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道路運輸發展路徑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政府重視道路運輸業的規劃和宏觀調控;政府重視道路運輸業的法制建設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政府重視創新現代化道路運輸組織模;政府重視道路運輸安全、環保、節能和科技進步;政府重視發揮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的作用等進行講述,包括了安全是轉變發展模式的根本、便捷是轉變發展模式的活力、可靠是轉變發展模式的保障等,具體資料請見:
學習發達國家道路運輸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對研究我國道路運輸業發展模式和制定相應的發展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發達國家道路運輸業100多年來的發展歷史,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教訓.我們在研究發展模式和制定發展政策時,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所用,揚我所長。匯集美國、荷蘭、加拿大、日本、德國、瑞典等發達國家道路運輸業發展的經驗,政府重視道路運輸業發展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一、政府重視道路運輸業的規劃和宏觀調控
發達國家的政府通過行業規劃、政策引導,不斷改善道路運輸基礎設施和車輛的運輸條件,不斷適應不同發展階段道路運輸業發展的需要。在市場準人方面,由對經營者的“數量控制”轉為開業的“質量控制”,把“公眾必需與便利”、“權利和義務”、“適宜性”列為準人標準。在市場管理方面,綜合運用投資政策、稅收政策和收費政策等經濟手段引導行業發展.通過減免稅收、減免通行費、直接補貼和間接補貼的方式,鼓勵發展公用型營業性運輸.鼓勵調整車型結構,投資場站建設,鼓勵少數規模很大的企業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引領中小企業發揮自身優勢,發展相宜運輸項目。
二、政府重視道路運輸業的法制建設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
發達國家的政府在道路運輸業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強有力的法律、法規體系作保障.大多數政策也是通過法律、法規形式公布的.有《公路法》、《車輛法》、《運輸法》等等。還有依據法律制訂的規章制度和依據法律授權可以采取的行政措施,有力地維護了運輸市場秩序。與此同時,政府十分注重發揮國際標準化組織的作用,制定并實行統一的各項行業標準和規范,對車輛技術、物流技術、信息技術、集裝箱、裝載工具、托盤、掛車等,實行規范化管理和標準化作業,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
三、政府重視創新現代化道路運輸組織模
式和運作機制發達國家的政府很重視改進和創新道路運輸的組織方式和管理水平,發展大噸位柴油車和專用汽車.推廣甩掛運輸和集裝箱運輸。應用物流技術降低運輸成本,減少流通費用,提高道路運輸效率。發展現代物流業,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歐洲國家之間的國際道路運輸通過簽訂國際協議和公約,將運輸、貿易、衛生檢疫和安全、海關、稅收等方面的政策目標不總一致的多個國家組織起來,開展便利運輸,歐洲國家關于便利國際運輸的多邊協議值得我們借鑒。
四、政府重視道路運輸安全、環保、節能和科技進步
發達國家的政府通過“數量控制”,使道路運輸企業走上規?;?、集約化和組織化的發展之路,通過“質量控制”使道路運輸企業不斷提高安全、節能、環保等方面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影響道路運輸業發展的安全、環保、節能、科技進步等要素成為政府重視和關注的目標,成為提高道路運輸效率和效益的政策導向。我國政府把交通運輸業列為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要求把節能減排擺在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更加突出位置。就是新政策導向的重要體現。
五、政府重視發揮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的作用
發達國家的政府非常重視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的作用。依靠行業協會維護運輸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規范運輸企業的市場行為。行業協會參與制訂行業發展規劃,制訂行規行約,實行行業自律:研究道路運輸業的發展途徑和提高道路運輸效率的對策:組織專家學者為道路運輸行業提供業務技術咨詢服務:組織道路運輸企業交流合作;對道路運輸從業人員進行行業培訓;建立市場信息網絡,預測信息等等。行業協會在發揮交流和合作、協調和服務功能方面.作用越來越大,地位愈顯重要,行業協會成為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道路運輸業正在從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向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平衡的方向轉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道路運輸行業,以信息化提升傳統的道路運輸業。