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一體推進創新邊防建設軍民融合式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提要:著眼邊境地區長遠建設和當前實際需要,貫徹邊境地區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思路,緊緊圍繞“強邊固防、富民興邊、睦鄰友好、維護穩定”的總體要求,堅持強邊穩邊富邊相統一,以強邊為首要、以穩邊為前提、以富邊為基礎的“三邊一體”推進,創新邊防建設軍民融合發展模式,不斷提高邊境綜合防衛管控能力,促進邊疆地區經濟發展和長治久安。
關鍵詞:邊防建設;軍民融合;防衛管控;創新發展
邊防是保衛國家安全的前哨陣地,邊境地區穩定與發展對塑造我國良好周邊環境至關重要。當前,我國正處于大國崛起和復興偉業征程的關鍵期和突破期,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并存期,保持良好的國家周邊安全形勢是我國戰略機遇期的重要前提條件。主席強調指出,要堅持軍民合力共建邊海防,統籌邊海防建設和邊境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和民族團結,發揮軍警民聯防的特色和優勢,堅決維護邊疆安全穩定和繁榮發展。因此,應著眼邊境地區長遠建設和當前實際需要,貫徹邊境地區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思路,不斷提高我國邊境綜合防衛管控能力,促進邊疆地區經濟發展和長治久安。
一、堅持平戰結合、軍民融合,夯實基礎強邊
強化上下連貫組織作用,建強黨管武裝統管。黨管武裝是我黨和軍隊的優良傳統和特有的政治優勢,要積極推動邊境地區黨管武裝工作制度落實,建立軍地互派黨組織副書記制度,從邊境地區縣(市)黨政機關選派優秀干部到人武部任黨委副書記,選派鄉(鎮)黨委書記兼任民兵營(連)教導(指導)員,選派人武部干部輪流到基層鄉鎮和企業黨組織任副書記,定期參加黨組織會議,研究部署黨管武裝、邊境管控、應急處突和雙擁共建工作,及時分析形勢,破解矛盾問題,凝聚發展共識。在解決武裝工作重點難點問題上充分發揮雙向協調作用,不斷增強雙重領導的合力。加強邊境地區一線基層堡壘建設,推進邊境地區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格局向一線基層組織延伸和鞏固,加強邊境地區基層黨委(支部)同守共建邊防工作,建強基層“堡壘”,發揮邊境一線“堡壘”在強邊中的核心作用。如,積極培養邊境地區優秀退伍軍人回鄉進村參與“兩委”工作,發揮退伍軍人的優勢,加強邊境地區村“兩委”對武裝工作的支持。推進軍民融合深入發展,打牢邊境基礎建設。整合邊境信息化資源,建設邊境信息綜合全域覆蓋的信息監控、報知、傳遞網絡。走軍民融合發展之路,加強軍地共建,加大資金投入,培養吸引人才,升級硬件、軟件,推動邊防大數據建設,實現邊境信息化。整合多部門、多領域的邊境數據信息,實現邊情數據互通共享,提高邊防信息化水平。在邊境地區各部門平時邊境管理監控系統基礎上,研究后續信息綜合處理分析和邊境地區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并將二者結合,實現邊境地區突發情況應對的決策科學化、指揮實時化。著眼邊境地區經濟發展和應對未來戰爭需要,加強邊境地區民兵建設,根據邊境作戰需要,編組民兵作戰和支援保障力量,通過靈活方式強化民兵訓練,提高民兵應戰應急能力,充分發揮邊防民兵在管邊控邊中的重要作用。隨著我國邊境地區開發開放步伐加快,要進一步推進軍民融合共建邊防基礎設施,民用設施貫徹國防需求,將邊境地區交通戰備設施建設納入地區道路建設規劃當中,著眼未來邊境作戰需求,長遠規劃并逐步完善邊境一線戰場設施建設。建立有效力量運用機制,構建一體強邊力量。目前,我國在陸地邊境地區主要有解放軍邊防部隊、公安邊防部隊、邊檢和民兵以及其他一些力量,應以邊境地區邊防委為協調機構,聯合上述邊境地區有關部門(單位),建立邊境地區情報偵察一體運用機制,構建邊境地區情報偵收共享網絡。深化平時邊境地區聯訓聯演,不斷完善聯防訓練演練制度,制定應對邊境突發事件響應要求的聯防方案計劃,探索邊境地區應急處突和作戰支援保障協調力量運用模式,統一組織指揮和使用多元力量,有效實施邊境地區應急處突行動和作戰聯合行動。
二、堅持資源共享、多方聯動,凝聚合力穩邊
著眼大邊防,開展邊境大治理。從總體國家安全觀出發,在邊境地區開展“平安邊境”活動,將邊境管理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將邊防工作納入地方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及政府效績考評,加強邊境管理行政領導問責制落實,增強邊境管理的主動性和領導力。要在邊境管理中每年倡導開展“平安邊境”活動,在組織機構中將政法委領導納入邊防委領導層中,將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辦公室人員納入邊防委辦公室,活動中將邊境管理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并在文化教育、旅游、基礎設施、國防動員等多領域和在市、縣、鄉、村等多層次開展邊境管理活動,實施全民共管,合力打造“平安邊境”建設體系。