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家電產業過剩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家電產業過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家電產業過剩

我國家電產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初步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工業生產體系。目前全國有2500個家電企業,已能生產120多個品種的大小家電產品。在1986年至1995年的十年間,家電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為32.1%(同期全國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為25.2%,均為當年價格)。1996年我國主要家電產品--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的年產量約占世界同類產品產量的1/5;電冰箱、洗衣機、電熨斗、電風扇和電飯鍋產量居世界首位。1996年我國家電工業銷售額超過1100億元,約占世界家電市場年銷售額2000億美元的7%,僅次于美、日兩國,居世界第三位。

近幾年我國家電產品出口每年都以20%的速度持續增長,1996年出口達27.5億美元,產品已進入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電風扇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另外,近年來我國家電產品在質量和品牌上也有了不小的進步;目前國產家電產品已在國內市場上確立了優勢地位。據1997年7月對我國35個城市百家大型商場家電產品銷售情況的調查,十大暢銷品牌都是國產產品(市場報,1997.7.7)。

總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國產家電產品已在國內市場上大體站穩了腳根。然而,其今后的發展前景究竟如何,在其成長過程中存在著哪些重要問題,這就是本文所要探討的主題。

一、問題何在

現在人們經常談論的一個話題是:什么是新的消費熱點或經濟增長點?一般認為家電產業似已難當此任,因為這個產業正面臨著需求不足和生產能力過剩的困境,因而需要尋找新的替代熱點,以帶動經濟的快速增長。

問題真的是這個樣子嗎?本節將通過對家電產業的生產能力和普及率的比較分析,顯示出其背后所隱藏的一些其它因素。

生產能力與經濟增長點

為了尋找新的消費熱點,人們已提出了很多備選對象,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個人電腦、轎車和住宅。然而,只要我們深究一下具體情況,就會發現這些新的可能熱點與那些老熱點所面臨的困境是完全類似的。根據我國第三次工業普查,有如下的表-1。

表-1:主要家用機電產品的生產能力及利用率(1995年)

┏━━━━━━━━━┯━━━━┯━━━━━━┯━━━━━━┓

┃│生產量│年末生產能力│利用率(%)┃

┠─────────┼────┼──────┼──────┨

┃攝像機(萬部)│4.6│35.4│13.0┃

┠─────────┼────┼──────┼──────┨

┃微機(萬部)│83.6│624.9│13.4┃

┠─────────┼────┼──────┼──────┨

┃房間空調器(萬臺)│682.6│2035.4│33.5┃

┠─────────┼────┼──────┼──────┨

┃錄相機(萬部)│208.3│516.9│40.3┃

┠─────────┼────┼──────┼──────┨

┃家用洗衣機(萬臺)│948.4│2183.2│43.4┃

┠─────────┼────┼──────┼──────┨

┃彩電(萬部)│2057.7│4467.6│46.1┃

┠─────────┼────┼──────┼──────┨

┃家用電冰箱(萬臺)│918.5│1820.8│50.4┃

┠─────────┼────┼──────┼──────┨

┃電話單機(萬部)│9956.4│19368.6│51.4┃

┠─────────┼────┼──────┼──────┨

┃自行車(萬輛)│4472.2│8199.3│54.5┃

┠─────────┼────┼──────┼──────┨

┃摩托車(萬輛)│825.4│1489.6│55.4┃

┠─────────┼────┼──────┼──────┨

┃照像機(萬臺)│3326.1│5766.1│57.7┃

┠─────────┼────┼──────┼──────┨

┃吸塵器(萬臺)│805.5│1283.6│62.8┃

┠─────────┼────┼──────┼──────┨

┃轎車(萬輛)│33.7│51.9│64.9┃

┠─────────┼────┼──────┼──────┨

┃組合音響(萬部)│2465.7│2567.2│96.0┃

┗━━━━━━━━━┷━━━━┷━━━━━━┷━━━━━━┛

注:資料來源見《中國1995年第三次全國工業普查資料匯編:綜合·行

業卷》,第3列系根據前兩列計算而得。

由表-1可見,這些產品(除組合音響外)的生產能力全都處于嚴重的利用率不足的狀態。根據國際上的一般標準,生產能力的合理利用率通常在85%至90%之間。以此為據,上述家用機電產品的平均生產能力利用率均在50.9%(中位數),這比合理的標準(取為87.5%)低36.6個百分點,即其實際利用率只有正常利用水平的58%。

