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流通產業現代化經濟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流通企業整體規模偏小,集中度低。從流通產業的企業規模結構看,企業數量雖多,但規模偏小,中小企業仍是流通業的主體,分散經營的流通主體仍占較高比重。我省現有流通法人企業約8萬家,個體經營140多萬戶,2005年江蘇前100家貿易零售企業的零售總額在全省的市場份額為不到15%,即使在全國有知名度的大企業集團,其規模也不夠大。我省流通業整體處于小而散狀況,難以應對流通領域全面開放的新挑戰。
(二)經營理念落后、管理水平較低。國外著名商業企業在中國搶灘成功,其中一個共同經驗是經營理念、管理方式和營銷技術的現代化,建立了龐大的信息技術網絡,為其科學的現代化管理提供了保證。而我省流通企業在經營管理上差距較大,管理創新明顯不夠,單憑簡單復制店鋪布局,盡可能以豪華的裝修及低水平服務來贏得顧客。企業在購銷運存甚至日常的行政管理中大多采用人工方式,缺乏系統的科學管理制度和規范的操作規程。大部分流通企業集中采購、集中配送比重不高,大多數連鎖企業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規范化運作的經營管理體制,管理的科技含量較低,信息系統建設滯后,信息化投入較低。
(三)流通企業缺乏資金、技術和管理人才。流通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業務水平及技術熟練程度不高,某些行業專業人才匱乏,如物流業、電子商務業、會展業等的人才非常缺乏,供不應求。整體而言,精通流通業務、懂得現代管理的職業經理人缺乏,流通理論研究和流通技術應用的專家隊伍薄弱,制約了流通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影響了流通現代化進程和流通業競爭力的提升。
(四)缺乏合理的壁壘機制。現階段中國流通業的市場壁壘主要表現為過低的壁壘和過高的壁壘并存,缺乏形成合理壁壘的機制。一方面,地方行政性壟斷、市場分割加劇,造成異地市場的高進入壁壘,過高的進入壁壘加大了流通業的成本;另一方面,流通業由于社會產品的相對豐富,產品差異小,新企業進入流通業的產品壁壘是較低的,企業購進設備、引進技術、尋求供應商、培訓人員等費用均不高,而過低的進入壁壘導致企業的利潤率不高。
二、江蘇流通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江蘇省在流通領域推進市場化改革,流通產業現代化的程度大大提高,流通產業正成為市場化資源配置程度高、發展快、特色鮮明的重要產業,對于第三產業的貢獻程度也在逐年增強。
2007年江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7838億元,排在廣東(10598億元)、山東(8439億元)之后,位居全國第三,增長率18.3%。而與此同時,流通企業的發展也很迅速,根據2005年上半年的數據,江蘇進入全國連鎖銷售前30強排行榜的企業有4家:蘇寧電器集團(第3名)、蘇果超市(第6名)、江蘇五星電器公司(第12名)、江蘇文峰大世界(第18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江蘇企業的排名均比2004年有所提升。
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江蘇流通業的發展速度比較快,但是在高速的發展中,我們能夠發現江蘇流通產業發展的整體質量和水平還不夠高,流通產業大而不強,同發達國家流通產業現代化的水平相比,江蘇流通產業現代化的發展還比較滯后,存在很多不足。
三、加快江蘇流通產業現代化的對策思路
(一)培育和扶持有國際競爭力的大流通企業集團。流通企業應逐步擺脫地域概念,通過多種方式不斷擴大企業經營規模,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培育一批跨國界和行政區域的大型連鎖流通企業集團。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推進產權制度改革,鼓勵大型流通企業通過參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購、特許經營、托管等方式,快速實現規模擴張。同時加快大型流通企業與外資零售業的合資合作,支持有優勢的企業到境外發展,多途徑促進省內企業做大做強。
(二)加快發展連鎖經營。根據國外的實踐研究結果,當一個國家人均GDP達到500-800美元時,可以發展連鎖超市;而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時,連鎖商業將加快發展。我省人均GDP將近2000美元,可以更快地發展。要把握好這個機遇。但是要使連鎖經營有效地發展起來,最關鍵的是要加強連鎖公司的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核算、統一管理,真正發揮其統分結合的競爭優勢,實現比較效益。
發展連鎖經營,重點在城市特別是大中城市。要搞好規劃,合理布局。根據國家《關于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要求,以南京、蘇州、無錫為龍頭,長三角為核心,發展大型連鎖企業,逐步建立起與江蘇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水平相適應,布局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統一開放和競爭有序的城市商業體系。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大中城市在城市規劃和發展中,要為連鎖企業發展創造條件,鼓勵發展綜合性、倉儲性超市,引導連鎖企業向社區發展。
(三)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江蘇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剛剛起步,各級政府要采取積極態度,加以引導和扶持,營造有利于現代物流發展的宏觀環境,要從政策、體制、法規等方面為發展現代物流提供保障。
我省物流業的發展,要以建立大型物流基地為核心,以綜合性和專業性物流配送為結合點的物流體系,加強對我省物流資源的整合,逐步改變目前物流資源相對分散的狀況,培育和形成第三方物流骨干企業。正確引導、倡導和鼓勵工商企業逐步將生產制造領域以外的原材料采購、運輸、倉儲,產成品流通領域的加工、整理、配送等業務分離出來,按照現代物流的要求進行整合或重組,或者委托專業物流公司承擔,擴大物流服務需求。
(四)抓緊培養熟悉現代流通的高素質人才。推進流通現代化,關鍵在于要抓緊培養和造就一支熟悉現代流通的高素質人才隊伍。高素質的人才隊伍,至少要具備以下條件:一是要熟悉現代化流通規則;二是要熟悉現代流通方式;三是要熟悉現代流通管理;四是要熟悉現代流通技術。
各地區要充分利用現有大專院校和行業協會,對現有商業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不斷提高流通業從業人員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商業管理人員業務素質;鼓勵大專院校、研究院所設置專業課程培訓高級流通業管理人才,同時要有計劃地引進高素質管理人才,吸引優秀人才參與國內流通業的管理,提升流通企業管理水平;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建立流通現代化人才培養基金,為人才培養提供保障;要建立和完善流通領域的執業資格認證,并納入勞動部從業人員執業資格系列。
參考文獻:
[1]洪濤.流通基礎產業論著—理論與案例[M].經濟管理出版社.
[2]黃國雄.流通新論[J].商業時代,2003,(1).
[3]宋則.促進流通創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產業經濟研究,2003,(3).
[4]江蘇省統計局./.
[5]朱坤萍.如何提升我國流通產業競爭力[J].經濟縱橫,2007,(2).
[6]沈衛平.后WTO時代江蘇流通產業的發展研究.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摘要】現代流通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流通業對于第三產業的貢獻程度也越來越大,而流通業競爭力的提高,關鍵在于流通現代化。文中介紹了江蘇流通業發展的現狀,分析了江蘇流通業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加快江蘇流通產業現代化的對策思路。
【關鍵詞】流通業現代化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