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山區發展經濟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提要]揭西縣地處粵東北山區,依托資源優勢,發展特色,是創造山區美好未來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山區;特色經濟;資源優勢
一、依托淘汰優勢,發展經濟特色經濟
一是山地資源優勢。全縣有山地127萬畝,擁有森林95.4萬庫存,森林覆蓋率達55%。大北山區大片的原始森林,面積達2.9萬畝,已探明的植物種類70多種,還有豐富的中草藥和野生動物資源,目前已被列為省級森林公園。全縣25度以下可開發利用的山坡地近30萬畝,開發前景廣闊。
二是礦產資源優勢。已探明的金屬礦產有鎢、錫、銅、鉛、鋅等。非金屬礦種主要有優質礦泉水、稀土、瓷土、水晶石等。稀土、瓷土儲量尤其豐富,且品質優良。全縣已探明稀土儲量約20萬噸、瓷土5億噸。
三是旅游淘汰優勢。縣內自然景觀秀麗,風景名勝眾多,是粵東地區旅游因素最活躍的地區。目前已被省列入旅游扶貧開發試驗區。
四是生態資源優勢。揭西縣地處榕江南河上游,遠離工業化發展的大城市,環境污染少。境內山清水秀,生態環境優越,已被國家環保局列車員為全國第六批生態建設示范縣之一。
二是水力資源優勢。全縣水力資源蘊藏量是21.6萬千瓦,可開發利用14萬千瓦。目前已建有大小水庫63座,建成中小型水電站80座,總裝機10萬千瓦,年發電3.8億千瓦時。
獨具特色的山區資源優勢為揭西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條件。近幾年來,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山區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肯有山區特色的區域經濟,推動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快速、健康發展。2001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44.53億元,農村人平年純收入3100元。區域特色發展的主要表現是:
(一)民營經濟迅速發展。至2001年,全縣工商企業7651家,其中民營企業6536家;工業企業2073家,其中民營工業企業1907家。廣東富達集團公司、國櫻公司用品廠、廣東曙光通訊光纜廠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不斷擴大,科技含量逐步提高,顯示出較強的發展勢頭,目前,全縣民營企業中年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4家,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20家。富達集團、志誠食品、南光塑料等7家企業被省認定為民營科技企業。民營經濟無論從資源調配、勞動力吸納、技術開發、科技進步和稅收交納上在我縣都已扮演了主力軍的作用。2001年,全縣工業產值53.78億元,其中個體私營企業創產值46.7億元。
(二)農業結構逐步調整。全縣已建立起以青欖、青梅種植、加工為主體的欖梅龍頭企業,以甜玉米種植、加工、銷售為主體的志誠食品有限公司,以茶葉研究、種植、加工、銷售、觀光為主體的京明茶葉綜合發展公司,以鷓鴣孵化、養殖、加工為主體的軒然食品有限公司,以無公害蔬菜種植銷售為主體的藍天果蔬貿易公司等五大農業龍頭企業。
(三)內外貿易不斷拓展的。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方式,通過政府和企業聯動的形式,積極組織各類企業“走出去”,參觀省市在東北、西北、西南、華北以及香港等地舉辦的各種商品展銷會、經貿洽談會和博覽會。
(四)旅游開發方興未艾。通過幾年的開發建設,縣內大洋高難度爾夫旅游高假區、龍山風景區、大北山瀑布、霖田祖廟等已逐步成為潮汕地區乃至整個粵東地區的旅游熱點。省旅游扶貧試驗區——大北山瀑布景區,擁有大片森林的大北山森林公司,融冰臼科考、漂流、度假為一體的石內河流度假區以及京明茶園風景區等一秕生態旅游項目,也正在抓緊進行規劃建設。
(五)生態建設初露端倪。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越這一獨特的資源優勢,爭取列入國家生態示范縣建設,并邀請華南農業大學和華南熱帶亞熱帶生態研究所的專家學者對生態示范縣進行規劃。按照規劃,努力抓好生態工程建設,興辦生態產業,創造生態品牌子。目前廣東龍源高科技示范園、大北山無公害茶葉基地、京溪園生態示范鎮、京明茶園——大北山瀑布——大北山森林公園——大洋旅游區——五經富溫泉假區生態旅游圈待一批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旅游以及生態林建設已拉開帷幕,生態經濟、生態優勢初露端倪。
實踐證明,從實際出發,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具有山區特色的區域經濟,是山區增創新優勢,加快致富奔康的關鍵所在。
二、抓好各項工作,創造美好未來
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對于揭西這樣一個缺乏資源調控能力,遠離發達地區的欠發達地區來說,任重道遠。為此,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中央、省、市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特別要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廣東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把握機遇,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加大區域經濟發展步伐,實現揭西經濟社會新的跨越。
為此,重點要抓好如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山區投資環境
加快省公路建設。縣境內省道公路114.4公里,已完成93.7發行公司,剩下的20.7公里要加快發行步伐。加強縣鄉公路建設與改造。縣通鄉鎮以及鎮區之間的地方公路約853公里,但目前大多數和還屬低等級公路,“十五”期間,要全面進行升級發行力爭通過三年努力,基本實現縣到20個、鄉鎮都通三級以上公路,形成較為完善的縣鄉公路網絡。
要進一步加快山區農村電網建設和改造。揭西縣在省的支持下,籌集資金進行了兩批農網改造,取得明顯效果,解決了農村電網代電設備陳舊、綜合線損高、管電休制不順等問題,降低了農村電價。目前進行的確良第三批電網改造,要努力解決山小水電綜合效益,最終實現城鄉間電網同價。
水利是國民經濟基礎,同樣應列車員為改善環境的重要工作來抓。揭西縣原有水利工程大多建于六、七十年代,限于當時的條件,土法上馬,工程標準低,加上運行幾十年,已嚴重老化,急需進行改造加固。“十五”期間,規劃重點防洪工程和重點水利工工程115宗,總投資10億元。我們要按規劃認真實施。
