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馬克思經濟理論改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提要:本文主張將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改變形式,引入數學符號,便于運算,便于建立經濟模型,更加宜于指導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是一個經濟跟蹤系統,需要不斷調控、及時隨動,不會調控到“著陸”了、從此可以一勞永逸了。
本文的標題叫“馬克思的經濟理論要付諸實用”,可能有人看了這個題目覺得困惑,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在社會主義國家,可以說運用得非常深入、廣泛,老少皆知。例如,私營企業搞公私合營、進而全部企業搞成國營、農村搞合作化公社化、批資本主義腦袋、割資本主義尾巴,一句話:一切權力歸蘇維埃、全部生產資料和產品都歸無產階級的代表支配,剝奪者被剝奪,還不都是運用了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嗎?是啊,馬克思是主張全部生產資料和產品歸無產階級的國家所有,可是事實結果是只能歸無產階級的代表所有,這些無產階級的代表能否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還是只代表代表們自己的利益,人們不能依據國家意識所標榜的東西來判斷,這本來是馬克思所應該想到的。象上世紀的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那里的無產階級根據自身幾十年的生活體驗,覺得自己的代表代表不了自己的利益,換個資產階級人物來管理管理國家也可以試試。不行還可以輪換么!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波蘭的瓦文薩當了幾年大總統,多數人不滿意,那就自動禪讓,還回格旦斯克造船廠車間里當他的工人。Revolusion,革命就是輪換,輪換就是革命,換換總比不換好。
上面這種對馬克思經濟理論的運用,那是把馬克思經濟理論當作武器、當作維護集團黨派自身利益的法寶來使用,這種付諸實用,歷史證明許多國家的大眾不欣賞,本文也不談。
最近看到許興亞、于金富的網文:“‘繁榮與發展理論經濟學論壇’會議綜述”([1]),里面介紹了一部分先生是這樣運用馬克思經濟理論的:
在國內學者編著的許多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教科書中,往往在開頭引述部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礎原理,而在后面的論述中,卻并不見馬克思經濟學理論的具體運用。所謂“實用主義化”,主要是指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或者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教學與科學研究中,“穿靴戴帽”、“南轅北轍”或“兩張皮”等等“架空”馬克思主義的現象。也就是有不少教學單位和研究生,把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教學和應用看作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以至于“政治經濟學”專業的許多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名義上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專業的,實際運用的卻大都是西方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或者開篇就聲明,“本文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為指導”,并在參考文獻中列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若干卷,但在正文中對此并無具體體現。有更多的“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連這一點也做不到。
其實,何止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專業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就是他們的導師,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多面手?看看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的領導機構理事名單([2]),其中不乏編著西方主流《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的高手。他們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非常關心“經濟”,只要有“經濟”,就是叫他編著一部“關公戰秦瓊”的大作,他也會輕車熟路、一揮而就?!@種對馬克思經濟理論的運用方式,也不是本文要講的付諸實用方面的問題。
本文打算大題目小做,講些具體細節例子,說明德國民間經濟學家馬克思的經濟理論、馬克思所揭示的經濟規律,不應該停留在高談闊論,應該付諸實用,指導點具體的經濟活動,以至造福勞動者。
例子1。馬克思的墊付資本理論要付諸實用
馬克思講資本運動,是從墊付資本開始的。墊付資本分兩部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不變資本是用來購買廠房、機器設備、原材料等生產資料的,而可變資本是用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我們實際是怎么運用的?有些政績工程,什么資本也不用墊付,負債上馬,以權力信譽作擔保,先讓業主墊支。業主接到工程不敢怠慢,但只肯墊付不變資本,農民工的工資,對不起,要等工程款到賬后才能支付。一年一度年關到,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又見諸報端。從經濟理論上講,這是沒有按照馬克思的墊付資本理論進行操作。也許有人會說,馬克思的墊付資本理論講的是資本主義社會,我們是社會主義社會,不能照抄照搬,應該與時俱進,發展馬克思的經濟理論。馬克思的經濟理論經過如此這般一發展,就變成萬物生長靠太陽,社會主義國家的部分農民工就只有依靠太陽的光芒進行光合作用來維持自己的生存權了。
例子2。馬克思關于勞動力價值等于生活費用的原理要付諸實用
勞動力價值等于勞動者為維持勞動力再生產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其中包括吃、穿、住、行、娛樂、受教育、繁衍后代等等方面。我們幾十年是怎么操作的?低工資,吃穿都不夠,住房要等分配,有的勞動者等到退休也沒有分到房子,有的住房面積遠不到位,只能到那里去討要了;科學技術人員的工資里不包括買書的費用,要看書上圖書館借閱?,F在搞改革,什么書報費、副食補貼、房貼,貼貼貼。這么改下去、貼下去,不就改到跟資本主義社會里的情況一樣了嗎,不就證實馬克思關于勞動力價值等于生活資料價值原理的真理性嗎,這就叫客觀經濟規律?,F在受教育費用一高再高,勞動者的最低工資夠得著嗎?
