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零售業增長因素經濟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加入WTO后,面對國外商業零售業的巨大競爭壓力,我國的零售業必須要發展聯合戰略,實行連鎖經營、城市之間跨地區聯合經營以及城鄉聯手開發農村市場;在與外商競爭的同時,要積極引進外資,學習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理念,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此外,零售業本身要自我革命,促使自身產業升級,運用現代信息高科技開展網絡營銷,努力建設企業文化,提高形象,增強國際競爭力。
關鍵詞商業零售業零售體系連鎖經營企業文化
商業是指以買賣方式使商品流動的各種經濟活動,它是各國經濟中最為龐大的一個產業。廣義的商業指物資供應、商品流動以及飲食、縫紉、洗染、日用品修理等;狹義的商業就是指零售業,本文主要討論的就是商業零售業。商業零售業是一個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它的發展必須與生產和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相適應。
傳統理論認為,歷史上發達國家的零售商業經歷了三次革命性的變化(如附表)。
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歷經百貨商店、超級市場、連鎖商店這三次革命,西方零售商業已經形成了一個由各種業態、各種組織形式組成的高度發達的零售商業網絡,全方位推進了西方各國的經濟增長。
雖然三次零售商業革命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但它們都是零售組織在市場競爭中適應生產力發展和消費水平變化而不斷進行變革的結果。
我國商業業態的演變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初露萌芽。但由于當時特定的短缺的經濟背景,加之市場定位、商品售價、體制和內部管理等因素,不久便夭折。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大城市出現“專賣店熱”;20世紀90年代初北京等大城市又出現“大型豪華商場熱”;全國范圍的大規模的業態變化始于1994年第四季度。北京的發展尤其突出,而來自海外的“家樂福”和“普爾斯馬特”為北京人帶來異國的經營模式和超低價位商品。后來,“望京燕莎”為北京零售業態的變革畫上一個分號,表明數量型膨脹期的結束和新的質量型的開始。而大約在同時,“沃爾瑪”等國外大型零售商開始大批登陸我國,連鎖經營如雨后春筍般地在中華大地上發展起來。
隨著加入WTO后我國零售業對外開放政策的進一步寬松和外資零售企業在中國本土化進程的深入,國內零售市場正出現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態勢。如何與強大的國際零售巨頭在同一個市場平臺上持久較量,并不斷發展壯大自己呢?提高我國商業零售業的競爭力是首要問題。本文試圖找出未來我國商業零售業的增長源泉,通過對這些因素的發展和完善來提高我國商業的國際競爭力,從而使其能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1完善的現代化零售體系是重要的增長源泉
“盡快成長”是零售業自身的責任,也將是市場競爭、適者生存的結果。按照中國政府的承諾開放,企業將有一段過渡期。利用這短短的幾年過渡期,中國企業應盡快構建現代化的零售體系。
首先,要打破部門、地區分割和行業壟斷發展狀態,加快培育和發展一批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和跨所有制的大型連鎖企業集團,使他們成為中國零售業的航空母艦。如長三角區域城市的商業兼并重組,使得該地區已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零售市場之一。
其次,提高零售業的信息化水平,增強競爭能力。例如,沃爾瑪有80000多種商品,為滿足全球4000多家連鎖店的配送需要,沃爾瑪每年的運輸總量超過780000萬箱,總行程達65000萬km。它之所以能完成如此規模龐大而復雜的商品采購、庫存、物流等管理工作,就是因為它擁有世界最先進的商用衛星系統和計算機系統,保證了一個龐大商業帝國的物流、信息流的暢通運行。我國的商業企業要改善管理,積極創新,學會運用現代化手段控制市場、生產、配送等各環節。大型企業要注重網絡營銷體系、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
第三,積極探索中國零售業經營模式,利用本土優勢,盡快完成業務轉型。目前零售業競爭最為激烈的是大賣場的高端市場,外資所控制的份額占到50%以上,擁有絕對優勢,中國零售企業實際上是在中低端市場擴張。而隨著高端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中低端市場份額將逐漸萎縮。因此,盡快找到中國企業的經營成長模式十分重要。建立適應社區特點的便利店、折扣店,選擇部分經濟發達的郊區村鎮,率先發展綜合超市等適合農村消費的新型零售企業等都是值得借鑒的模式。
2開發農村市場,為本土零售業尋找新的發展空間
隨著我國商業的對外開放,國內外大型商業企業在我國主要城市的商戰已達到白熱化程度,而城市周邊地區消費潛力巨大的農村市場開發程度卻不高。國內商業企業與外商在城區競爭的同時,應牢牢抓住我國農村城鎮化的發展契機,搶先占領廣大農村市場,為自身發展尋找新的空間。用現代化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手段,依托品牌、資金、管理和技術優勢,創新和變革農村市場的商品供給制度,以連鎖經營、特許經營等多種現代商業的經營形式改造農村現有商業網點,將廣大農村數以萬計的商業網點以新型的利益機制和交易合同連接起來,提高其組織化程度,規范其經營行為;嘗試以倉儲店、折扣店等新型業態,迎合農民喜歡批量購買的購物習慣,使農村居民也能和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到物美價廉商品和周到的售后服務。同時,針對農村市場的特點,注重為農民提供生產、生活信息指導,切實為農民增加收入、擴大消費服務。在這一過程中,現代商業所產生的外溢效應,也強化著城鎮聚集商品、資本、人口的經濟功能,增強了小城鎮的經濟活力,為越來越多的農民提供“離鄉離土”的就業機會,使他們廣泛參與到城鎮化過程的非農產業中,從而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穩定轉移。
(1)建立城鄉梯級市場模式,創新二手商品市場。商業企業介入二手商品市場,既可解決城市居民頭疼的舊家電、家具等的淘汰問題,又可集中廠家力量對商品進行維修、保養并建立起相應的售后服務機制,徹底改變二手商品“臟、破、殘”的形象,使其成為新的、完全可以再使用的商品資源。這些消除了安全隱患、有質量保障和售后服務的二手商品,通過商業企業遍布城鄉的連鎖網點,銷售給農村或城市中的低收入人群、流動人口,既可以滿足城鄉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又能為居民帶來真正的實惠,滿足消費更新和環保需求,有利于倡導綠色消費、生態消費等現代消費觀念。目前的華聯縣城開店計劃就是比較成功的例子,只有基于開拓二級市場的大連鎖才是抗衡沃爾瑪們的重要籌碼。
