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自由貿易區發展現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摘要
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之后,東亞各國加快了地區貿易自由化的進程。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日本一新加坡新時代經濟合作伙伴協定(JSEPA)相繼成立,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建設穩步推進,本地區內各種自由貿易區談判也不斷涌現。本文以東亞地區自由貿易區建設為研究對象,考察東亞貿易自由化的發展狀況,并探討中國參與東亞貿易自由化的戰略。
全文從分析東亞地區自由貿易區發展的背景與動因入手,簡要回顧了AFTA、以FTA以及JSEPA的發展進程,并以WTO為參照對象,總結了東亞地區自由貿易區發展過程中的若干特點,指出東亞自由貿易區發展兼具超越WTO(WTOplus)和滯后WTO(wTOminus)的特征。本文嘗試建立評估指標體系對東亞地區自由貿易區的成效進行評價,并以AFTA建設為例進行定性的分析評估。評估結果表明,AFTA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效,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也存在不少局限性。
在此基礎上,本文進一步考察東亞地區自由貿易區深入發展所面臨的障礙及其發展前景,指出中日競合是東亞貿易自由化進程的關鍵。因此,中日兩國應盡早摒棄矛盾,爭取實現兩國間的“法德式和解”。而東亞各國均應立足于中長期利益,共同承擔合作成本,推動東亞地區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在東亞乃至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中國對區域經濟合作的態度也于近年有了明顯轉變,并積極參與到東亞地區的貿易自由化進程中。但目前,中國不僅尚未制定明確的FTA戰略,也十分缺少參與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實際經驗。結合中國的國情,中國應當以“兩岸四地”組建的中華自由貿易區為戰略依托,以東亞為重點,積極參與地區自由貿易區建設,并以此推動國內經濟改革及WTO多邊貿易體制的發展。
關鍵詞:東亞;自由貿易區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全球貿易自由化共經歷了三次浪潮。20世紀90年代末期,全球貿易自由化出現了加速發展的態勢,并表現出不同于前三次浪潮的新特點,出現了第四次貿易自由化浪潮。在這次浪潮中,最突出的就是出現了大量的自由貿易區(FTAS)。據wTO統計,截至2005年9月,正式向其通報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共334個,僅2005年前9個月就新增27個,而在這些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中,大部分都是以自由貿易區(FTA)的形式開展合作的。①正是由于自由貿易區的空前發展,當前的國際經濟關系形成了兩條軸線:一條是以WTO為代表的多邊主義;另一條是以地區自由貿易區為代表的區域主義。東亞地區在建立自由貿易區方面遠遠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區。不但日本、韓國和中國等主要經濟體沒有同任何經濟體建立自由貿易區,就連早在1992年就開始啟動的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也僅僅限于根據“授權條款”形成了一種并不徹底的自由貿易安排。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1世紀初才有所改變。2002年1月,日本和新加坡簽署了“新時代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協定(JSEPA)”,成立了日本與新加坡之間的FTA。中國與東盟之間也于2002年n月簽署了關于建立自由貿易區的一攬子框架協議,正式確定了10年內建成自由貿易區的目標。此后,東亞地區自由貿易區迅速發展。日本積極推進與東盟、韓國之間的FTA建設,日本民間機構還啟動了與臺灣的雙邊FTA研究。韓國實際上是東亞地區最早倡議加強區域內制度性合作,并提出FTA構想的國家之一,但目前,韓國在建立FTA方面的實質進展已經落后于日本和中國,其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協議于2006年8月才簽署。東南亞各國在建立FTA方面表現十分活躍。一方面,東盟作為一個地區聯盟與一些國家就建立FTA問題進行研究和磋商;另一方面,東盟主要國家采取了更加靈活的政策,分別尋求與區域外其他國家建立雙邊FTA。
其中最具典型意義的就是東盟10國與日本于2002年簽署框架協議,決定就建立包括FTA在內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問題進行磋商,同時鼓勵東盟成員分別與日本就雙邊FTA進行研究。目前,除新加坡與日本成立的JSEPA己經正式生效之外,泰國與菲律賓正在與日本商討建立雙邊FTA。其中,日本一泰國自由貿易區有望于今年正式啟動。①中國在這一時期也積極參與其中,在主動提出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之后,還主動提出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
日本對區域貿易合作態度的轉變以及中國積極參與東亞地區貿易自由化進程等一系列事實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正是在當前東亞地區貿易自由化進程迅速推進的背景下,我們必須審視這一現象的深刻背景與動因,深入考察東亞地區自由貿易區運行的特點及其成效,從而更全面地認識地區自由貿易區建設對東亞各經濟體尤其是入世后的中國可能產生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當前,對于FTA的利弊分析,學術界尚存在爭議,這一爭議在南南型自由貿易區建設中尤其突出。東亞地區的自由貿易區如AFTA、CAFTA都是典型的南南型自由貿易區。因此,考察AFTA、CAFTA的實質進展有助于我們進一步認識FTA本身,并對這些爭議給出一些看法。與此同時,在全球多邊貿易自由化和區域貿易自由化雙重壓力下,為了維持自身的長遠利益,中國政府必須采取更加積極和切合實際的FTA戰略,以應對這一新的發展趨勢。因此,對東亞地區自由貿易區的發展進行研究成為當前中國參與對外經濟合作的重要課題,這對我國參與地區貿易自由化乃至全球多邊貿易自由化進程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