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體育經濟現狀探析及前景展望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全球化趨勢增強
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伴隨著體育運動國際化的深入,現代體育產業正越來越多地走向國際化經營,形成了許多像阿迪達斯和耐克那樣著名的跨國公司,明顯出現了全球化、集約化趨勢。
(二)壟斷程度不斷加深
從體育產業發達國家的發展歷史軌跡來看,體育產業已經從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壟斷競爭階段。耐克、阿迪達斯、銳步等跨國公司的產品占有了全球運動服、運動鞋市場的8O%,年銷售額都已達到數十億美元。大型體育賽事的廣告經營權也呈壟斷趨勢。
(三)更加突出體育的主體產業
體育產業結構中,許多國家注重發展最能體現體育活動本質功能的市場需求最大與體育產業其他部門關聯度最高的體育健身服務業,使體育健身服務業成為體育產業中的主體產業。
(四)加大運用資本市場的力度
體育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向,是體育產業與資本市場的關聯性越來越強,體育產業從證券市場募集的資產越來越多,體育股票在許多國家二級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體育產業資本在經濟發達國家資本市場上的地位越來越高。
二、體育經濟發展戰略
(一)加快體育事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
我國目前面臨的最關鍵問題,仍是體育業的運行機制與管理體制落后造成的對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嚴重困擾。我國多年來一直沿襲著落后的管理體制,如教練員的工資分配、職稱評定、業績考核,職業運動員的工資及獎勵分配辦法、裁判責任規范等;還有故步自封的運行機制,如教練員和運動員的選拔、委派、轉會(團),很多因過分強調“中國特色”而與國際標準嚴重偏離,這已成為制約我國體育發展的“瓶頸”。
(二)正確協調和處理經濟調控機關與體育各部門之間的協作關系。
政府的經濟計劃等主管部門與體育主管部門的合作程度必須進一步加強。體育既然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行業主管部門就應該主動聯合制定一些有關體育項目的發展規劃、政策,共同協作開展一些既有助于體育事業發展又有利于相關產業經濟繁榮的項目、活動或運動。進一步說,作為從宏觀上領導和引導社會經濟發展方向與結構的政府經濟計劃機構等相關部門,可以直接從產業經濟協調發展的高度,加強與體育主管部門的溝通、協作、指導,引領體育事業融入經濟軌道共同協調發展;體育主管部門應主動向經濟計劃機構靠近,增進交流,主動接受其給予的方向性和戰略性的指導,自覺地融入經濟發展潮流之中,為自身的健康發展創造條件和依托。
(三)借鑒體育產業發達國家的經驗制定和調整我國體育經濟政策
目前我國體育產業在實踐中還存在產權關系不明,資產管理不順和主體投入不足,市場發育不全,經紀人才不多,管理不善的諸多問題。我國體育產業創造增加值僅占我國GDP的0.57%,與體育產業發達國家該指標5%水平相比較,我國體育的產業化水平十分落后,與我國競技體育在國際上的地位極不相稱。一些經濟尚不發達的體育強國,增加體育開支,擴大投資比例,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可以對此進行借鑒。
再比如,關于體育經濟的資金籌措問題是一直困擾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大問題。近年來,隨著體育運動的不斷發展,體育社會化進程不斷加快,體育運動的影響越來越大,許多國家除不斷增加國家體育投資和地方體育投資之外,還借助于體育的經濟功能,廣開財源,大力吸收社會資金,使居民個人體育投資、公司企業體育投資等在國家體育經費來源結構中所占比重不斷增大。這些先進經驗都可以為我們所用。當然,是借鑒而不是照搬。必須和我國國情相結合,在鑒別中學習,在學習中結合,在結合中發展。
(四)大力推進體育產業化經營
首先,要發展體育品牌經營。一是體育用品品牌經營。是指對體育用品即相關產品的服飾、飲料等實行品牌經營,中國體育用品有李寧、青島等名品,但敵不住耐克、彪馬等國外名品的強大攻勢。國內市場難以把守,在進攻國際市場時往往實力又遠遠不夠。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及全國上下正在興起的“全民健身運動”為體育界提供了無限商機,但又充滿挑戰。面對競爭激烈的體育用品市場,各工商企業應認清市場形勢,主動進行產品、產業結構調整,通過主動調整去爭取自己的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在體育用品的材料、功能上不斷創新,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大力發展自己的品牌。在守住國內市場的同時,闖出去占領國際市場。二是體育賽事品牌經營。是指在我國體育事業日益步入社會化、產業化發展軌道的大背景下,把一個體育賽事經營成一個名牌賽和把一個體育產品經營成名牌產品一樣,同樣可以獲得名牌效應。
其次,實行體育設施多種經營。目前,很多體育場館由于經營不善,很大的場地閑置,入不敷出,應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大力開發體育市場,走出一條全新的體育產業化道路。例如,開放籃球館、羽毛球館等體育場館,服務全民健身,讓閑置設施活起來,變單調用途為多用途,以館養館。
(五)加強體育市場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改善,體育事業也有了很大發展。但也應看到,當前體育市場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嚴重問題。由于缺乏相應的配套設施和管理,體育市場在某些地區、某些方面出現不同程度的混亂,嚴重影響了體育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一些單位和個人以贏利為目的,在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搞集資、拉贊助,舉辦一些粗制濫造的體育表演活動;一些非專業人員未經批準,私招學員,開辦各種武術、氣功講座、培訓,開設武館,招搖撞騙,甚至搞封建迷信、宗教活動。有的假冒體育康復之名,行色情之實,敗壞體育的聲譽。有的體育表演競賽,也常常是名不副實,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這些人員組成復雜,偷稅漏稅,欺騙消費者,甚至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損失,社會影響很壞。這些非法經營活動,擾亂了體育市場的健康發展,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法制經濟,市場經濟的特征是規則經濟,管理是其中重要環節。改革開放以來,體育健身鍛煉、競賽表演、培訓等市場逐步形成。并且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潛力巨大的體育市場更趨活躍,并取得一定的成績。我們期待一些調整體育市場的法律法規早日出臺,加強對體育市場的管理,使我國體育經濟早日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