(2)由于鄉鎮等二級市場未必會受到外資零售業的關注,因此它們將成為本土零售業的保留節目,鄉鎮等二級市場將是本土零售業大展拳腳的廣闊天地。
(3)除了二級市場的開拓,有實力的本土零售業也可以考慮走出去,諸如到發展中國家去開連鎖店,到發達國家去經營有中國服務及商品特色的連鎖店等,未嘗不是一種積極的嘗試。沃爾瑪們不是正積極飄洋過海大顯神通嗎?一旦本土零售業形成自己的管理優勢及服務優勢,那么就能夠有效地與外資零售巨頭形成區分,從而逐漸長大。
3變革:本土零售業的唯一出路
類似沃爾瑪這樣的商業帝國,其年銷售額已經超過了非洲一些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用“富可敵國”來形容這些巨頭一點也不過分。試圖和沃爾瑪們在資本實力上較量顯然是不現實的,本土零售業的唯一出路只有變革。
3.1實行差異化戰略
差異化戰略的具體內容包括:對于零售輻射概念的重新認知,對于零售組織的經營宗旨的新定位,對于“軟件”資產的培育和維護。大都市將是外資零售巨頭和本土零售業的兵戈相爭之地,本土零售業在這方面要做的就是通過培育企業的“軟件”資本來鞏固競爭力,令顧客滿意的服務是必備條件。
3.2重視企業文化,用良好的企業機制改造傳統商業
我國的零售企業要特別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對形成企業良好機制的促進和保障作用,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莫屬美國的商業巨子沃爾瑪了。沃爾瑪公司雖然僅有39年的歷史,但一直非常重視企業文化的作用。沃爾瑪公司創始人山姆·沃頓,為公司制定了三條座右銘:“顧客是上帝”、“尊重每一個員工”、“每天追求卓越”,這也可以說是沃爾瑪企業文化的精髓了。
山姆·沃爾頓曾總結出其事業成功的“十大法則”:忠誠你的事業;與同仁建立合伙關系;激勵你的同仁;凡事與同仁溝通;感激同仁對公司的貢獻;成功要大力慶祝,失敗亦保持樂觀;傾聽同仁的意見;超越顧客的期望;控制成本低于競爭對手;逆流而上,放棄傳統觀念。
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增強了沃爾瑪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這是沃爾瑪公司在2000年銷售總額達到1913億美元,超過通用汽車公司,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一的重要原因。我國的零售企業要以沃爾瑪為榜樣,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3.3向先進學習,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學習外商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同時加快我國商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商業企業的體制改革和機制轉換,用現代經營觀念和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商業。用現代化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手段,依托品牌、資金、管理和技術優勢,創新和變革市場的商品供給制度,以連鎖經營、特許經營等多種現代商業的經營形式改造我國零售商業。
4引進、利用外資增強我國零售業的競爭
要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商業利用外資的工作。我國從1992年開始進行零售商業利用外資的試點工作。合資5年的實踐證明,沃爾瑪公司在中國取得良好的經營業績。如沃爾瑪公司在大連開業后,該市幾家大型零售企業認真學習沃爾瑪的經驗,積極改進自身的經營管理,銷售額也都得到較大增長,實現了“多贏”的局面。隨著我國加入WTO,迎接挑戰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是把挑戰有步驟地引進國門,實現面對面的競爭,促進面對面的學習。只要我們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外商投資商業的工作,同時加快我國商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商業企業的體制改革和機制轉換,用現代經營觀念和技術改造傳統商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我國商業一定能夠在競爭中得到發展。
5發展連鎖經營,用新的經營組織形式改造傳統商業
從國際經驗看,商品流通對生產的指導和促進作用越來越大。不論是何種經濟和社會制度的國家,沒有現代化的大流通,就不可能有現代化的大生產。我國建立市場經濟過程中,應該把商品流通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加快我國現代商業的發展。
要堅定不移地推進連鎖經營等先進的流通組織形式。美國是連鎖經營的發源地,其在美國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大西洋和太平洋茶葉公司”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家連鎖公司。連鎖經營擺脫了傳統經營發式對規模經濟的束縛,其組織形式是由一個總店和眾多的分店所構成的一種店鋪聯合體,這些被納入連鎖經營體系的商店,如同一條鎖鏈相互連接在一起,所以被稱為連鎖商店。
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發展連鎖經營,目前勢頭良好。近兩年連鎖商業的銷售總額增長速度,持續高于整個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的一倍以上。政府的政策扶持、經營規模的擴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現階段我國連鎖經營發展的三大主題。今后國家經貿委要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連鎖經營(正規連鎖、自由連鎖、特許經營),提高商品流通的組織化程度,發展現代流通組織形式和營銷方式。
參考文獻
1李悅.產業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徐淳厚.商業策劃[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3劉慶元.商業連鎖經營和配送中心發展問題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4(印度)普拉默德·克拉若著.胡世宏譯.特許經營[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5郭冬樂,宋則,荊林波.中國商業理論前沿Ⅲ[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