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看到,如僅以利用率是否充分來做為判據,那么個人電腦和轎車也同樣沒有資格做為新的消費熱點,因為它們的生產能力利用率也很低。就住宅而言,1996年上半年商品住宅的銷售率僅為74%;估計建筑施工行業的生產能力利用率也不會很高,這從目前流行的墊資施工作法即可窺見一般。

那么,這些情況是否意味著我國經濟出現了明顯的總需求不足呢?不然。從1985年至1996年,十二年間我國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以1984年為100)年均上漲率為10.2%;由此可見總需求不足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同期內,我國GDP的年均實際增長率亦達10.2%;因此,更不存在所謂滯脹這種離奇的狀況。

如果我們僅以當前生產能力利用率的高低做為判斷經濟增長點的依據;那么在我國94種主要的工業產品中,只有19種的生產能力利用率在85%以上(據第三次工業普查);其中,只有三種是最終消費品,即白酒、組合音響和電風扇,它們的生產能力利用率(%)分別為:97、95和90。顯然,靠這三種產品來帶動或支撐經濟的增長是絕無可能的。

普及率說明了什么

現在我們換一種角度來看問題。下面的表-2是1995年我國城鄉家用電器主要產品的普及率狀況(電話計入了初裝費)。

在表-2中,全國平均數是以城鎮權數為29%和農村權數為71%計算而得;飽和擁有率也是全國平均數,此列和價格列的數字皆為估計值。其中:錄相機的飽和擁有率被設定在100,是因為我們把VCD合并于此項目中。

表-2:1995年家電產品普及率(百戶擁有率)

┏━━━━┯━━━━┯━━━━┯━━━━┯━━━━━┯━━━━━┓

┃│城鎮│鄉村│全國平均│飽和擁有率│價格(元)┃

┠────┼────┼────┼────┼─────┼─────┨

┃微機│3.00│0│0.87│33│4000┃

┠────┼────┼────┼────┼─────┼─────┨

┃空調│8.09│0│2.34│35│4000┃

┠────┼────┼────┼────┼─────┼─────┨

┃錄相機│18.19│0│5.28│100│2000┃

┠────┼────┼────┼────┼─────┼─────┨

┃洗衣機│88.97│16.9│37.80│100│2000┃

┠────┼────┼────┼────┼─────┼─────┨

┃彩電│89.79│16.92│38.05│100│4000┃

┠────┼────┼────┼────┼─────┼─────┨

┃冰箱│66.22│5.15│22.86│100│3000┃

┠────┼────┼────┼────┼─────┼─────┨

┃電話機│10.00│1.00│3.61│100│2000┃

┠────┼────┼────┼────┼─────┼─────┨

┃照像機│30.56│1.42│9.87│100│500┃

┠────┼────┼────┼────┼─────┼─────┨

┃組合音響│10.52│0│3.05│33│2000┃

┠────┼────┼────┼────┼─────┼─────┨

┃錄音機│72.83│28.25│41.17│100│300┃

┗━━━━┷━━━━┷━━━━┷━━━━┷━━━━━┷━━━━━┛

注:第1、2列資料來源見1996年《中國統計年鑒》,其中微機、電話機的數字是估計值;在農村有關數據中,凡因不可得者,皆以零為其估算數。

由表-2可見,對全國而言,在十種主要的家電產品中,沒有處于飽和水平的產品;即使是所謂的新三件[2]也仍然處于高速成長期,其他產品(除錄音機以外)則大致處于導入期。十種家電產品的全國平均普及率僅為20.4%(以不同產品的價格和飽和擁有率計算加權平均),這就說明,從全國來看,我國家電市場剛剛步入成長期,其未來的空間拓展潛力還很大,目前只不過利用和開發了這個市場1/5的容量。由此,我們不難得到如下結論:根本無需去尋找新的消費熱點,這些新型的家電產品仍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20年左右),給予我國經濟的增長以有力地支撐。