協勤聯防,形成穩邊常態。邊境地區各級政府在上級民兵編組要求基礎上,應根據本地區邊境管控實際需要,合理編組邊防巡邏、邊防觀察、民兵信息員和邊境應急處突等民兵協勤聯防力量。結合民兵以勤代訓和邊境管理實際需要,組織民兵協勤聯防,按時間、任務和歸屬地,組織民兵參加邊防巡邏、觀察和潛伏勤務以及邊情處理演練,培養民兵信息員隊伍,發揮其優勢,增強邊管力量。在邊境地區應急行動中,利用邊防民兵配合軍隊和公安邊防部隊實施邊境封控行動,控制突發事件危害的蔓延和擴散,減少來自鄰國的干擾和破壞;應急行動中的邊防民兵,在封控主要方向和重點地段與軍隊或公安邊防部隊混編,擔負邊防巡邏、潛伏、觀察等勤務,在一般地段獨立遂行邊防執勤任務。通過建立以上協勤聯防機制和實際協同行動機制,形成有效維護邊境穩定的力量運用常態化。統合力量,提高應急能力。密織邊境地區邊情信息網,全面及時動態獲取邊情信息。發揮邊防委聯合機構作用,建立邊情信息互通制度機制,共享邊防部隊、公安邊防和邊境自然保護區環境監測等視頻設備監控信息,在轄區各村(屯)、居民點、作業點建立邊情信息員隊伍,把邊境管理觸角延伸到觀察盲區和邊境各個角落,形成“一村一哨”“一灘一崗”的信息員分布,以邊境地區公安110和119中心為報知反應中心,建立邊境地區應急處突救援服務平臺,實施邊境應急情況的發現報知、綜合處理和指揮處置行動,實現實時化處置邊情。結合邊境實際情況,完善邊境地區應急處突和救援等級響應機制,重點完善應對突發事件多級響應機制要求的具體聯防方案計劃,探索本地區邊境應急處突維穩模式,達到根據邊情實際需要自啟動應對處置模式和方案,在軍地聯合指揮所統一指揮下,統合多元力量,實施邊境應急處突維穩行動。
三、堅持睦鄰友好、軍民共建,共創環境富邊
維護內外穩定,促進邊境貿易發展。隨著我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邊境地區對外開放和貿易發展日益繁榮,與鄰國不斷開辟新的貿易口岸、互市貿易區,建設跨境公路、鐵路和港口等基礎設施。邊境地區貿易通道從協商、建設至開通都需要有安全良好的內外關系和邊境穩定環境來保障。因此,在邊境地區黨委、政府領導下,軍警民合力抓好邊境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邊境管控常態,維護邊境地區良好秩序。積極主動分析研判邊境形勢,不斷完善邊境地區通道安全保障措施,將貿易通道納入邊境地區綜合治理中,集中有效力量實施重點保障邊境貿易在建和已建設施安全,為促進邊境地區貿易經濟發展奠定安全基礎。對外合作交往,營造邊境友好環境。邊境地區涉外部門和單位要牢固樹立提出的“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貫徹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外交方針,以“推進睦鄰友好、共建和諧邊界、造福兩國人民”為宗旨和目標,堅持常見面、勤溝通、真合作,開展互訪、節慶和紀念活動,加深了解,增進友誼。建立信息通報、共同檢查、會談會晤、互助行動機制,拓展平臺,積極實施邊境地區聯合巡查、聯合宣傳教育、聯合演練、聯合勤務等活動,共同應對邊境地區自然災害,共同防范和打擊破壞邊境秩序行為,共商聯合處置邊境問題,努力營造周邊良好外部環境,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保障。落實雙擁共建,促進邊境內部和諧。邊境地區群眾,由于長期生活、生產和工作在邊境一線,他們對國防和邊防更有切身的感受。因此,在邊境地區應大力開展國防和邊防教育,建立多種平臺,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多項活動,重點抓住關鍵少數和青少年的國防意識和素質培養。激發邊境地區群眾熱愛國防、建設國防的誠摯情懷,營造良好的邊境地區群眾積極參與邊防建設的氛圍。針對邊境地區特殊環境造成的較為落后經濟狀況,堅決落實黨中央扶貧工作要求,積極推動邊境地區精準扶貧工作。堅持軍民融合,在保護環境基礎上開發邊境地區原始、原貌的自然民俗文化和邊境文化以及境內外交融文化特點優勢,開展軍民共建項目,發展邊關軍事和自然旅游文化,促進邊關“一村、一屯、一景”的旅游經濟建設,提高邊境地區群眾收入,使他們安心生活在邊境、熱愛邊境,自覺參與維護邊境安全行動。堅持民族政策,尊重邊境地區少數民族習慣,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團結少數民族,建立軍民融洽、民族團結的和諧關系,營造邊境地區“全民一家人”守邊護邊齊奉獻的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黃保民,楊文潭.在新的起點上推動邊防信息化建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J].軍隊指揮自動化.2015(3).
[2]孫強,劉樹楠.加強連帶村屯支部共建推進和諧邊防建設[J].邊防學院學報.2015(2).
[3]宋保鋼.認清邊疆民族地區特點,促進軍民融合向廣度和深度發展[J].國防.2015(7).
作者:陶民 單位:黑龍江省佳木斯軍分區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