(二)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
揭西縣是個農業大縣,70%多的人口在農村。農業的發展問題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增收,直接影響到山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而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提高農業整體效益,確保農民增收的關鍵所在。為此,要結合實際,進一步加快山區農業結構調整和平共處產業化經營步伐。在農業結構調整方面,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托,以效益為中心,充分發揮生態優勢、資源優勢、氣候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三高”農業和“一鄉一品”農業項目,進一步提高茶果、水產、畜牧、珍禽等產業的比重,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和旅游觀光農業,凸現我縣的特色農業和優勢農業。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方面,要突出抓好農業龍頭企業及基礎建設。按照既定的發展思路,抓好甜玉米、欖梅、茶葉、蔬菜、珍禽五個別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要繼續加大以京明茶葉綜合、發展公司、志誠食品有限公司、軒然食品有限公司、藍天果蔬公司等龍頭企業的失持力度,鼓勵和引導他們執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進一步擴大生產基地,拓展市場,不斷提高企業的經營水平,加強農產品標準化工作,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帶動更多的農戶達到奔康水平。
(三)選準突破口,推動山區工業發展
揭西作為經濟欠發達的山區,在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推進產業化經營的同時,還必須大力發展工業,特別是資源型加工業,才能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壯大山區經濟總是和政府收入,增強山區自我發展和自我積累的能力。為此,在山區經濟發展中,要有計劃、有步驟回憶人工業發展步伐。山區發展工業要選準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就揭西縣來說,經過幾年的改革,國有、集體企業已逐淡出市場,個體、私營企業迅速發展,已經搶占了主地位。我們一定要因勢利導,把個體私營企業作為工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特別是已有的一定基礎的電子玩具、塑料五金、紡織服裝、綠色食品加工、醫藥化工以及電纜電線、環保汽車等發展前景較好的行業,我們一定要努力加以培植,爭創特色品牌。
要注重抓好投資環境和招商引資工作。認真抓好工業園區建設,重點抓好京溪園和棉湖二人工業園區,把它們辦成招商引資的載體,辦成綠色工業園區。要充分利用山區生態優勢、勞動力資源優勢、電力、資源優勢以及省扶貧政策傾斜優勢來招商引資,引進資金項目落戶工業園區,壯大山區工業經濟總量。
(四)抓好山區兩大資源的開發
山區自然資源豐富,要著力抓好資源的開發利用,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五)搞好山區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
山區是全省主要的生態屏障、重要后備資源和發展后勁之所在,揭西縣地處榕江上游,縣內三大水庫是潮汕地區飲用水源和后備水資源之所在。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保護這方水土,建設好這里秀美山川。為搞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我們已爭取我入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并委托華南農業大學熱帶亞熱帶研究所進行生態縣建設總體規劃。今后,山區開發和產業發展都將嚴格按照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和生態建設進行生態縣建設規劃的要求來進行。一方面要加強保護,防止污染。重點加強對飲用水源、農業生產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堅決取締污染企業,嚴禁污染環境的項目和產業進入揭西,同時抓好小城鎮垃圾和生活污水的處理,保護好水資源。另一方面要認真搞好生態項目建設。要進一步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加強生態公益林蔭道建設,大力推進生態示范鎮、生態示范村建設。對于已經立項的大北山森林公園、龍源農業科技園、京明茶園、大北山瀑布生態旅游圈、藍天無公害蔬菜待生態農業、生態旅游項目,要認真組織實施,促其盡快發揮效益。
(六)營造良好的投資軟環境
創造寬松高效的軟環境,為投資者提供高效、優質服務,是吸引外來項目和資金的一處重要手段。因此,搞好軟環境建設,是加快山區發展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就揭西縣的實際情況,當前軟件環境建設主要要抓好四個方面。一是要改革行政體制,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務水平。要繼續抓好機構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減少財政供養人口,減少地方負擔。在此基礎上,要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改進工作作風,改善政府服務質量,為外來投資者提供優質服務。二是努力降低電價、地價,降低投資成本。山區地域廣闊,電力資源豐富,我們有條件做到這一點。三是進一步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和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四是加強信用建設。牢固樹立信用促發展的觀念,認真開展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培育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社會風尚。總之,要圍繞增創發展環境新優勢這一目標,努力創造一個安全穩定、文明高效的社會環境,以此來增強山區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者投資揭西,建設揭西,共創山區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