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煤炭可持續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新中國成立以來,煤炭在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一直占2/3以上。但是,煤炭行業在資源與能源消耗方面,仍然面臨許多突出的問題。節約資源和能源是實現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煤炭行業運行狀況
(一)煤炭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相對于石油和天然氣,煤炭在我國既具有儲量優勢,又具有成本優勢,且分布也最廣泛,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煤炭仍將是我國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戰略物資。盡管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呈不斷下降的趨勢,但煤炭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將是長期的和穩固的。
(二)煤炭行業如何應對現有能源
節約資源和能源是實現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節能工作重點主要包括:一是加大煤炭開采方法和生產工藝改革,實施規模化集中生產,降低煤炭產品單耗。根據資源條件,加大露天開采比例,建設高產高效礦井,實現集約化生產。二是依靠科技進步,選擇合理的采煤方法和生產工藝,提高礦井資源回收率。三是發展先進煤炭洗選加工技術和工藝,提高煤炭質量和煤炭燃燒效率。四是積極利用礦區低熱值燃料和礦井瓦斯。五是發展潔凈煤技術,開發煤炭燃燒新技術。
二、中國煤炭行業發展趨勢
(一)整體發展趨勢
煤炭市場的景氣程度主要取決于我國工業生產的增加值,特別是電力、冶金、建材和化工四大主要耗煤工業產品產量的持續增長。其中,電力用煤在煤炭消費中的地位最為重要,其消耗量約占到全國煤炭消耗量的61%左右。鋼鐵行業數煤炭消費的第二大戶,其煉焦用煤占到了煤炭消費的約30%左右。因而,可以說我國煤炭行業的發展與我國整體工業發展速率息息相關,特別是電力行業和冶煉行業需求,更是對煤炭市場的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這些下游產業如電力、冶金等行業在未來的持續發展將促使我國對煤炭的消費量日益增大。
在居民消費方面,我國多數城市特別是中小城市居民生活,是以煤炭為主要能源。而且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目前農民生活中60%以上的能源仍然是靠柴草,農村從使用生物能源向礦物能源轉變是必然的趨勢,這將進一步擴大對煤炭的需求。
此外,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產國和出口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產煤國,我國將在本次能源結構調整中占據極為有利的地位。特別是石油價格上漲,導致海運費提高,這將提高中國煤炭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因此,我國煤炭的出口量將會有一定的增長。
(二)產品發展趨勢
加入WTO后給我國煤炭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發展機會,但更多的還是挑戰與壓力。目前,我國煤炭行業的對外合作其實已經遠遠落后于其他行業,如中國石油、天然氣和電力等行業都有吸引外資的政策或者法律規定,然而煤炭行業至今沒有具體明確的政策措施。為了應對未來外國公司的競爭,我國煤炭企業應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通過大集團、多元化的競爭戰略壯大實力,在參與國際競爭的過程中擴寬自身的發展空間。
在國家經貿委的煤炭行業近期發展導向中明確提出,要支持煤炭企業集中化發展,具體內容包括:支持大型煤炭企業通過兼并或資產重組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支持大型煤炭企業的大中型煤炭企業的大中型礦井建設、技術改造工程和跨地、跨國開辦煤礦;鼓勵大型煤炭企業通過兼并、收購、聯合等形式對小煤礦進行技術改造,提高小煤礦生產規模和技術裝備水平;支持大型煤炭企業煤電、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項目建設;支持煤、電、路、港、航企業聯合重組為特大型企業集團。
三、煤炭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
(一)煤炭行業在市場上可預見的發展趨勢
2008年煤炭市場上出現了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煤炭價格由快速上漲到急速下滑的急劇動蕩的情況,煤炭市場運行很不穩。由于世界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煤炭市場由供應緊張向寬松方向發展,大部分地區出現供過于求的形勢,煤炭價格通過大幅度跳水下滑后,價格逐步趨于相對穩定。由于中國煤炭資源豐富,隨著中國煤炭生產能力的提高,煤炭市場供應形勢的緩解,并出現了較大區域的煤炭產品庫存積壓、市場供過于求的嚴峻形勢,為了推動煤炭工業的發展,中國的煤炭進出口政策有可能要適當調整,降低煤炭出口稅率,以此減少國內煤炭市場供過于求的壓力,推動煤炭出口,煤炭出口量將可能會進一步增加。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今年煤炭價格市場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重點合同和非重點合同的價格差距將會減小,重點合同的煤炭價格上漲幅度將達到10%左右,市場煤價格將可能繼續小幅度下滑,逐步接近重點合同煤炭價格,調整的結果重點合同煤炭價格將和市場煤價格基本趨于一致,逐步消除仍然存在的煤炭價格“雙軌制”。(二)煤炭行業如何在能源行業中健康發展
問題與希望同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日益加深,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解決能源安全問題,推動能源發展上水平、上臺階,成為擺在我國面前的一項緊迫而重大的任務。
全國能源工作會議2009年2月5日在京閉幕,這是我國17年來首次舉行的全國性能源工作會議。在全球能源形勢劇烈波動,我國能源發展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考驗的形勢下,這次會議突出了重要舉措。
1.鍛造可持續保障的能源鏈條。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是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障。然而,能源形勢的迅速變化讓人始料不及。從2008年三季度起,“油荒”、“電荒”似乎在一夜之間變成了相對“過剩”,煤炭、石油價格也一路下滑,能源消費需求下降,能源企業效益減少,能源投資增速放緩。專家指出,利用當前擴張性的政策環境,推進關系全局和戰略安全的能源投資,既可以有效拉動內需,又有利于鍛造能源長遠保障的鏈條,增強能源整體抗風險的能力。
2.用改革促進能源行業健康發展。
“市場煤”和“計劃電”之間矛盾突出,煤炭行業內部也存在著“合同煤”“市場煤”的“雙軌制”。而且,由于大煤礦集中度不高,小煤礦多、散、亂,國家對煤炭生產供應的調控能力受到限制。“金融危機發生后,我國通貨膨脹壓力減輕,有利于理順能源產品價格關系。”張國寶指出,當前要抓住有利時機,更加注重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加快能源發展方式轉變,構筑“穩定、經濟、清潔、安全”的能源供應體系,深化能源領域的改革是必由之路。
四、結束語
根據當前情況,抓住煤炭市場供過于求的有利時機,進一步推進煤炭資源整合、企業兼并重組,促進煤炭產業的優勝劣汰,減少和消除落后的煤炭生產能力,加快煤炭大基地、企業大集團的建設步伐。
另外,由于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夠完善,隨時可能會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變數,這就需要全國所有的煤炭工作者在中國煤炭經濟發展的實踐中進行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及時、科學、準確地把握中國煤炭經濟發展的動態,并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2007-2008年我國動力煤市場社會環境
[2]2008-2009年中國動力煤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3]李朝林,《對2009年煤炭經濟及市場運行預測》
[4]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