為了看清這一點,我們以目前普及率最高的洗衣機、彩電和冰箱(不考慮錄音機)為例,做些進一步的分析。

1995年我國人口數為12.1億人,假設今后其以每年1%的速率增長,至2020年其總數將為15.53億人。設那時每戶人數為3.1人,則屆時全國將有5億戶?,F再設上述三大件的平均更新周期為10年,百戶擁有率為100;則飽和水平時全國三大件的保有量將各為5億臺,如以維持飽和時期更新水平的需求量作為最大生產量,則那時我國每個大件的年生產量將為5000萬臺(不考慮進出口)。

1995年我國彩電、冰箱和洗衣機的生產量分別為2058萬臺、919萬臺和984萬臺。由表-1可知,如這三大件的生產能力利用率由當前水平達到85%,則其年產量應分別為3794萬臺、1520萬臺和1857萬臺。在此基礎上,還需分別再擴大32%、229%和169%,才能達到上述各自5000萬臺的年生產量水平(也就是飽和時的年需求水平)?;蛘哒f,如以1995年三大件的年產量為基準,要在2020年達到各自5000萬臺的年產

量,則在今后25年間彩電、冰箱和洗衣機的產量年均遞增率應分別為3.6%、7%和6.9%。至于那些普及率遠不及這三大件的家電產品,其增長前景更是一望可知了。

小結

由上文的分析可見,問題并不在于缺新的消費熱點或經濟增長點,而在于當前生產能力利用不足與未來廣闊市場前景的矛盾;矛盾焦點在農村。

先看新三件的情況。由表-2中的數據不難算出,其平均擁有率的狀況是:城鎮為81.75%,農村為12.99%,全國為32.93%(皆以新三大件的價格和飽和擁有率加權計算平均)??梢?,在城市中,新三件的市場已高度成熟,即將進入飽和區域。但農村市場則剛步入導入成長區。

再看十種家電產品的情況。由表-2數據可算出,十種家電產品的城鎮平均擁有率為52.08%(如以對稱的S增長曲線做為參照,則其已過了加速高成長區域的拐點),而農村的平均擁有率僅為7.47%。可見目前城鎮家電市場已相對成熟,但農村市場仍然處于導入階段,與城市整整相距兩個階段。

這種差距顯然不能用總需求不足來解釋。目前我國農村的人均收入水平僅相當于城市平均水平的1/3至1/4(計入城鎮居民的非貨幣化的福利),這就說明上述差距是由收入(過低)制約造成的,短期總需求的波動影響不了這種長期內形成的缺口。

為了看清這一點,我們給出下述直觀的描述。在1979年至1985年,農村是用基本農副產品與城市的老三件[3]相交換,后者每件的價格約在200元左右,相互交換的雙方之當量大體一致。但到了1986年至1995年,基本農產品的(城鄉)需求受到自然約束,故其供給受此約束已無法大量增加(相應地,農民來自農業的收入增長也大幅度降低);且農村此時對老三件的需求也基本得到滿足(城市則更是如此),故其供給增加也呈相對停滯狀態。

這時,城市部門新三件的供給能力出現大幅度增長,但除了滿足相對狹小的城市需求之外,一時找不到更多的出路。因為新三件的單價約在2000元左右,比老三件的單價提高了一個數量級;而農村卻沒有新的剩余產出(即較大的新收入增量來源)能與之匹配。而要以原有的基本農副產品與之匹配,則農業人口要減少9/10左右,即農業人均剩余產出要提高10倍(即要提高一個數量級,總產出大體不變),這在短期內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更簡要地說,當前生產能力利用不足與未來廣闊市場前景之間的缺口,是由于在1985年之后,我國產業(就業)-收支-供求流程出現了轉換斷裂所致。對此點的詳細分析,請參見“產業就業重組和城市化進程”一文。[4]

二、未來市場

本節將對我國家電產業的未來前景做出進一步的描述。其中包括市場的容量、走勢和結構。

市場容量

在前文中,我們僅給出了我國當前10種有代表性的家電產品。實際上,還有很多很有前途的家電產品未及考慮,如攝像機、VCD、家用冰柜、小型光盤機(MD)、家用傳真機、數字式收音機等等,它們將隨著人均收入的不斷提高,而進入更多的家庭。另外,還有一些小家電:如微波爐、吸塵器、電熨斗、排油煙機等等,也未及考慮。同時,像彩電這種產品,也將向大屏幕、高清晰度和數字化的方向發展。

