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透視基層領導干部駕馭市場經濟誤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十六大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作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根本和重點。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是新的階段、新的條件和新的任務對于黨的建設提出的新問題新挑戰新要求。 我們黨是個有著6800多萬名黨員的執政黨,黨員分布在全國上下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工作中,黨員同志,特別是各級黨員干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如何,將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問題。事實上,自從我國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目標后,廣大干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得到了不斷的提高,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在實踐中,一些干部,特別是基層領導干部駕馭市場經濟仍存在一些偏差急需矯正。
一、經濟工作定位的偏差及糾正
我國仍處在并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仍然很低,決定了我們黨將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當務之急主要是狠抓經濟建設,壯大經濟實力。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方面來,加快經濟建設步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實踐證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始終是我們狠抓不放的真諦。跨入新世紀,我們已從貧困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然而有些領導干部又往往容易出現另一個極端,為了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不惜以犧牲其他事業為代價,或者片面強調經濟工作的重要而忽視了其他事業的協調發展,造成經濟工作,一枝獨秀,畸形發展,最終也必將影響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其他事業的全面發展。
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在我們的干部中仍存在不正確的發展觀和缺乏全局意識,經濟發展在全局的發展中定位不準。為此,一要切實樹立起協調發展的意識。十六大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前要抓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市場經濟是個綜合的范疇,它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政治環境和精神動力的支持。具體到一個地方來說,經濟要發展除了要有與之配套的較完善的政策環境外,還要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利于人才充分發揮才干的智力環境,經濟政治及其他環境只有相輔相成才能不斷推動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作為基層領導干部就要樹立起協調發展觀,既要突出發展經濟,又要保障其他社會事業與之相適應,不要出現顧此失彼,得不償失的現象。
二是要明確經濟工作在整個社會事業中的目標定位,樹立起全面發展觀。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但由于經濟基礎較差,經濟總量不大,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仍應以抓經濟建設為主,迅速發展經濟,狀大經濟基礎,提高經濟質量,為其他事業發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因此,經濟發展成為全局發展的排頭兵及主要地位一刻也不能動搖,但同時又不能過分偏激,片面強調經濟發展的作用而忽視了其他社會事業的發展,在我們的干部中要樹立起全局發展的觀念,盡量少出麻煩,少走彎路。只有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市場經濟才能健康發展。
二、對市場經濟理論認可與實踐脫節的反思
隨著市場經濟在我國的不斷完善和取得巨大的發展,市場經濟觀念已廣泛影響我們干部的思想,但由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從計劃經濟轉型過來的,由于長期的計劃經濟思維影響,一些干部的觀念仍轉不過彎來,有時會出現理論上接受市場經濟思想的灌輸,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不可避免地烙上計劃經濟的烙印,從而出現觀念上的認可與實際操作的脫節現象。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發展至今,已經歷了幾個階段,干部職工廣泛受到了教育,但應如何處理好由理論向實踐的轉化,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這也是廣大基層干部要著力解決的問題。