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議融入東盟產業鏈的海南經濟發展方針研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海南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不僅處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而且處在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地域最前沿。中央要求海南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好地發揮改革開放排頭兵的作用。本文對融入東盟產業鏈的海南經濟發展的對策加以淺析。
關鍵詞:東盟;海南經濟;對策
一、海南經濟發展的優勢
1.人文條件優勢。瓊籍華僑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各國,人數達200多萬人,其中泰國就有70多萬人。華人群體一般在當地都比較富裕,為數不少的華人還是當地政教商界的頭面人物。會說海南話及共同的文化背景,使這些瓊籍華僑的宗族和鄉情觀念很強,各種海南同鄉會館遍布東南亞各地。海南與東盟各國由瓊籍華僑帶動,在歷史上一直有著密切的經濟文化交往。血濃于水的鄉土情結所形成的巨大凝聚力。將是海南與東盟各國進一步發展貿易合作深厚的人文淵源基礎。
2.毗鄰條件優勢。海南緊靠東盟各國,橫隔在中國大陸和東盟各國之間,是中國與東盟聯系的橋頭堡。地理和人緣上的相靠相依、相近相親,使海南容易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地區融入東盟經濟圈。也將成為聯結東盟與中國內地市場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3.區位條件優勢。海南位于亞太經濟圈的中部地帶,還處在泛珠三角經濟圈和東盟自由貿易區兩大最具活力的經濟區域之間。方位上北臨以廣州、香港、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南臨東盟自由貿易區。這些在世界經濟增長中最為活躍、最有生氣、最具潛力的經濟區域的生長壯大。牽動著海南經濟的發展。隨著世界經濟區域化、集團化的進一步發展,海南與東盟各國在經濟上的聯系和依賴將不斷加深,使各經濟主體在自由貿易區中迅速捕捉各種經濟發展機遇,重構以產業鏈、價值鏈為紐帶的新型經濟關系而形成新的合作“增長區”。
4.臨海條件優勢。海南與東盟大多國家隔海相望,“南海絲路”成為相互之間聯系的紐帶,可以發展成為南中國海國際航運樞紐和環北部灣的區域航運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連接到國內沿海沿江各主要城市。
5.海南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對外開放享有多種優惠政策。建設國際旅游島,海南將成為外國游客進入中國旅游、中國公民前往東盟各國旅游或東盟各國進入內地旅游的國際旅游集散地,促進海南與東盟旅游服務貿易的發展。屆時,海南也必將成為國內外游客購物的商品集散地,引發對海南和東盟各國特色產品的大量需求,促進海南與東盟貨物貿易的發展。
二、如何加強海南與東盟貿易結合
1.構建與東盟的產業協作體系自由貿易區建立后,利益的驅動將推動更廣泛的貿易區內經貿合作與交流,形成更廣闊的市場及資源優勢互補,同時要注意防止和減少由于資源和產業結構雷同所產生的矛盾與摩擦。促進整個區域經濟一體化而形成產業協作體系。海南要制定專題性區域經濟合作規劃,努力構建與東盟的產業協作體系:以海口、洋浦、三亞等城市為軸心,推進泛北部灣城市發展合作聯盟的形成,構建面向東盟的北部灣城市群;以石化、機械、冶金、信息、船舶、漁業等產業合作為紐帶,推進形成泛北部灣跨國產業集群;積極與有優勢互補的東盟企業“聯姻”,開發熱帶水產、熱帶農產品及熱帶資源型的品牌產品打開外銷市場;利用自身的優勢,與東盟建立長期穩定的資源供應機制,進口椰子、桉木片、煤炭、原油、天然氣等原料發展海南的特色產業或優勢產業;通過充分發揮海南———東盟海上通道的作用,加強和泛北部灣各國港口物流合作,加快產業合作與發展,促進相互貿易與投資,通過區域合作促進港口群和產業群發展。
2.建立臨海加工貿易工業園區發展加工貿易是海南與東盟貿易的主要方式和出路所在。以東盟與內地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依托,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和優惠的財政稅收政策,邊境貿易政策,構建利用各種區域合作平臺,形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海南區域的產業協作體系。可以設想在洋浦設立內陸省市區專屬經濟園區,冠名“中國—東盟”的經濟園區、保稅港區、加工貿易園區、飛地工業園區、臨海工業園區等,重點吸引東盟和內陸省市投資主體進入,建立電子、家電、紡織、機械、設備等零配件組裝、來料加工、加工轉口貿易等生產基地,廣泛整合資源和技術。發展面向東盟的外向型飛地經濟,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和合理布局,形成產業對接走廊,開發優勢產業和產品,占據東盟和內地兩大市場。
3.大力實施創新戰略,全面提升旅游產業的檔次鑒于海南旅游市場混亂、政府管理乏力的局面,要使其旅游產業更上一層樓,就必須實施創新戰略。創新,不是應景趕時髦,不是人為制造亮點和熱點,而是為了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要和期望,它的本質是文化創新,表現形式是針對高度細分目標市場的主題創新,使旅游企業從現在單一的削價競爭中脫穎而出。走向產品競爭、質量競爭和文化競爭。
4.爭取中央項目和相關政策支持。海南是經濟小省,財力有限,發展與東盟貿易合作、充當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是服務國家戰略的行動,需要國家給予項目和相關政策的支持。爭取中央賦予海南參與東盟相關事務的職能,允許海南與東盟在經貿、文化、旅游、金融、航運、漁業、物流、會展、信息、教育、培訓等方面交流合作中,采取更加開放靈活的政策,并在商務、財政、信貸、保險、稅收等方面。對海南對接東盟先行給予相應支持。
5.加強對發展與東盟關系的基礎研究深入細致的基礎性調查研究工作,是發展與東盟貿易合作的基礎。海南在這方面十分薄弱、亟待加強。要統籌協調全省各廳局、各市縣、各行業。充分利用和整合海南現有科研力量,根據海南科技和經濟規劃提出一批研究課題,對東盟的資源結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發展現狀、風土人情等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系統調查研究,獲取第一手材料。
三、總結
從戰略高度提出的全面發展海南工業、農業、商貿、服務業的概念。我們要指出的是在發展過程中,要更加注重環保,更加關注現代服務業在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及其影響作用我們應圍繞這個概念,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海南的國際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