實現質量和效益的超常規發展。道路運輸業已經從“基本適應”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根據交通部又好又快發展道路運輸業和加強節能減排工作戰略部署,為實現2020年基本實現道路運輸現代化的目標.應當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道路運輸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對道路運輸業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政策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道路運輸業的發展模式要以更安全、更便捷、更可靠、更經濟、更智能、可持續發展為標志,以節能減排和安全優質為核心,實現“人便于行、貨暢其流”。研究發展模式要結合我國的國情和特點,要充分體現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色,筆者認為以下六個方面應列為研究的要點:
(一)安全是轉變發展模式的根本
1、安全至上。道路運輸參與者普遍樹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從政府職員到普通從業者都自覺意識到安全是道路運輸的第一要素;減少道路運輸傷亡、促進公眾安全,是政府和從業者的首要職責、行動準則和業績判斷標準。
2、顯著改善道路運輸安全狀況。營業性道路運輸重特大安全事故次數和死亡人數和由道路運輸基礎設施引起的交通事故大幅降低。
3、可信賴的道路運輸安全。死亡和失蹤率達到公認的安全標準,重大事故率低,道路運輸成為社會更信賴的安全運輸方式。
4、全方位覆蓋、全天候運行、具備快速反應能力的現代化道路運輸安全保障系統。
(二)、便捷是轉變發展模式的活力
1、更廣的覆蓋面。道路基礎設施網絡將中國連接成一個緊密的整體——無論是大都市、小城鎮,還是鄉村、海島和邊防站點。
2、形成網絡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所連接目前所有城鎮人口超過20萬的城市.形成“首都直達省會、省會彼此暢通、省會通達地市、連接重要縣市”的高速公路網絡。中等以上城市間400—500公里當日往返,800-10O0公里當日到達。大部分地區汽車在1小時左右可到達高速公路。東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區在半個小時左右就可駛入高速公路。
3、適用的基礎公路網。全國縣際間基本由二級以上公路連接??h鄉公路技術狀況顯著改善。并得到及時、有效養護。農村公路通達集鎮、鄉村。方便農民“早進城,晚歸家”。4、快捷、舒適的城間客運網絡。以班車客運為基礎、旅游與包車客運為補充,全部由高級客車載運,站場(點)服務體系完善。
5、便利的農村客運網絡?;緦崿F行政村“村村通班車”。班線可深入山區農村,通達居民村落;為農民出行和鮮活農副產品交易提供方便。
6、便捷的貨運網絡。形成以現代物流服務為特征的貨運網絡;建立以中等以上城市的樞紐站場為主要節點、比較完善的城間快速貨運網絡。
7、更普遍的一體化運輸系統。建立起現代化的立體客運樞紐。緊密銜接不同運輸方式和市內交通。實現“零換乘”。提供一體化公共客運服務;建成完善的以貨運樞紐為節點的一體化運輸系統.實現元縫運輸。
(三)可靠是轉變發展模式的保障
1、抗災能力強的基礎設施。由自然災害造成的斷通時間大幅下降。
2、更穩定的服務。旅客班線運輸正點率接近100%:道路旅客運輸途中延誤時間下降至零:道路快速貨運限n,-J’N達更有保障。
3、完善的應急反應體系。足以應對人為的或自然的重大災害和突發事件,具有迅速恢復、重建的能力。
(四)經濟是轉變發展模式的動力
1、完善的運輸市場體系。運輸資源優化,市場壁壘消除,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運輸市場體系建立。
2、合理的價值費用比。運輸服務者在改善運輸服務的同時降低運輸成本,用戶以可承受的價格.享受到更好的服務。
3、單位運輸成本相對下降的貨物運輸。新技術、新設備廣泛應用。運輸成本相對降低。道路營業性貨運車輛空駛率較目前降低5個百分點;營運重型車或汽車列車比例達到15%。
(五)智能是轉變發展模式的導向
1、電子化的裝備設施。電子收費普遍應用,交通運輸監控管理實時化;車輛裝備自動化。
2、數字化的行業管理。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各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實現主要業務管理的數字化、網絡化,行業內外相關管理系統無縫連接、協同處理,全方位地向社會提供優質、規范、透明、符合國際水準的管理服務。
3、人性化的公眾信息服務。用戶可以全天24小時、全年365天,在任何地方及時獲取所需的交通運輸咨詢。
4、信息化的企業管理。大型企業普遍開展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及其它新技術廣泛應用于道路運輸企業生產、管理和營銷。
5、其它令人激動的產品與服務。智能交通系統正在加速提升著運輸產業,未來的產品和服務超乎我們的想象。
(六)可持續是轉變發展模式的核心
1、集約化的國土資源利用。每億車公里占用土地面積明顯減少。
2、環境友善的設施。具備條件的公路沿線全部得到綠化美化。
3、低污染的運輸工具。在用營運車輛普遍使用清潔燃料,全部達到國家排放標準要求;廂式車占營運貨車60%以上。
4、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道路營業性運輸車輛單位運輸量能耗明顯下降。道路運輸業發展模式研究是關系到道路運輸業發展方向、發展速度、發展質量的綜合性課題,希望能夠通過研究,形成更加科學、更加合理、更有中國特色的研究成果,引導道路運輸業朝著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