首先,要讓廣大干部職工牢固樹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觀念,要繼續通過學習、培訓、參觀、考察、社會調研等形式向干部職工灌輸市場經濟思想,筑牢市場經濟觀念,切實用市場經濟觀念武裝干部職工的頭腦。其次,在社會實踐中,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有一定的游戲規則。在現實社會實踐中,按它的規則辦事,適應了它的要求,則會推動該項事業的發展,違背了他的規則,則會遭到相應的懲罰。因此,我們既要讓干部職工熟悉它的規則,同時在實踐中一定要按它的規則辦事。再次,要把市場經濟規則作為檢驗經濟發展的一個標準。要讓廣大干部職工在經濟工作中心中有桿枰,以是否促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作為衡量工作是非得失的一個標準,并一以貫之地貫徹落實好。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政府作用方式的偏差及轉變
市場經濟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配置資源的經濟,它要求資源配置要以市場為主,講究大市場、小政府,但這并不是說政府在市場經濟中就束手無策,無所作為。由于我們的現代化是后發外生型的現代化,政府的推動作用很明顯,政府對市場經濟的推動作用在一定時期內還相當重要。現實中,一些地方由于經濟基礎較脆弱,經濟實力不強,發展較緩慢,一些政府官員在發展經濟中往往顯得很著急,為了經濟的發展,政府大打出手,做了不該做的事,包攬一切,有時甚至出現盲目沖動。因政府作用方式不當,范圍不合適,造成損失的現象時有發生。如現在有的地方出現的“盲目招商引資”“全民引資”就是其中的癥狀。
政府在市場經濟中不是無所作為的,有時甚至是強大的,但對政府的作用,要有個科學的判斷,過高估計,或過低估計,對市場經濟的發展都不是好事。過低估計政府作用會延緩經濟發展,過高估計政府作用,片面強調政府的作用,則往往會違背經濟發展規律,背離經濟軌道。政府對經濟工作由引導推動到包攬,就會出現“政府一抓就熱,一松則冷”的現象,表現在招商引資上,就是簽的協議多,落到實處的少,市場經濟本身供血不足,發展后勁乏力。為此,要繼續規范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運行行為。從政府對市場經濟作用方式來講,應從傳統的統攬包辦切實向引導促進轉變。政府應主要從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著手對市場經濟產生影響。從內容上講,政府主要應從創造有利于市場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安定的社會環境和有利于人才充分發揮作用的人才環境來考慮。認真制定本區域的經濟發展規劃,并引導經濟按規劃發展,要按照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制定政策,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要從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收益出發開展綜合治理,為投資者提供穩定合諧的服務環境,凡屬市場的功能要主動還給市場,堅決摒棄掉計劃經濟及一些陳舊觀念的影響。目前要特別注意克服在招商引資領域出現的一些“發燒”現象,真正按市場規律辦事。
四、期望值過高與現實差異的矛盾及處理
現在的一些干部工作干勁十足,一腔熱血,但對市場經濟發展的長期性準備不足,對當地實際情況估計有誤,盲目追求快發展,高速度,好高騖遠,表現在經濟發展中的目標定位把握不好,對某些項目決策,往往不切實際,片面強調“做大做強”,在整頓市場經濟秩序方面存在一種總想在任期內解決問題心理,出臺一些政策有華而不實之嫌,可操作性差,真正意義上的解決問題不大。
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處理好期望值過高與現實的差異的關系問題。一是要求我們的干部一定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做到立足現實,面向未來,規劃發展,要用科學的態度抓經濟建設,抓發展,力避打盲目仗,瞎指揮。二要把市場經濟理論和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找準市場經濟和本地實情的結合點。關鍵是利用好現有條件,規劃好長遠發展,并為其創造新的條件。要力戒“著急”心理,不切實際地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三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注意環境保護,加強循環經濟建設,避免對資源破壞性開發和“賣血買饅頭”的短期行為發生。
五、評價體系的偏差與完善
對某項事業評價公正與否將直接影響到該項事業的發展。評價標準不自覺地引導人們的行為方式。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無疑需要有一套較全面、科學、公正的評價體系。有一個評價體系,實行量化考核與管理,已成為推動工作開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現實中我們對市場經濟的評價標準,往往出現一些偏差,在一些地方,一些干部的心目中,看經濟是否增長,干部是否有政績,往往片面歸為GDP的增長,財政的增收和招商引資的數量,有的甚至出現“全民招商”,招商工作“一票否決”的現象。從而導致了一些“數字官員”、“政績官員”的出現。片面的政績觀,導致某些官員思維偏差,行為偏向,助長了不正之風。因此,要制定出一套更切合實際,更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績效評價體系。一要切合實際確定考核內容。做到覆蓋合適,不人為擴大,也不擅自縮小,內容輕重有度。二要講究考核的方法,創新考核手段,把考核工作抓實,抓到點子上。三要注意考評作風,把踏踏實實按經濟規律辦事與當地的外部發展環境結合起來,既要注重發展的結果,又要注重工作的過程,不搞一棍子打死人,從而提高考評工作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