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學發展檢驗黨領導經濟水平新坐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后,中央和地方正按照《決定》的精神,著手研究部署明年的經濟工作,并圍繞“十一五”規劃的編制和2020年綱要的制定進行調研。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首次提出,要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十一五”規劃的編制。“這表明,中國在今后的發展上,將有可能出現令人矚目的變化。”敏銳的海外觀察人士這樣解讀這一變化背后的深層含義。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既是一個偉大創舉,也是一個全新課題。《決定》指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首先要提高黨領導發展的能力”,這對中國共產黨提高領導經濟工作水平提出新要求。
我們黨領導發展的思路正發生深刻轉變
一個年產1000萬噸的鋼鐵廠,利用產生的“廢棄物”和副產品,可發電120萬千瓦時,生產水泥300萬噸,還能消化120萬噸廢鋼鐵。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近日在一次重要經濟工作會議上以這樣的例子,闡述了中國政府將加快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在中國,傳統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增長模式正被放棄,而以“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循環的經濟模式,正在得到全力推廣。
海內外觀察人士注意到,中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上穩步前行,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發展思路正發生著一系列深刻的轉變:
9月1日,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對外宣布,經過艱苦努力,我國綠色GDP核算框架已初步建立。在這一全新的核算體系中,現行GDP中將“無情”地扣除投入的資源和環境“成本”。
顯著的變化幾乎是全方位的。2004年上半年,我國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0.9%,超過城鎮居民2.2個百分點,農民增收創8年來新高。而這一深刻變化的背后,是國家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降低農業稅稅率,僅“一增一減”就使數以億計的真金白銀裝入農民腰包。
在堅決地遏制過熱投資的同時,巨額資金被投向并不會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領域。今年上半年,中央預算安排再就業補助資金83億元,同比增長高達76%。在“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主線下,我國的社會保障和救濟“防線”得到空前的加固。促進就業,被鮮明地列入國家宏觀經濟四大目標。
從靠大量消耗資源進行生產到資源的循環利用,從單純追逐GDP到核算環境和資源成本,從“工農剪刀差”到反哺農業,從重經濟輕社會到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一系列令人矚目的嶄新變化,凸顯了我們黨領導發展理念的轉變——要加快發展,更要科學地發展。
重要發展階段考驗著我們黨執政能力
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00美元。國際經驗表明,這一階段既是“黃金發展期”,同時又是“矛盾凸顯期”。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魏禮群指出:這個發展階段,既有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潛力,又面臨諸多困難和風險。
在快速發展背后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逐漸顯現。1997年至200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實際增長近9%,而同期農民收入增長不到4%,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迅速從改革開放初1:2.6擴大到2003年的1:3.2。在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一馬當先的同時,西部地區、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發展卻日益“步履蹣跚”。西部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占國土面積的71%,但經濟總量只占全國的17%,年均利用外資僅占全國的4%。
聯合國發展署公布的數據表明,2003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世界第六位,而中國社會發展仍處于中等偏下水平。經濟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相比,存在著明顯的“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
不斷匯總的經濟數字顯示,“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我國GDP增長了10多倍,礦產資源消耗卻增長了40多倍,去年我國消耗的國內資源和進口資源約合50億噸,而創造的GDP僅相當于世界總量的4%。”發展改革委一位負責人語出尖銳。“對我國來說,傳統的工業化道路和發展方式已經走不下去了。”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保衛說:“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就會對發展的實踐產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響。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正是黨總結多年來領導經濟建設經驗后,執政能力不斷提高的鮮明表現。”
領導發展的著力點將集中在五個“更加注重”
《決定》突出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這清晰表明,如何在實踐中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
權威人士指出,《決定》鮮明地傳遞出一系列重要信息,今后我們黨在領導發展的大政方針和各項部署中將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領導發展的著力點將集中表現在五個“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其中,糧食生產、能源交通基礎設施等建設,得到了國家的格外“關照”。今年中央財政安排用于“三農”支出比去年增加了300億元,全國有6億農民得到總金額上百億元的糧食直接補貼;今年國家批準新開工的電站項目規模達到4000萬千瓦;《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新一輪大規模鐵路建設即將展開。更加注重支持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在西部地區,投資總額達800億元的十大重點工程已經開工建設。國家正在加緊制定東北地區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電力、鐵路、公路、水路等一批重大項目即將啟動。國家還啟動了160個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項目和高技術產業化項目。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更加注重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和安全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國家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政府投資的重點領域,對一些重大項目進行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貸款貼息。國家將結合投資體制改革,調整和落實投資政策,加大對循環經濟發展的資金支持。發揮好政府投資對社會投資的引導作用,特別是要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對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給予貸款支持。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正在研究制訂。
更加注重擴大就業再就業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今年以來,社會保障補助支出增加45億元,增長了11.5%,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增加31億元,增長19%。讓老百姓更多地享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特別是對困難群眾給予更多的關愛,已經成為黨領導發展理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更加注重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2004年,我國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數已超過420萬人,高等學校在校生突破2000萬人,位居世界第一。一張與城鎮對接的農村社會保障網正在探索中悄然編織。到2004年6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9504農業人口。在北京,從9月1日起,外地農民工正式加入到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的范疇之中。
貫徹科學發展觀,提高黨領導發展的能力,還體現在抓好關系全局和長遠的重大問題研究上。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信息顯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循環經濟理念,正在編制的“十一五”規劃將有望以“面目一新”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