例子3。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媒體和統計報告常常提到利潤率這一經濟指標。按照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剩余價值是相對于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是相對于墊付總資本而言的,利潤率應該等于利潤除以墊付總資本。通常提到的利潤率應該指這樣的利潤率。馬克思的利潤、利潤率、墊付資本等等概念,不是自己拍腦袋憑空想出來的,而是在大英圖書館收集大量資料得到的,是符合生產實際的。在實際應用中,還有許多其他的利潤率定義,如:銷售收入利潤率、成本利潤率、產值利潤率、資金利潤率、工資利潤率等等。歐美主流經濟學那里不使用“墊付資本”這個概念,而是采用“資本”、“投資”這類模糊概念?!皠诹椭R都是資產”(張五常:《賣桔者言》,[3]),按照這樣的定義,勞動者的勞動力一下子變成了“人力資本”,人人都成了擁有“資本”的資本家。而“投資”通常又僅指固定資產的投資,不包括流動資本的投資。于是,有的管理類教科書中就把利潤率定義為利潤與固定資本的比值,而把納稅后的利潤與總資產的比值稱為總資產的投資所得率。我不知道我國的國家統計局是怎么計算利潤率的。這么多互不一致、出入很大的利潤率定義,僅僅簡單地報告一個“利潤率”多少多少,叫人家怎么作橫向經濟比較?這么多不同的利潤率相互之間的換算公式又是怎樣的呢?
例子4。馬克思經濟理論應該用來指導國家作宏觀經濟調控
現在國家用來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理論依據,說白了,就是西方主流《宏觀經濟學》,就是J.M.凱恩斯的政府干預國民經濟那一套。國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專業的畢業生分配到經濟管理部門,人家不歡迎,說他們只會搞公私合營、大批判云云;什么經濟模型、動態分析、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利率調整,匯率管理,……一概茫然。現在好了,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專業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也去學西方主流《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等等,有人說得更刺耳:這是繳械投降。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本來讓你去學西方主流經濟學是叫你能夠批判它,結果倒好,賠了夫人又折兵,一個個變成理性經濟人,齊颯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就出現前面許興亞先生文章中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在一百多年間沒有多大發展,形式上老一套,不看就知道您想說什么。其實,馬克思的經濟理論,也是可以變變形式,以適應國民經濟管理的需要的。光講無產階級管理整個國民經濟,又沒有具體可操作的管理方法,還不等于零,還不讓凱恩斯的政府干預方法鉆空子?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是相當嚴密的,本身就有許多計算公式。例如,產品價值W=C+V+M,墊付資本=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固定資本+流動資本,利潤率=利潤÷墊付資本,成本=……。如果把這些文字公式變換成數學公式,就可以進行運算,就可以構建數學模型,就可以作動態分析,作經濟預測,一句話,可以用于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有人擔心這樣一來會使馬克思的經濟理論走上與西方主流《宏觀經濟學》相重合的道路,甚至有人認為是凱恩斯發展了馬克思的國家管制國民經濟理論。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是建立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的,是反映客觀經濟規律的,因而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而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理論是建立在主觀想象的基礎上的,其許多經濟預測都經不住實踐的檢驗。非常著名的凱恩斯“乘數原理”就十分荒謬可笑,我已有另文闡述,這里不再重復。實踐表明,按照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所作的經濟預測,與依據西方主流《宏觀經濟學》所作的經濟預測不同,但符合國民經濟現實。
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是對一國國民經濟趨勢的跟蹤過程、隨動過程、動態過程,不可能有一勞永逸、從此“著陸”了、高枕無憂了、不用費心調控了的時候。
肯定有人要說:如果把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改變形式,列出許多公式、數學模型,甚至經濟數據的核算、統計也都參照馬克思的公式表示,那就是把神圣的馬克思經濟理論“庸俗化、簡單化”,甚至扣上違背“原則”之類大帽子?!坝械膶<疫€指出:為了更好地貫徹《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的精神,一定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在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的前提下,更好地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注意區分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努力營造生動活潑、求真務實的學術環境,提倡不同學術觀點、學術流派的爭鳴和切磋,提倡說理充分的批評與反批評。以推動我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為代表的整個理論經濟學的繁榮發展?!保╗1])怎么“區分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由誰來區分?幾十年來就沒有區分好,這是為什么,原因在哪里?當然,肯定也有人會說一直區分得很好,沒有問題。我就搞不懂,西方主流經濟學為什么就不怕你說“庸俗化”,你越說它是“庸俗經濟學”,它越來勁,什么“市場經濟學”、“壟斷經濟學”、“混合經濟學”、“數量經濟學”、“數理經濟學”、“微觀經濟學”、“中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福利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國際經濟學”、“比較經濟學”、“消費經濟學”、“供應經濟學”、“經營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增長經濟學”、“短缺經濟學”、“過剩經濟學”、“城市經濟學”、“人口經濟學”、“教育經濟學”、“住宅經濟學”、“地域經濟學”、“技術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凱恩斯經濟學”、“后凱恩斯經濟學”、“新凱恩斯經濟學”、“轉讓經濟學”、“歧視經濟學”,……好了,氣都快喘不過來了。有個國家的某個政黨,人家罵它是“蠢驢”,它干脆拿草驢作黨徽黨旗,因為驢子勤勤懇懇為人類干活,能夠得到大眾擁護。要是老虎屁股摸不得,選民肯定不投他的票;老拿“原則”當緊箍咒,不利于社會科學的進步,也不利于自然科學的進步。
愿馬克思的經濟理論能夠得到創新、發展、運用于經濟學的各個領域。
參考資料
[1]許興亞、于金富:“‘繁榮與發展理論經濟學論壇’會議綜述”,*年8月,
/com/mkszyjjx/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2]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七屆領導機構成員名單,
/com/mkszyjjx/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3]周其仁:《真實世界的經濟學》,中國發展出版社,*年4月,第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