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知識經濟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關鍵詞】:知識經濟城市景觀
【論文摘要】:隨著科技與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城市景觀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生態化和動態化,注重文化內涵的挖掘成為主要的特征.
21世紀是知識經濟占世界經濟主導地位的世紀。知識經濟是以知識和信息為基礎,合作與競爭并存的全球化的市場經濟體系。在知識經濟時代,人類的未來和國家的繁榮比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于創造和應用知識的能力與效率。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作為人類高密度聚居地的城市,面臨著更加復雜和多樣化的功能需求。
在可持續發展觀的影響下,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發展,新的科技文明成果的應用,當代的城市景觀建設,主要表現出以下幾點新的趨勢:
1、城市景觀的綠色生態化
以生態文明觀為主導的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體現出知識經濟時代科技化、人性化特征。生態文明的思想盡管在我國古老的哲學思想體系中就有所體現,但是作為全球化的共識和實踐,是在人類經歷了工業時代的慘痛教訓,通過各個方面科學、體系化的研究和實踐得來。生態文明,不再片面強調人類對自然的征服欲望,而是把人與自然的關系平等化和諧化,充分尊重自然發展規律,通過各種措施減排節能、打造低消耗城市。生態文明成果在城市景觀上表現為建筑上的節能減排設計,在建筑形象上,展示出新的生態科技面貌。另一方面表現在,在城市的規劃設計中,更加尊重自然山水格局和發展需求,在城市中心建設城市綠地,強化城市與自然綠色空間的有機聯系,通過不同規模的綠地建設,在城市內部、城市與外部的自然環境之間,形成網絡化、有機化的綠色網絡,為人們提供更加方便的游憩休閑等各種活動使用的綠色自然空間。營造健康、舒適、風景怡人的人類聚居環境。
2、城市景觀的文化內涵保護和挖掘
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性:不僅包括生態環境也包括文化精神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文化是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反映和表現,主要起到促進人的發展、豐富人的精神生活等作用。城市是人類文化的載體,文明的結晶。城市建設集藝術、科學、技術、經濟、人文為一身,寄托了人類對文化、審美在精神和物質上的追求。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間和場所,其深遠的人文特征和意境,為人們帶來深層次的精神愉悅。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歷史文化場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和強大的經濟價值。1998年世界銀行的《文化與持續發展:行動主題》報告中提出:“文化為當地發展提供新的經濟機會,并能加強社會資本和社會凝聚力”。
知識經濟時代創意產業的發展,促使人們對具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建筑和場所的保護和再利用,充分揭示了知識經濟時代的另一個重要特征:立足文化,延續傳統,更強調現代知識經濟的強大生命力。文化創業產業提供了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并促進了整體生活環境的提升。
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孕育和發揚。凸現城市人文內涵、注重文化、藝術、個性化特征表現的城市景觀體驗,為城市景觀注入新的活力和激情。
文化建設是豐富城市精神內涵的必然需求,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城市空間,更能獲得人們的認同和青睞。多元的文化環境,必然帶來文化的多元發展,文化本身是一個相當大的產業,如果沒有良好的文化環境,不僅會造成城市精神層面的維度缺失,更難以吸引高層次的人群居留和資金的投入,因此打造城市形象增強城市文化內涵的建設和挖掘,成為經濟時代增強城市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3、高新科技和新能源在城市景觀上的表現——電子化和信息化為主要特征的動態景觀體驗
在保護城市文化歷史遺跡特色景觀的同時,更多新能源新技術在建筑和城市景觀上的應用,打造具有時代感的城市面貌,與傳統的城市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凸現時代特征,使城市景觀更加符合現代生活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城市夜景燈光照明設計上,以及大型商業中心區的商業氛圍營造上。多媒體信息傳播方式、強調互動技術的現代科技成果在城市戶外空間里的運用,使城市景觀呈現出多感官、動態化、實時化的特征,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多種感知方式的綜合體驗促使城市更加人性化和高效化,體現出現代城市生活的生機和活力。
聲光電多媒體技術在室外空間的使用,強化了人們的參與感和主體感。增強了人們在休閑活動中的互動性和共時性,體現了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化、多媒體化、網絡化的主要特征。便捷高效帶來全新的生活體驗。強化了城市的現代氣息。
美觀、易識別、富有生機和趣味性的城市景觀構成的開放空間,使人們可以在輕松隨意的氣氛中享受到現代城市生活的樂趣。
4、整體觀下的城市景觀系統化、網絡化、有機化建設
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在整體觀念下進行城市的設計和建設工作。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間,合理規劃、整合各項資源,使城市景觀更加立體化、人性化。有效組織城市交通網絡、商業休閑、居住生活空間等不同功能體,為市民和游客創造一個安全、舒適、高效的城市生活體驗系統,是獲得高品質城市生活體驗的基本保證。而高質量、多樣化的城市公共空間,必然為城市帶來高素質的人才和充足的發展資金,促使城市經濟獲得長期持續的發展和繁榮。
總論:知識經濟時代,建立在電子技術基礎之上的文化、信息、資金流動上的經濟發展,是維持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要素,城市景觀與形象成為重要的競爭資源,它向世人展示城市的品味和層次;以知識和信息為基礎的高新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的迅速發展,成為區域經濟的主要推動力。知識和資金在城市的集聚帶來城市經濟的繁榮,促使城市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知識經濟時代下的城市景觀將更加簡潔高效、特色鮮明。
【參考文獻】:
1、武普照.中國:迎接知識經濟時代[J]《前線》,1998年第05期[總第035期]
2、佟賀豐.科技與管理.[J]2005年第1期
3、洪亮平,城市設計歷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