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計劃生育基礎信息分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計劃生育統計是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準確的計劃生育統計資料可作為政府部門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只有究其根源,找出對策,才能提高計劃生育基礎信息準確率,進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關鍵詞:計劃生育基礎信息不實現象分析干部責任落實“死角村”
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是檢驗計劃生育工作水平、人口計劃實施結果和對人口政策進行人口預測的根本依據。但是當前基層計劃生育統計工作不實已經成為計劃生育統計工作中日益突出的問題,引起了各級計生部門的高度重視。
一、造成基礎信息不實的原因
計劃生育基礎信息不實是計劃生育工作存在問題的綜合反映。究其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有管理體制的問題,也有各級領導和村組干部的責任意識問題和村級網絡不健全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生育對象
1.國家現行生育政策與部分群眾生育觀念的矛盾。由于受“重男輕女,傳宗接代”等生育觀念以及賴以生存的社會經濟基礎的影響,再加上自然環境差,勞動強度大,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特別是農村對養老問題顧慮大,“早生貴子,養兒防老”的觀念從根本上未解決,特別是雙純女戶為了想法生兒子,逃避管理,長期外出,生下孩子后幾乎再不回家,使計生干部束手無策,再加上鄉部分干部有同情心理,管理不到位,形成“本人逃避,村上保避,鄉上回避”的局面,形成出生人口漏報。
2.生育對象存在超生要受經濟處罰和落實節育措施的實際問題,于是抱著僥幸心理,超生后能瞞則瞞,推遲上報甚至不上報出生,形成出生漏報、瞞報。
(二)工作管理
1.近幾年來,各級下大決心狠抓了“模范村、合格村”建設,但由于部分村班子癱瘓,更換頻繁,又疏于培訓,責、權、利落實得不好,基層網絡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真實的數據從源頭上上不來,出現漏報、瞞報。
2.部分計生管理人員不負責任造成漏報,部分村級計生干部文化水平低,勝任不了計生工作,對臺賬表冊理不清,道不明,丟三落四,自相矛盾;還有的責任心差,工作不扎實,出現漏報、瞞報。
3.依法管理、齊抓共管的氛圍尚未真正形成。計劃生育人人有責,但有些部門的配合意識不強,“只問用工,不問計生”,“憑一證辦多證”的機制并未真正落實,導致流動人口失管和漏管,流動人口的漏報出生和不落實節育措施現象時有存在。
(三)干部責任落實
漏報、瞞報的主要癥結在鄉村兩級,鄉級主要是畏懼“一票否決”和“黃牌警告”這根高壓線,又涉及黨政領導的榮辱升遷,鄉鎮領導干部怕亮“丑”,怕自身的工作被否定,謊報成績,虛報問題,更不愿主動上報政策外出生,如發現問題就在數據上作手腳,造成出生漏報、瞞報;村一級是礙于人情,怕得罪人,縱容瞞報,責任跟蹤流于形式,形同虛設,缺乏責任心、事業心,不深入村戶摸底,上報出生知多少報多少,有時甚至政策內的也不能及時上報,形成出生人口漏報、瞞報問題。
(四)干部作風
指標的下達是可靠性與科學管理的統一,過低的指標不利于人口增長,過高的指標只會導致玩數字游戲。指標過高造成基層部分領導報喜不報憂,只講好的不敢講壞的,導致上級決策失誤,為完成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只好采取瞞報、虛報等手段降低計劃外出生,鄉鎮駐村干部因不負責任,對村級出生瞞報、漏報現象熟視無睹,這樣計劃外出生的當年就報不上來,形成漏報,掩飾了實際的工作水平。
二、治理對策
(一)抓實事求是的思想工作