如果把這三方面的因素都考慮進去,那么以上述10種家電為代表的家電市場容量(每戶平均為17180元,根據價格和飽和擁有率加權計算而得;注意這是一個以不變價格計算的存量概念,與年流量不同),至少還要擴充一倍以上。以此為據,至2020年,如以那時的平均普及率達到飽和水平之值為100,則前述10種家電的實際全國平均普及率20.4%將被歸一化為10%。

另外,1995年我國總戶數為3.01億戶,其中城市為1.09億戶,農村為1.92億戶(根據1997年《中國統計摘要》中的市鎮和鄉村總人口,以及各自的戶均人口數--抽樣調查數,計算而得)。則由前文的假設,2020年我國將有5億戶,這相當于3.0億戶的166%。

如以1995年戶均普及率為10%(見前述歸一化計算過程),并以該年的家電市場總存量為10個單位;并設2020年戶均普及率達到100%(新標準),由于戶數還增加了66%(人口增長和家庭規模的縮小),則歸一化的2020年的市場總存量將為166個單位,相當于1995年的17倍左右。要在25年間達到這一水平,則家電產業(或市場)的年均增長率將為11.9%(以可比價格計算)。

現設未來25年我國GDP的年均實際增長率為8%,則家電產業的GDP增長彈性將為1.49。這種簡略的估計表明,從未來的長時期看問題,我國的家電產業仍將持續成為帶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

結構與趨勢

要想更清楚地了解我國家電的市場前景,僅僅對其容量做出估計,還是很不夠的;還必須對其結構與趨勢進行分析。而由前文的分析可知,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家電市場的城鄉結構。在下面的表-3中,我們給出了部分家電產品的城鄉百戶擁有率的動態過程。

表-3:城鄉家電產品百戶擁有率的變化過程

┏━━━━┯━┯━━━┯━━━┯━━━┯━━━┯━━━┯━━━┓

┃││1985│1986│1987│1988│1989│1990┃

┠────┼─┼───┼───┼───┼───┼───┼───┨

┃彩電│城│17.21│27.41│34.63│43.93│51.47│59.04┃

┃├─┼───┼───┼───┼───┼───┼───┨

┃│鄉│0.80│1.52│2.34│2.80│3.63│4.72┃

┠────┼─┼───┼───┼───┼───┼───┼───┨

┃洗衣機│城│48.29│59.70│66.77│73.42│76.21│78.41┃

┃├─┼───┼───┼───┼───┼───┼───┨

┃│鄉│1.90│--│4.78│6.79│8.15│9.12┃

┠────┼─┼───┼───┼───┼───┼───┼───┨

┃冰箱│城│6.58│12.71│19.91│28.07│36.47│42.33┃

┃├─┼───┼───┼───┼───┼───┼───┨

┃│鄉│0.06│--│0.31│0.63│0.89│1.22┃

┠────┼─┼───┼───┼───┼───┼───┼───┨

┃錄相機│城│41.16│51.67│57.38│64.16│68.07│69.75┃

┃├─┼───┼───┼───┼───┼───┼───┨

┃│鄉│4.33│--│9.68│13.04│16.23│17.83┃

┠────┼─┼───┼───┼───┼───┼───┼───┨

┃照像機│城│8.52│11.91│14.34│16.03│17.21│19.22┃

┃├─┼───┼───┼───┼───┼───┼───┨

┃│鄉│--│--│0.50│0.63│0.79│0.70┃

┗━━━━┷━┷━━━┷━━━┷━━━┷━━━┷━━━┷━━━┛

┏━━━━┯━┯━━━┯━━━┯━━━┯━━━┯━━━┯━━━┓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

