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濟法在社會主義市場地位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宏觀調控經濟活動中形成的經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在社會主義市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得以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基于此,文章通過對經濟法的內涵進行概述,并以此為基礎,就經濟法在社會主義市場中的地位展開分析與探討,以供相關讀者參考。
關鍵詞:經濟法;社會主義市場;地位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推動作用下,市場經濟步入了全新的時期。在此環境下,社會主義市場也開始呈現出新的特征和內容,以及面臨更為復雜的因素和嚴峻形勢。經濟法作為一種對社會公共性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能有效發揮國家的宏觀調控職能,消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在新的形勢下,對經濟法在社會主義市場中的地位展開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經濟法的內涵概述
經濟法是協調國家經濟運行之法,是對國家在經濟管理中發生的經濟關系進行調整的法律。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視角出發分析,經濟法對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具有干預、管理和調控的功能屬性。一直以來,經濟法的內涵都是經濟學研究的重點問題,也是一切經濟立法、司法等活動的基礎問題。現階段,我國經濟法權威采用的概念是:經濟法是國家從經濟發展的全局出發,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的內涵包括了以下三方面的內容:(1)經濟法屬于法律的范疇;(2)經濟法屬于國內法的體系;(3)經濟法不同于國內法體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門。具體來說,盡管各個法系、各個國家對經濟法的內涵概述有不同的定義,但是其在經濟市場發展中的作用具有統一性,其對各種經濟關系的確立有著無法替代的影響作用。
二、經濟法的作用
1.有助于構建市場機制。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由于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時間較短,發展速度緩慢,現階段仍舊處于構建階段。新經濟形態下,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當前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五大也針對性地提出了市場建設任務:健全市場規則,增強市場管理成效、掃除市場障礙,脫離地區封鎖、部門壟斷的束縛,建立統一開發、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而構建市場機制這一任務必須通過經濟法的制定與實施,才能得以順利完成。
2.有助于國家依法實施宏觀調控。保持經濟總量平衡,抑制通貨膨脹,以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化,推動市場經濟穩步發展,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核心任務。立足于市場經濟體制,國家要想對經濟活動行使宏觀調控職能,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手段實施。可見,經濟法的制定和實施,是國家依法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活動的制度保障和條件。
3.有助于克服市場失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的運行具有一定的自發性,它在優化資源配置、調節市場供求、指導經營管理機制時,會引發一定的失靈問題。在此情況下,如果對失靈情況置之不理,等待市場運行機制自主恢復原樣,就會隨之引發資源浪費、社會不穩定等問題。為此,必須通過國家的積極干預行為,來對市場失靈問題進行克服,才能確保市場得以正常運作。而國家的干預必須要以一定的法律作為基礎,經濟法就是當中的重要依據。
4.有助于加強市場管理。市場經營主體追求自我經濟利益,是市場經濟體制制度所允許的。但是,倘若市場管理不到位,那么就會出現市場經濟主體為追求自我利益而損害他人利益或社會利益的情況。因此,必須要通過經濟法的制定與實施,加強對市場的管理力度,才能保證市場秩序與經營自主之間保持平衡。
三、經濟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地位
1.經濟法是國家干預市場經濟的重要工具。經濟法以一種法律形態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中的秩序、行為進行了規范化規定,它是一種重要的實施工具,主要是通過國家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而得以實現。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推動作用下,國家宏觀調控與市場經濟共同管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維護市場經濟發展的穩定性以及規范市場秩序等已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共識,而國家政府部門對市場經濟的發展進行干預也成為了社會發展的必然行為。經濟法是國家政府部門為了對市場經濟行為實施干預和管理而設置的法律規范,其主要發生在經濟管理機關和經濟組織、公民個人之間,經濟法所調整的對象也具有社會整體的特征。除此以外,雖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能夠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強有力的影響,但是由于市場經濟體制自身所存在的弊端,倘若缺乏了經濟法作為其法律支撐,不僅會減弱市場經濟自身對社會經濟的調節作用,還會適得其反,取得與之相反的效果。
2.經濟法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方向不動搖。相對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來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無論是在成熟程度還是在時間上都存在明顯的差距。要想穩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就必須要穩定社會主義經濟下的各方面思想。一直以來,社會經濟領域都存在質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方向科學性和正確性的聲音,然而社會主義市場用事實證明,在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共同作用下,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逐步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動作用下,生產力不斷發展、經濟逐步繁榮,社會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正視其可能存在的風險,找出經濟發展中可能出現的漏洞和缺陷,以找出解決這些缺陷的具體措施。經濟法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方面面都用法律的形式規定下來,不僅明確了市場經濟主體的權利義務關系,還對整個社會發展的大方向和整體方針進行了具體確定。通過經濟法在社會主義市場的實施,能夠保持社會主義市場發展方向不動搖。
3.引導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體制的創新可以加強市場經營主體的自主性,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則可以對市場經濟行為起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而促進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開展。經濟法是一種能夠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產生深遠影響的法律體系,其貫穿于經濟發展全程,對引導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法律的支持,經濟的發展同樣也需要經濟法作為法律支撐。經濟法不僅對現代社會主義社會取得的成就進行了肯定,還用一種法律的形式對這次發展歷程中生產下來的事物進行了保護,并把這些事物用法律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逐步形成經濟發展改革的方向,從而引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整體的發展和完善。
4.維護個體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在本質屬性上屬于一種基礎性概念,它一直以來都被用作為論證國家和社會存在的合理性,并被各國法律,甚至是憲法上規定為用來限制個體的權利。從具體上來說,社會公共利益對立法、執法和司法實踐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價值。經濟法在社會主義市場的投入使用,能夠通過其自身的法律效力,對社會公共利益進行有效維護。可以說,經濟法是一種以社會公共利益作為法律優先的核心精神,這也是經濟法有別于民法或者其他的部門法的一種特質。同時,經濟法也維護個人的合法利益,保障個人的經濟權利。
四、結語
總而言之,經濟法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它主要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公共性的事物進行宏觀調控,在社會主義市場中有著特殊的地位與作用。必須要全面實施和實現經濟法,才能保障社會經濟活動能在有序的社會環境中進行。
參考文獻:
[1]陳忻怡;論經濟法的社會本位思想[J];改革與戰略;2014年08期.
[2][1]史利娟;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的地位及其發展[J];中國集體經濟;2010年11期.
[3]關保英;論行政法關系的價值[J];法學雜志;2011年02期
作者:任小青 單位:河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