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如何運用民行訴訟監督職能保護平等市場經濟主體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入世后,我國民事行政檢察理論發展中的基本觀念問題將受到間接的影響而發生變化。過去所存在的"國家本位觀念占主導地位,對個人合法權利的保護重視不夠"的思想,將受到世界法治觀念的挑戰。社會對檢察機關民行監督工作將提出更高的要求。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加入WTO后,受國外法制觀念的不斷影響,人們將更加注重個人的合法權益的有效保護,對檢察機關民行部門的法律監督工作將寄予更高的期望。鑒于民事行政檢察制度對依法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獨特的保障、服務、促進、規范的作用,因而研究如何運用民行訴訟監督職能保護市場經濟主體的途徑和措施就有其現實意義。我們認為,其途徑和措施主要有: 一、轉變執法觀念,樹立平等保護的法律觀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法律文化中,國家本位的價值觀根深蒂固。但入世后,受國外法制觀念的影響,人們將更加注重個人權益的保護和實現。一切不利于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規范和制度都將予以修訂或廢除?!蛾P稅與貿易總協定》第17條中,將國有企業和壟斷企業相提并論,并對其進行嚴格約束。加入世貿組織后,國外企業也與國內企業同樣享有國民待遇,國家對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特殊保護逐步減少并最終取消。WTO基本原則中的最惠國待遇原則與國民待遇原則保證了各成員國間經貿往來的非歧視性待遇,要求平等地對待各國經貿伙伴,平等地對待外國人與本國國民。入世以后,各個成員國的企業、自然人或者其他組織將按照國際規則享有國民待遇,在訴訟中享有平等的訴訟權利。因此,民行檢察官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一切從有利于加強和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及地區的經濟貿易關系、促進我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觀點出發,從根本上克服地方保護主義,樹立對不同市場經濟主體予以平等保護和服務的執法觀念,只要是在中國境內依法從事經濟貿易活動,均應給予同等的保護和服務。
二、正確運用民事行政訴訟監督職能,全面行使監督權力
一是要充分運用民行抗訴職能。法律明確規定檢察機關有權對民事行政"審判活動"實施監督。通過對錯誤的判決、裁定提出抗訴,使法院對原民事(經濟)、行政糾紛案件進行再審,可以使被錯誤裁判所扭曲的經濟、行政法律關系依法矯正過來,促進依法行政,在市場主體與國家行政機關之間建立公正、合理、合法的行政法律關系,為各類市場經濟主體合法權益的保護提供一條法律渠道,有利于維護各種市場主體平等的法律地位及權利。二是運用檢察建議方式。檢察建議是民事行政檢察比較有效的方式,既體現了監督的原則性,也體現了方式的靈活性,適用于尚達不到抗訴標準,但裁判中確有一般違法和侵犯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問題的案件。對與"審判活動"有關的情況,也可以運用監督權力,從檢察的角度做協調、溝通等工作,通過提出檢察建議的方式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提出方式上,對判決中的錯誤一般可用口頭形式,亦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先口頭后書面的形式。三是耐心做服判息訴工作。民行檢察干部在運用民事行政檢察職能為市場經濟主體服務過程中,要端正對保護對象和保護方式的認識。保護對象的外延既包括申訴人、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包括被申訴人及訴訟第三人的合法權益,不能片面地理解只保護申訴人的合法權益。在保護方式上,有通過糾正錯誤裁判,保護申訴人合法權益的方式,也有通過維護公正裁判保護被申訴人合法權益的方式。對經查證原裁判公正無誤的申訴案件,答復時不宜僅用一紙公文駁回,而要運用法律與證據,耐心細致地向申訴人講明道理和不支持其申訴的理由,使當事人切實了解不抗訴的法律依據,維護公正判決的既判力,對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都予以保護。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配合自偵部門,做好枉法裁判案件的初查工作
檢察機關民行部門要配合其他自偵部門查處枉法裁判案件,不但要保護國家、集體利益的安全,還要保護個體利益不受侵犯;不但要保護本國公民、法人、其它組織的合法權益,還要保護外國公民、法人、其它組織的合法權益。在民事行政審判監督中,還應強化對庭審程序的合法性進行監督,程序合法,才能保障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實現審判結果的公正。司法環境作為經濟建設的整個社會環境的一部分,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與發展具有重大影響。檢察機關通過加強對民事審判活動和行政訴訟的法律監督,加大對民事審判活動、行政訴訟活動中審判人員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凈化司法環境,有利于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有利于保護平等市場經濟主體的合法權益。
四、深化改革,積極開展民事、行政檢察提起公訴、支持起訴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利益主體多元化、復雜化,不少利益主體不擇手段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無視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存在,使其遭受侵害。如:環境污染問題、壟斷、限制競爭及不正當競爭行為等。加入世貿組織后,許多糾紛都可能是跨國性的,如果僅依靠弱勢群體自身的力量,由于在人力、財力等方面的限制,可能難以與實力強大的另一方市場主體相抗衡,其應有權益也可能將難以實現。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機關負有切實保護利益主體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的職責,社會對民行部門提起公益訴訟的要求將更加迫切。為保障市場經濟條件下平等市場主體,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利益,應進一步加強民行檢察監督職能。對涉及國家、集體和公民重大利益的案件,無原告或原告無能力訴訟,或當事人惡意通謀規避法律的重大案件,檢察機關應主動介入予以監督。世界上許多國家已有由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先例,入世后,我國也應順應世界潮流,規定檢察機關對嚴重威脅公民生存環境的環境污染等公害行為、壟斷部門利用壟斷嚴重損害廣大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等涉及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及公序良俗的民事經濟案件,有權提出訴訟。
五、適應新形勢,加強對世界貿易組織有關法律問題的學習和運用。
隨著適應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和符合WTO的要求,我國將逐步廢除不符合WTO規則要求的法律,完善對外貿易、投資、金融、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作為民事行政檢察官,面對入世后的新形勢、新任務,要密切關注我國現行法律的修訂以及新法律和司法解釋的出臺,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并及時對新法律進行學習研究,以便更好地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對市場經濟主體予以更好地保護。同時,民行干部應學習掌握WTO體系、內容和相應的各種國際貿易規則。在中國加入WTO以后,貿易、投資領域向WTO各成員國開放,原有的關稅壁壘將被打破,WTO組織所制定的規則以市場經濟和自由競爭為基礎,以實現經濟全球化、世界貿易自由化為目標。我國締結的國際條約除聲明保留的條款外均應視為國內法的一部分,依照執行。民行檢察官只有對WTO有全面的認識,找準法律規則與實務的契合點,準確適用法律,才能最終作出公正的裁決。另外,民行檢察官還要全方位地進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全體民行檢察人員要抓緊學習國際金融、證券、貿易、投資、知識產權等市場經濟知識。加強外語學習,努力培養一批熟悉國際法與WTO規則,英語精通,業務素質強的專家型民行檢察官,以更好地履行民行檢察監督職能,保護好各市場經濟主體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