┠────┼─┼───┼───┼───┼───┼───┼───┨

┃彩電│城│68.41│74.87│79.46│86.21│89.79│93.50┃

┃├─┼───┼───┼───┼───┼───┼───┨

┃│鄉│6.44│8.08│10.86│13.52│16.92│22.91┃

┠────┼─┼───┼───┼───┼───┼───┼───┨

┃洗衣機│城│80.58│83.41│86.36│87.29│88.97│90.06┃

┃├─┼───┼───┼───┼───┼───┼───┨

┃│鄉│10.99│12.23│13.82│15.30│16.90│20.54┃

┠────┼─┼───┼───┼───┼───┼───┼───┨

┃冰箱│城│48.70│52.60│56.68│62.10│66.22│69.67┃

┃├─┼───┼───┼───┼───┼───┼───┨

┃│鄉│1.64│2.17│3.05│4.00│5.15│7.27┃

┠────┼─┼───┼───┼───┼───┼───┼───┨

┃錄相機│城│70.34│73.59│75.53│72.96│72.83│72.66┃

┃├─┼───┼───┼───┼───┼───┼───┨

┃│鄉│19.64│20.95│24.24│26.08│28.25│31.15┃

┠────┼─┼───┼───┼───┼───┼───┼───┨

┃照像機│城│21.32│24.32│26.48│29.83│30.56│32.13┃

┃├─┼───┼───┼───┼───┼───┼───┨

┃│鄉│0.87│1.0│0.99│1.16│1.42│1.94┃

┗━━━━┷━┷━━━┷━━━┷━━━┷━━━┷━━━┷━━━┛

注:資料來源見歷年《中國統計摘要》及《中國統計年鑒》

由表-3可見,在1995年,彩電和冰箱的農村普及率相當于城市1985年的水平,洗衣機的農村普及率相當于城市1982年的水平(城市洗衣機的普及率在1981年為6.34%),錄音機的農村普及率相當于城市1984年的水平,照像機的農村普及率相當于城市1979年至1980年的水平(城市照像機的普及率在1980年為4.29%)。因此,大體上可以這么說,與城市相比,農村的家電普及水平滯后了十年稍多一點的時間。而城市家電市場的高速成長期大體是在十年前開始啟動的。

從家電市場的城鄉購買份額上看,在1985年至1995年,城市購買居于主導地位;但在1996年之后,農村市場將逐步居于主導地位。以彩電為例,1996年農村普及率比上年提高了6個百分點,這相當于約1200萬臺的購買量(農村約有2億戶,而城市僅有1億戶);城市新置購買量約為400萬臺(等于普及率比上年提高的百分點乘以1億戶),更新購買量約為450萬臺(以1995年的普及率乘以5%,再乘以1億戶),城市購買總計為850萬

臺。顯然,1996年農村購買量至少已和城市旗鼓相當(1995年相應的數字是:農村彩電購買量約為680萬臺,城市為780萬臺。方法同上)。

由上述兩個方面的因素來看,我國農村家電市場在九十年代后半期已開始逐步進入了高速成長期。為了對我國家電市場的長期擴容趨勢有一個大致的把握,我們把新三大件的產量變化過程列于表-4之中。

表-4:新三大件的歷年產量(萬臺)

┏━━━┯━━┯━━┯━━┯━━┯━━┯━━┯━━┯━━┓

┃│80│81│82│83│84│85│86│87┃

┠───┼──┼──┼──┼──┼──┼──┼──┼──┨

┃彩電│3│15│28│53│134│435│415│672┃

┠───┼──┼──┼──┼──┼──┼──┼──┼──┨

┃洗衣機│24│128│253│366│578│887│893│992┃

┠───┼──┼──┼──┼──┼──┼──┼──┼──┨

┃冰箱│5│6│10│19│55│145│226│398┃

┗━━━┷━━┷━━┷━━┷━━┷━━┷━━┷━━┷━━┛

┏━━━┯━━┯━━┯━━┯━━┯━━┯━━┯━━┯━━┯━━┓

┃│88│89│90│91│92│93│94│95│96┃

┠───┼──┼──┼──┼──┼──┼──┼──┼──┼──┨

┃彩電│1038│940│1033│1205│1333│1435│1689│2058│2109┃

┠───┼──┼──┼──┼──┼──┼──┼──┼──┼──┨

┃洗衣機│1047│825│663│687│708│896│1094│948│1069┃

┠───┼──┼──┼──┼──┼──┼──┼──┼──┼──┨

┃冰箱│756│671│463│470│486│597│768│919│928┃

┗━━━┷━━┷━━┷━━┷━━┷━━┷━━┷━━┷━━┷━━┛

注:資料來源見1988《中國統計摘要》和1997年《中國統計年鑒》

由表-4可見,從1980年至1996年,我國新三大件的產量在1988年達到第一個高峰,而后在1989年至1993年經歷了一個波動和停滯時期(特別是洗衣機和冰箱),再從1994年開始了新的增長期。這啟發我們提出如下我國家電市場長期擴容的趨勢:在1980年至1995年前后,這是我國家電市場擴容的第一波,其中城鎮市場的擴張居于主導地位,產品形態是批量的標準化基本產品(如21英寸的彩電)。從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由于城市市場的成熟和農村市場的低度開發,第一波宣告終結。這正是我國家電產品生產能力出現暫時性過剩的基本根源。