1.治假求實工作必須堅持查防并舉,標本兼治,從源頭上抓起。目前,人口出生能夠得到控制,主要靠行政手段和經濟制約來實現,所以很不穩定。因此,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要著力解決思想多變工作,抓領導層思想。各級領導尤其是主要領導對計劃生育工作要有充分的認識,既肯定成績又要看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克服盲目樂觀的思想。領導干部帶頭講實話、講真話、辦實事,一是一,二是二,工作有成績不虛夸,有問題不隱瞞,不護短,勤于督查,勤于落實,勤于獎罰兌現。
2.抓基層干部思想。把建立層層責任制同動態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各司其職,獎罰分明,促使計生干部人人有責任感,千斤重擔人人挑,建立出現問題,不能推卸的責任追究制,提倡實事求是、真抓實干的務實作風,摸實情,講實話,報實數,辦實事,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3.抓群眾的思想。立足于宣傳教育改變群眾生育觀念,除抓在人口控制中起主導作用的政策法規等宣傳教育外,更應從道德、文化、習俗等觀念上進行指導,同時政府應在獎勵及優惠政策的兌現上加大力度,從根本上改變群眾舊的婚育觀念,真正把國家的政策要求轉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二)加強鄉村隊伍建設,確保源頭數據質量
1.多年的統計工作實踐證明的關鍵是源頭數字上下大力氣,從村級抓起。要把工作重心下移,就必須加大創“模范村”、“合格村”、掃“死角村”的力度,建立制度,落實責任,逐步形成縣領導、鄉負責、村為主、戶落實、組配合的管理格局。
2.加強統計人員培訓。按照分段負責的原則,縣對鄉、村每年培訓不少于4次,鄉鎮定期、不定期對村專干進行手把手的業務指導,堅持開好每月例會,同時,由于統計工作專業性強,隊伍要相對穩定,要真正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風正、業務精,工作扎實的計生隊伍。
3.加強鄉村表、卡、冊、簿的管理。嚴格按照有省、市規定的表、卡進行管理,建立健全統計資料的審核、上報、交接、歸檔和保密制度。要明確這些卡檔是計劃生育管理的村級記錄,是計生管理最基礎,最主要的資料來源,是各類計生統計數字的源頭。
(三)抓規范管理工作
1.制定科學合理的人口控制和工作質量指標。若人口控制目標過緊或過高,就脫離實際,結果欲速則不達;若人口控制目標過松,要求過低,既不利于調動干部的積極性,又會影響人口的有效控制和工作水平的提高,所以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把握好目標的“尺度”。
2.摸清底子,夯實基礎,在認識上,要確立正確的指導思想,在方法上,每年每季從源頭上做起,逐村逐戶逐人逐項核對,全面整頓好臺賬,尤其要將新入戶、新結婚、新出生、新節育等有關對象所涉及的有關資料進行認真填寫、核對,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分”。
3.嚴肅紀律,獎懲分明。對計生工作中弄虛作假的歪風,做到追究領導責任,對嚴重失職、造假制假的實行“一票否決”。
4.規范管理建章立制。要圍繞“村級規范化管理”
這一中心內容,逐項落實。經過抓好規范性的管理和制度、促進計生工作走上經常化、制度化的管理軌道。
5.齊抓共管,形成共識。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走綜合治理之路,形成治假求實的良好社會局面,計生、統計、公安、衛生、工商與相關部門要加強聯系,加強合作,互相促進,共同做好人口與計生統計工作。
(四)抓干部的工作作風
實事求是是計劃生育管理工作的靈魂。弄虛作假、瞞報、虛報、統計數字不實、不僅影響各級領導的正確決策,而且損害了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敗壞黨風、民風所以各級計生干部要以實為榮,摸實情,講實話,報實數,辦實事。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各項人口數據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參考文獻
[1]蔣正華.計劃生育規劃統計與考核評估[M].中國人口出版社,1998.
[2]楊芳.淺談基層計生統計人員的能力培養[N].人口導報,1868.
[3]邵偉,李樹茁.論改善計劃生育統計數據質量的基本思想與對策[J].人口研究,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