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提升我國竹產業競爭力策略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我國是世界上竹資源和竹產業最發達的國家,竹產業是我國林業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我國竹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全社會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竹子是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結合最好的樹種,具有其他林種、樹種不可比擬的優勢;另一方面,我國竹產業目前從資源培育、產品加工利用到市場的開拓缺乏統一規劃和協調發展的產業政策;主管部門的宏觀調控和行業管理薄弱;竹林整體經營水平不高;加工企業規模小,產業化經營程度低;竹農稅費負擔重,生產積極性不高;拳頭產品和名牌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不強。本文針對這些情況對提升我國竹產業競爭力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一、我國竹產業發展的現狀
中國是一個竹子大國,竹類植物資源豐富,栽培利用歷史悠久,竹子與中國數千年文明史的發展息息相關。無論是竹種資源的數量、竹林面積和蓄積、還是竹林產品的產量及其加工水平,皆居世界產竹國之首,故有“世界竹子王國”之美譽。統計資料表明,我國分布的竹子種類有500多種。我國現有竹林總面積超過484萬hm2(不含臺灣、西藏控制線外),其中毛竹面積達到337萬hm2,計58.5億多株,雜竹面積147萬hm2,近526億多株,蓄積量在11000萬噸以上。在對現有竹林利用率不到30%的情況下,就可以實現年產商品竹材650萬噸以上,相當于商品木材年產量的10%。近幾年來,我國竹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全社會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竹子是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結合最好的樹種,具有其他林種、樹種不可比擬的優勢;另一方面,我國竹產業目前從資源培育、產品加工利用到市場的開拓缺乏統一規劃和協調發展的產業政策;主管部門的宏觀調控和行業管理薄弱;竹林整體經營水平不高;加工企業規模小,產業化經營程度低;竹農稅費負擔重,生產積極性不高;拳頭產品和名牌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不強。
二、竹產業競爭力提升的策略
(一)提高產品技術含量
我國竹企業要開拓竹膠板、竹地板、竹家具及竹編制品的高檔產品。例如竹地板行業,如同當年的木地板一樣,眾多的廠商擁擠在中低端產品上,由于加工需求導致原材料供給價格上漲,但大量的生產同時導致了產品價格的下跌,極大地壓縮了產品的利潤空間,導致廠商為了維持足夠的利潤額更加大量的生產從而陷入惡性循環中。實際上,部分有能力的廠商完全可以部分或全部的將產品市場轉向技術含量較高的高端產品或是專業化產品,通過此種途徑保證利潤額的增長,部分企業由建筑模板市場轉向集裝箱地板生產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此外,木材產品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寬,主要是由于木材的物理性能與綠色環保特性,此兩項恰恰也是竹產品的優勢所在,而且在某些應用方面天然竹物理性能遠優于木材,因此,應向木材產業發展一樣,積極尋找和拓展市場領域,結合消費理念開發新產品及已有產品的新用途。
(二)發展有競爭潛力的產品
隨著經濟與收入的增長,加之對木制品出口退稅政策的取消與消費理念的變化,在這兩個木材產品的傳統行業中,竹產品的市場份額上升空間巨大。由于加工技術粗糙難以完全達到對方標準,當前許多竹產品出口價格和數量都較低,因此,加速技術創新,提高此類產品的數量與質量可以令產業更上層樓。由于竹子特殊的天然構造使得竹筷加工起來效率更高,損耗更是遠遠低于木筷加工,加之資源優勢與出口單價上的優勢,我國竹筷完全有能力彌補木筷的缺口甚至替代木筷。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上半年我國出口竹筷總量達到28054.59噸,出口價值金額為3012.12萬美元,由此可見,竹筷加工產業前景廣闊。
(三)提高企業規模化經營水平
我國竹加工企業數量眾多,規模上也有很大的差別,但根據對竹產業最為發達的浙江地區的實地調查,以浙江安吉地區為例,從事竹加工業的企業超過1600家,竹地板與竹膠板加工業中年產值上億的企業僅為2家,5000萬以上的企業也6家,總體平均規模在300萬上下;竹筍加工企業年產值過億的1家,5000萬以上3家,規模偏小,就造成了企業靠訂單生存的局面。我國竹產品產量巨大的局面是由眾多小型廠商涌入引發的累加效果。這些中小竹企業在企業制度方面存在比較明顯的缺陷: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民營中小企業的內部組織結構簡單化,管理人格化;大多數民營中小企業不具有法人地位,經營風險很大。且這些企業多數是從家庭企業、合伙企業發展起來的,企業的規模小、人員少、產品單一、管理簡單,這種主要基于“三緣”(血緣、地緣、人緣)維系的企業機制,通常會產生“內耗”、人才壁壘高筑、管理瓶頸制約和融資渠道狹窄等問題,導致企業決策的失誤,難以實現規模化經營。企業必須及時進行相應的制度創新,否則就會束縛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甚至導致企業衰敗。因此,要從根本上提升我國竹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就必須提升產業內企業的規模,形成具有超強競爭力的產業巨頭,達到企業內部與外部雙重規模經濟。
(四)以市場為導向,加強營銷管理
在竹企業的發展壯大中,竹產品的銷售環節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必須采取靈活多變、多渠道的銷售策略。利用不同質量產品的價格差搞促銷,發揮行業優勢搞聯銷,走出竹產區上門搞推銷,請客到家看樣定貨搞展銷,利用國內外市場之差搞競銷,利用地域之差搞傾銷,通過多種形式擴大銷售,減少銷售中的中間環節,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目前,網上營銷是一種新的有發展潛力的銷售方式。做好網上服務工作要有良好商譽為支撐;能提供有特色的竹產品和服務;能吸引顧客注意力促進企業與顧客順利進行雙向交流。企業可以通過各種聯機網絡、電腦通信和數字交互式媒體技術來從事市場研究、廣告宣傳、銷售及顧客服務等等。網上營銷具有營銷成本低廉、消費者處于主動地位、無地域時間限制等特點。可以通過網上營銷樹立企業形象、打造產品的品牌、高效地實現產品、服務和信息一體化、節省開支從而進軍國際市場。
(五)加強資本管理
竹業企業管理過去一直停留在以實物形態為核心的單一的產品生產、營銷管理上,對資金管理于企業發展意義的認識淡薄,相當一部分竹業資產在低效、無效、甚至負效運營,大量的存量資產難以流動重組,投資效益普遍低下。一方面負債沉重,經營舉步維艱,另一方面大量的資產卻又沉淀、閑置、流失。要改變不合理的竹產業結構,僅僅依賴于投資增量結構的調整,其難度很大。只有資產存量和投資增量聯動,用好投資增量的同時,大力推進資產存量的流動和重組,才是竹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的可行出路。通過有效的資本管理是可以使大型竹業企業和集團能加快實現資本積聚與集中,進一步壯大;可以使中型林業企業能夠逐步成為為大型竹業集團配套服務、從事專業化生產經營的企業群體;可以進一步放開搞活一般中小型竹業企業。通過資本管理,竹業生產要素在流動中向優勢企業和優勢部門集中,將有利于發揮現有存量資本效用。同時,通過資本管理,可以促使竹產業企業資產價值化、產權商品化,有利于培育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竹企業,這也是建立竹產業現代企業制度的必由之路。
三、結語
總之,充分依托和利用我國特有的竹林資源基礎,推動竹產業提高產業素質和結構水平,使其在成為具有可持續核心競爭力產業的同時,為中國林業產業發展開辟一條新的道路,應當成為中國林業產業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