第二波將在2000年前后大規模啟動,它將席卷第一波所未涉及到的大部分農村人口。嚴格地說這是一批與原有的城鎮人口數量大體相當的新城鎮人口。因此,第二波中的主導市場是由這部分人口的消費構成的。就產品形態而言,大批量的標準化基本產品將與小批量、大容量的多品種產品市場(如大屏幕、多畫面的彩電)平分秋色。后者與原有城市人口中的更新市場相對應。

第三波約在2010年前后啟動,它將使全國絕大部分人口被包容于其中。屆時,我國的城鎮人口比例將達到70%左右。在這一波中,原有的主要家電產品都將成為更新市場中的第三代產品,同時還要有各種新型的數字化視聽產品進入家庭消費領域。這時的家電市場將是一個小批量的、量子化的超大容量市場。這里的量子化是指每一件產品都有可能不再是完全相同的了。

三、生產方式

目前國內家電產品的新購市場主要還是第一代產品(對應于前述的第一波)。其特點是:單一的品種和一般的性能,技術已陳舊過時,其在發達國家已基本上被淘汰;它適宜于用大批量的生產方式來進行制造,其對象主要是廣大的農村消費者。其代表性的產品為21英寸的彩電,價格已降至2000元左右。對于這類產品,發達國家很難與我國的家電產業競爭。

而當前的國內更新市場則是以第二代家電產品為主(對應于前述的第二波)。其特點是:具有較多的品種和較高的性能,技術已高度成熟,適宜于用批量的生產方式來進行制造,其對象主要是城鎮的中高收入消費者。其代表性的產品是25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彩電,價格約在4000元左右。對于這類產品,發達國家的產品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特別是在國際市場上。

我國家電市場的上述特征還要持續到下世紀初葉。這是我國家電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對此不能有絲毫的放松。但是,目前國內還有一個市場值得關注,其對象是高收入消費者,約占我國人口的5%至10%。對應于這類消費者的是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家電產品(對應于前述的第三波)。其特點是:具有極多的品種、規模和極高的性能,功能和用途極其多樣化,技術已相對趨于成熟,適宜用精益的生產方式來進行制造,價格約在萬元左右。對于這類產品,發達國家居于壟斷地位。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以10%來計算,也有3000萬戶左右;其市場容量也甚為可觀。特別是在10至15年之后,這類產品將成為我國家電的主流產品,且其具有高附加價值。因此,它們是家電產業必爭的戰略制高點和未來。

然而,由于我國家電工業的制造技術和產品技術至目前止仍主要是通過引進獲得的,產品的自主開發能力很弱,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配套能力較差,這成為我國家電工業的致命弱點。一旦第三、四代家電產品的國際化競爭在我國展開,我國家電產業原有的優勢地位將可能不復存在,并很可能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

。

[1]本文作者是經濟文化研究中心家電產業課題組的成員。

[2]洗衣機、彩色電視機、冰箱。

[3]手表、自行車、縫紉機。

[4]鄧英淘、姚鋼:“產業就業重組和城鎮化進程”,《調查研究通訊》(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文化研究中心編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堂县| 大埔区| 涿州市| 临清市| 湖口县| 普洱| 铜鼓县| 古蔺县| 武强县| 夏邑县| 开江县| 南投市| 宣城市| 菏泽市| 松阳县| 崇仁县| 民县| 宁陵县| 宁南县| 泽普县| 金溪县| 巴林右旗| 樟树市| 沁阳市| 佛冈县| 道孚县| 绿春县| 射洪县| 石渠县| 新建县| 徐汇区| 乡宁县| 棋牌| 墨竹工卡县| 新蔡县| 龙江县| 故城县| 昭觉县| 梅河口市| 哈密市| 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