企業經營資源總量較為容易把握,而現經營行業的擁有量則是一個不太好把握的概念,必須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進行分析。其中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第一,貨幣資金由于其獨特的性質和作用,是通用性最強的經營資源,是否擁有剩余,剩余量有多少,是較容易量化和掌握的。因此,貨幣資金剩余量往往就成為剩余經營資源的重要內容和尺度;第二,管理及文化資源往往不被人們所重視,其實這類資源的通用性也許僅次于貨幣資金,因此可轉移性和轉移效率是較高的,在企業多元化經營中應該高度重視這類無形資源的作用;第三,企業最高首腦的時間和精力是企業剩余資源的重要組成,這一點尤其應該注意和重視。如果,企業高首腦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集中在企業現行業和生產經營方面,而只有較少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企業未來發展與戰略設計等方面,這表明整個企業的剩余資源擁有量就存在一塊最短的“木板”,因此企業進入目標行業的經營就取決于這塊“木板”的高度。這一點對中國企業尤為重要。第四,自然資源等包括企業的原材料和企業產生的工業廢物等也可重復利用,或轉化為新產業的原料。這部分資源在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的時候對企業的生產運營并不產生明顯的影響,但在如今的循環經濟的背景下,自然資源短缺或將近枯竭,制約這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在考慮多元化行業選擇的時候不得不將自然資源作為一個考慮因素。
3相關性原則
實際上,相關性原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循環經濟的思想和理念。相關通常是指與技術、生產、銷售、采購、管理等要素上的相關。這些相關體現了充分利用企業資源、節約資本投入的循環經濟理念。
但是,在循環經濟的大背景下,這一相關性原則又有了新的內涵。
3.1技術相關性。受企業社會責任的約束,企業原有的對危害社會環境的技術要逐步淘汰。盡管這種技術對企業的經濟效益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如果其危害了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那么這種技術相關是不可取的,不過考慮到企業的經濟效益,應該采取逐步式的淘汰,而非激進式的淘汰。
3.2生產相關性。循環經濟要求企業實行清潔生產,因此,企業在實行技術相關性的同時,要求其首先擁有循環經濟的理念,在原有的生產條件下,改進其生產模式,這樣,在利用原有的資源的同時,創造性地改變成為先進的生產模式。
3.3銷售相關性。意指利用原有的銷售渠道、銷售設備或銷售職員銷售新的產品。同上,要用循環經濟原則為指導,整合銷售渠道,設備和人員,盡量做到少用人力物力財力來銷售更多的產品,且同時在銷售過程中,運用環保的理念減少產品的包裝和運輸過程中的損失,在減少經濟損失的同時,在顧客中建立良好的產品和企業形象,創造出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3.4采購相關性。即利用原有的采購人員和設備及渠道采購現有產品的原材料。根據循環經濟理念,企業在采購相關的同時,也要考慮到企業所采購的原材料是否環保和符合三種利益的統一,不能僅僅是為了采購相關,取得低采購成本而忽略了采購的原材料本身的特質而造成的嚴重后果。因為如果原材料不符合企業的標準或者消費者的環保胃口,不僅會給企業造成嚴重的存貨積壓,而且可能導致企業的聲譽損失。
3.5管理相關性。這也是很重要的一條。因為企業最終離不開人的管理。一旦管理失誤,企業便岌岌可危。因此,企業的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必須與時俱進,才能指引企業持續發展,循環經濟是社會經濟的潮流,企業的管理人員必須學習和持有循環經濟的理念來管理企業。
4企業核心能力原則
企業核心能力取決于如下諸種因素:企業成長過程中所積累的技能與知識;企業在市場競爭過程中所建立的競爭優勢;企業在多行業經營方面的經歷和經驗;企業核心業務的主導性和核心人員的穩定性;企業戰略的連續性與徹底性等。企業核心能力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概念,它涉及到企業的許多資源與能力。在目標行業及具體產品/市場選擇過程中,企業核心能力是重要選擇依據,即在核心能力能夠發揮有效、強大作用的領域中選擇企業的目標行業及具體的產品/市場;在多元化戰略實施過程中,由于企業核心能力的擴展性所決定,它將成為企業進入目標行業的重要資源,而且還是多行業綜合經營一體化的核心和力量。從多元化的發展歷程來看,是從無關多元化—相關多元化—以核心能力為主的相關多元化。核心能力對企業多元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的核心能力能為企業贏得持續的發展動力,必須能夠跟上時展的步伐,否則,頑固不化是難以維持長壽的。因此,在循環經濟的背景下,企業的核心能力必須盡快建立一套持續發展機制和確定企業核心能力的發展方向。即要培養一種循環經濟的理念,用以指導企業的發展。以上法則是在傳統經濟條件下企業多元化行業選擇需要這種考慮的因素。而在循環經濟背景下,需增加以下兩個因素。
5產業政策導向原則
以往政府的產業政策主要的目的是促進社會的經濟發展,社會經濟的全面繁榮,因此只要符合國家基本法律的產業政府都給予不同程度的支持。這種支持只考慮到經濟的發展和良好的經濟環境的維持,而現今經濟的發展受到了抑制,抑制的緣由是以往粗放型的發展模式造成的環境惡化和資源枯竭。因此政府開始關注環境的保護和治理,同時制定有利于環境的產業政策對經營該產業的企業給予一定的優惠,引導企業發展有利于環境的產業。因此,企業在進行多元化行業選擇的同時,應該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優惠條件,發展有利于環境的產業,這樣,一方面順應形勢,不僅取得了優惠條件,且發展前景看好;另一方面企業的發展有利于環境產業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有利于企業的未來發展。
6環境保護原則
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外部條件,在以往經濟模式下,企業對環境漠視,因為企業的經濟利益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很模糊,似乎沒有關系,所以企業不僅不關心自然環境的狀況,且在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同時,為贏得高額利潤沾沾自喜。因此,中國企業在多元化行業選擇時,應將環境保護列為一條重要原則,選擇有利于環境的產業和充分利用企業產生的廢物作為原料來發展新的產業。
總之,我國煤炭企業在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時,必須以循環經濟為指導,遵照上述原則進行多元化的選擇。煤炭企業要結合自身條件,揚長避短、收縮戰線,圍繞煤炭這條產業鏈做文章,大力發展煤炭的深加工、煤炭的能源轉換及高載能產業,在相關多元化基礎上,培育核心競爭力,追求相關業務的規模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